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设计人才在地方高校非遗教育实践中的培养

2016-05-14葛慧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非遗文化艺术设计人才培养

葛慧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的瑰宝,是一个民族最为珍贵的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需要多方面的社会力量共同关注和参与,特别是作为文化聚集的高校来说,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对我国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到更有效的保护和传承,越来越多的普通高校相继设立了非遗人才培养基地,对民族文化进行研究性的传承、传播和弘扬。因此,非遗教育在地方高校的课程实施,可以让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设置朝多样化、灵活化方向发展,使学生在专业学习上各取所长,自主地选择与自己兴趣爱好相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进行学习、研究和传承。本文以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为例,分析高校非遗教育实践在非遗保护传承中的实践和意义。

关键词:艺术设计;实践;非遗文化;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J5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1-0219-0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的瑰宝,是一个民族最为珍贵的记忆。它以自己特有的方式保留着人类最为真挚的情感,蕴含着每个民族最具有特色的发展历程和最淳朴的原生状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需要多方面的社会力量共同关注和参与,特别是作为文化聚集的高校来说,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大学生积极的参与非遗的保护传承工作,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在艺术类高校课程改革推进中,非遗教育在地方高校的课程实施,可以让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设置朝多样化、灵活化方向发展,使学生在专业学习上各取所长,自主地选择与自己兴趣爱好相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进行学习、研究和传承。

一、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教育实践的重要性

艺术类高校教育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课程在传承和保护民间文化的战略地位上起到积极的作用,它的开设在民间艺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上起到以下几点作用: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涉及到的传统手工艺在高校人才培养中是不可或缺的知识要素。它涉及到设计方法学、材料的研究、工艺技术以及民间文化历史的传承等多方位知识面;其次,艺术设计类人才在高校非遗教育中的培养对承担“非遗”保护、继承和传播的责任起着决定性意义,艺术设计的非遗实践课程在非遗手工艺技能和传统文化精髓的探究上发挥着积极共进的作用,非遗文化课通过高校设计人才的创新与传播,可以使传统手工艺得到良性的发展;再则,非遗实践课程的实施,对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类别的人才断层,以及培养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的高素质综合人才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最后,艺术设计专业的非遗实践课程的设置,在高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上,可以提高艺术生的技能多面化以及更为广阔的就业渠道。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艺术教育实践中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涉及领域颇广,包含有民族语言、民族文学、民间美术和民间音乐、民间舞蹈等十多个类别,其表现形式和细化种类也是复杂多样,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也显得格外的重要。非遗文化的保护核心是传承,而艺术设计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导致其传承人的培养要较之其他类别更为困难。由于这个因素决定了艺术类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主要载体。高校师生较高的艺术素质可以使他们更快更全面的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将文化系统化、规范化传承下去,从而形成良性的保护传承的知识链接。

当下,艺术类高校的学生所接收的专业教育都与设计前沿接轨,所接受的实践项目教学都是以现代设计为风向标,对本民族所涉及到的民族艺术语言可以说是相当薄弱。从这个角度引发的设计思考,将再次刺激到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育的反思。艺术类高校设立艺术设计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实践课程,即可以拓广艺术设计课程内容的广度和深度,突破固有的教育思路,开创出独具特色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机制。

2002年10月,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在北京召开,研讨会发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宣言》,宣言提出了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国高校的通识课程进行建设的要求。要求的提出加强了全国民间文化的教育和宣传工作,作为传播知识的殿堂,高校更有责任肩负起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使学生、群众都能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从而通过自身的意识和才能,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避免文化遗产的消逝和破坏。通过艺术设计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艺术教育实践中的教学,有意识有目的的培养学生对待艺术文化的热爱和创造文化的能力。通过文化的传递延续非遗文化的延续和创新。因此,艺术类高校建设艺术设计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课程的建设和完善是符合当代时代需求的。

三、地方高校艺术设计类非遗人才培养模式

地方高校艺术设计类非遗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形成一套与地方文化相结合、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此来促进地方高校教育与非遗文化的相互推进发展。

(一)设置艺术设计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室

艺术设计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决定了对人才培养的综合性要求较高,需要具备特色的专业素质。它要求相关人才必须具备深厚的艺术设计专业基础知识和广博的人文知识,同时掌握多种民间手工技艺,例如:刺绣、拼布、陶艺、扎染等技能;其次,还要有融会贯通的学习能力。在民间,具备以上综合性素质人才极少,而高校是人才的培育基地,聚集着完善的教育资源和跨学科的协作能力,涉及到自然、历史、音乐、美术、文学、科学等不同领域的知识,能较好地做到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的优势互补。因此,在教学资源整合的基础上,设置艺术设计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室,以民间文化与教学理论互补互助的形式进行教学实践,可完善艺术设计专业在知识结构的重组,对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可带动其他相关专业的教学资源积极参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也是一种行而有效的手段。

(二)艺术设计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程建设

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实践教学活动,可以作为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进行推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程建设进行体制改革。在艺术设计专业的高校教育课程中增加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专业课程,指导学生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设计活动,培养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目前,我国各艺术高校在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中都设置有艺术考察和艺术写生课程,在这两门课程中可灵活设置教学内容,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相联系,设置摄影、田野调查、插图设计、产品设计、包装设计等课程,为艺术考察和艺术写生课程提供更为便利和丰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通过艺术考察和艺术写生课程,学生不仅可以接触到一手的本土艺术资源,还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增强学生的收集、整理、提炼等收集资源的实践能力,同时打开了艺术视野,拓展了知识层面;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也完成了对艺术设计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音像、文字、图片素材资料的整理和储存。

地方高校在非遗教育实践中建立以艺术设计人才为中心的民间艺术非遗研究机构,利用在课程实践中所获取的直接或间接资源进行研究与创新,在对艺术设计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和创造出更适合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艺术形式。完善的艺术设计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建设的执行在全国各艺术类高校进行辐射应用,对保护和传承艺术设计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机体系有较高的成效。

四、完善多媒体教学模式,建立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库

高校艺术设计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的培养,不仅要专注于非遗文化的传承人,还应对非遗文化进行资料的整合和普及宣传,使建立的教学模式和实施策略更广泛的进行推广。建设的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有资源储蓄,这是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库的基础部分,目的在于知识的汇集和保存。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资源。主要是高校在进行非遗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和总结,例如:教学大纲、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教学实践等部分。

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过程,是一项将民间艺术融入主流艺术教育的过程。高校进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实践中,在传承本民族艺术文化的基础上,可拓展高校艺术教育的教学范畴;同时,促使学生更加重视本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使民间艺术的精髓得到更有效的传承和创新。

参考文献:

[1]孙永义,唐雪雷,李云倩.高校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1(10).

[2]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3]丁永祥.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论略[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2).

[4]马维彬.2006年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成果选集[C].河北省民族民间文化研究保护中心,2007.

猜你喜欢

非遗文化艺术设计人才培养
《星.云.海》
《花月夜》
非物质文化遗产“隆回滩头年画”的特点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在职业学校中建设“非遗校园文化”的几点思考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