浅析市场经济下的道德沦陷
2016-05-14赵文静
赵文静
【摘 要】经济伦理学之所以在我国蓬勃兴起,既是我国经济生活中道德缺损现象的一种反弹,更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伦理道德的内在要求,也是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当今市场经济下的道德问题,从而揭示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市场经济下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市场经济;道德沦陷;表现;原因;途径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增长迅速,在这个生活节奏快,竞争压力大的背景下,人们对金钱和利益的需求越来越大。利益是市场经济的主要驱动力,商人通常都是追求利益最大化,这就与本身具有约束特性的道德产生了碰撞和摩擦,对利益不合理地追求使得市场经济中道德沦陷的现象也日益严重。
一、市场经济中道德沦陷的表现
(一)强买强卖,捆绑销售
现在,大到企业小到便利店,都存在着捆绑销售或者强买强卖的现象。比如:长途汽车站或者火车站这种流动人口多的地方,就有强行要求旅客买书报杂志的小贩;广州天河区岗顶的百脑汇商城发生多起强买强卖事件。除了强买强卖,另一个现象就是捆绑销售,在生活中,笔者也遭遇过捆绑销售,笔者曾经多次在一个长途汽车站买票的时候,在完全不知情并且没有得到本人同意的情况下被捆绑销售了乘车保险。类似的捆绑销售还有很多,这些都是不道德的行为。
(二)缺斤少两,作假掺假
一些无良商家,有的甚至没有经营许可,为了获取利益,缺斤少两,制造假冒伪劣商品或者是在售卖的商品中掺假,毫无道德可言。我们在生活中也会遇到缺斤少两的事,比如路边的水果摊,有的老板用的是缺斤少两的杆秤,称重的时候看起来是足斤的,回家用电子秤称出来就会少好几两。另外,网上购物作假掺假的现象也很严重,很多无良卖家打着名牌的头衔,用正品的图片来做广告,而最后实际卖给买主的确是质量差的仿冒品,完全不在乎自身的信誉和消费者的权益。
(三)欺行霸市,态度恶劣
生活中,很多大的企业,或者是后台比较硬的企业,长期进行不良竞争,欺行霸市,而且“以貌取人”服务态度十分恶劣。就拿国企电信来说,网上前前后后爆出来很多关于电信集团的负面新闻,比如:垄断当地网络安装、收费高、服务态度恶劣等等。还有很多“以貌取人”的商家,这些商家多是以一些有名的品牌为主,这些商家的部分销售员在销售时很会“察言观色”,对待不同的人,他们会摆出不同的态度,当感觉消费者是有钱人时,态度就恭敬热情,当感觉消费者买不起时,就不搭理人。这些毫无素质毫无道德可言的行为,不只是伤害了消费者,侵犯了消费者的正当权益,更是违背了市场交易原则,扰乱了市场秩序,给市场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
二、造成市场经济道德沦陷的原因
(一)市场经济自身的不足
我国的经济体制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国企在我国的市场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现在,部分国家企业缺乏一种自主的生存意识,大家都是只看眼前,看自己在位时能捞多少,也不会去真正严格的管理,员工每月按时拿工资,也不需要创业绩。因此,一些国企的员工服务态度恶劣,很多领导任人唯亲,搞裙带关系,严重违背道德原则。
其次,私企中也存在很多违背道德的现象。国企有着国家的支撑,而私企是私人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要大很多。想要在强有力的竞争当中生存,很多私人企业之间就开始了不良竞争,对外做起了通过侵害消费者的权益来获取利益的不道德、不合法的事情,对内压榨员工,无理加班,或者拖欠工资。
第三,市场的资源配置是通过市场自身的供求关系的调节和国家的宏观调控,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自发性,而且市场机制的有效作用是以充分竞争为提的。但是在现实经济中,自由竞争的结果往往会导致垄断的产生,而垄断本身就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二)外来文化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让世界各国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交流愈发密切。这些年,我国一心寻求经济发展,忽视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许多其他国家的文化流入国内,对我们的传统文化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给国民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其中,欧美文化和日韩文化带来的影响最为明显。另外,各地政府为了提高自己的业绩,放松标准,大批引入外资企业,同时引入了很多问题。现在,部分国人对国外的商品和文化盲目崇拜,一些外资企业抓住国民的这种心理,谋取暴利,扰乱国内市场秩序。
其次,国内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这些观念使人们过多的注重个人利益而忽略他人、集体、国家的利益,从而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三)道德的约束力太薄弱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看不见摸不着,只能我们自己去感受他,遵守它。但是,正因为道德不受法律的保护,相关法律又不够完善,所以它的约束能力大大降低,商人们总是想方设法的在不犯法的情况下追求利益最大化,为了谋取暴利打擦边球,钻法律的空子。在他们眼里,做一个有钱人远远比做一个有道德的人重要得多。
其次,道德标准缺乏稳定性,在发展迅速的当今,人们心目中的道德标准在不断地变化,当学校的教育跟不上社会的变化的时候,课堂上的道德标准就跟社会上的道德标准对不上号,有的甚至产生冲突,此时道德往往就会流于形式,发挥不出它真正的作用。
三、市场经济道德建设的途径
要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沦陷的问题,就要正确把握市场经济与道德在社会发展中的关系,要及时调整和更新原有经济模式下的道德原则,让利与义得到平衡。市场经济唯有借助道德,才能更好地实现对经济人行为的管理,从而保障市场经济的存在和发展,道德是维持市场经济活动从而保障其存在和发展的内在机制,没有了道德,市场经济也无法存在。
(一)调整道德原则,完善法律法规
我国现有的道德原则与我国当前市场经济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存在着很多问题甚至冲突。我国原有的道德原则倾向于压抑甚至鄙视市场经济中自利的一面,突出利他的一面,大多数时候将商人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归类于不道德的行为。但是,市场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模式他凸显出了个人利益的重要性,使得一直受到道德压抑的自利层面在市场经济模式下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牺牲个人利益,注重他人和集体的利益,在动机上看起来是高尚的,但是,这对于市场本身、商人个人来说,这样的经济交易是没有效果的。虽然这种行为可以看成是商家品德高尚,但是这很有可能会对消费者贪图小便宜的行为起到一个鼓励的作用,令消费者又陷入道德沦陷的深渊之中。因此,我们传统的道德原则一定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体制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适合当前的市场经济模式。
其次,道德是原则,法律是底线,法律是道德的延伸,是道德加上国家强制力。想要人们在追逐利益的时候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就应该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证道德原则的约束力能够起作用。
(二)加强道德教育,鼓励道德典范
德育则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是为了培养人们的品质德行。道德教育是德育的一个内容,加强道德教育,是为了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道德教育应该从学生时代就开始进行,学生从小就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有助于日后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另外,在社会这个大平台上,更是应该加强宣传,可以通过流动宣讲或者在公共区域打出标语等形式,为人们普及道德规范的相关知识,争取提高全员的道德水平。
其次,相关部门应该大力地支持和鼓励市场中的道德模范。市场经济下也不乏遵守道德利人利己的优秀企业,优秀商家。不道德的行为我们应该谴责打击,遵守道德的我们就应该表扬鼓励,并且把这些优秀的商家企业作为一个模范,作为一个榜样,让其他商家企业来学习,形成一个积极的、良好的影响。
总的来说,经济全球化让人们进入了一个越来越浮躁的状态之中,如果人们都追求利益,如果整个市场都放弃道德,那么市场经济总有一天会分崩离析,产生我们想象不到的恶劣影响。因此,在追求金钱,追求利益的同时,我们也要坚守道德原则,做一个有道德的追求者。
【参考文献】
[1]龙玉兰,吴萍,田恬.试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道德之关系[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12-15.
[2]田雪飞,郑锦超.浅析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重塑[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1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