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工作介入女性家庭暴力犯罪的防预机制

2016-05-14段思琦

智富时代 2016年7期
关键词:女性预防

段思琦

【摘 要】女性家庭暴力犯罪已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但是社会学界开始重视并系统研究女性家庭暴力这一问题,还是比较少见的。我认为,杜绝女性家庭暴力犯罪的根源就是解决家庭暴力问题。社会工作能够以其专业性,弥补解决家庭暴力问题方法的不足,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为解决家庭暴力问题提供具体的介入策略,从根本上防止女性家庭暴力犯罪的出现。

【关键词】女性;家庭暴力犯罪;社会工作介入;预防

一、女性家庭暴力犯罪概述

(一)概念界定

目前无论是社会学界还是法学界,都没有对家庭暴力犯罪进行明确的概念界定。家庭暴力犯罪使建立在家庭暴力的基础上的,因此研究家庭暴力的概念尤其必要性。家庭暴力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家庭暴力”指的是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以殴打、捆绑、禁闭、残害或者其他手段对家庭成员从身体、精神、性等方面进行伤害和摧残的行为。具体表现为家庭成员中一方对另一方实施身体暴力、精神暴力以及性虐待。[i]狭义的家庭暴力主要指发生在夫妻之间的暴力事件。本文采用的是狭义上的家庭暴力概念,并且是指以女性为受害对象的家庭暴力。综上,本文将女性家庭暴力犯罪定义为女性因遭受家庭暴力而产生的犯罪行为。

(二)女性家庭暴力犯罪现状

近些年,女性家庭暴力犯罪率呈逐年上涨趋势。根据相关的统计数据显示,北京市女性暴力重犯中,女性家庭暴力犯罪的案例占了将近一成。江苏省妇联调查问卷的结果反映出家庭暴力已经成为女性暴力犯罪的最重要的诱因。在统计的有效问卷中,有将近一半的家庭存在家暴行为,其中有超过四分之一的犯罪与家庭暴力有直接的关系,这其中有人表示经常遭受丈夫的虐待和殴打,有人因不堪忍受家庭暴力不惜与丈夫同归于尽, 制造了投毒、伤害、纵火、爆炸等多起恶性案件,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安定。

二、社会工作介入女性家庭暴力犯罪的可行性

目前我国尚未颁发反家庭暴力法,因此很难将家庭暴力问题纳入法律来解决,那么,即使女性遭受家庭暴力,也不能将施暴者诉诸法律;同时,传统的道德约束力不足以遏止家庭暴力的发生。因此,仅靠法律和道德的力量是难以有效地解决家庭暴力的,女性在不能保障自身权利的情况下,依然会出现家庭暴力犯罪问题。简言之,传统的干预措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家庭暴力问题的。

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助人自助为宗旨,以科学的人文主义知识为基础,运用科专业方法手段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社会工作介入女性家庭暴力犯罪的预防机制,能够把帮助家庭解决问题与引导家庭成长结合起来,鼓励家庭成员共同实现一个家庭成长的目标,挖掘家庭潜能,协调外部资源,从而协助家庭找到一个解决的方法。社会工作以其特有的“助人自助”的专业理念和对案主保密、尊重等原则,在解决女性家庭暴力犯罪中,通过对案主的救助和治疗,使其获得个人发展,实现个人和家庭的幸福。社会工作的介入能够深入挖掘家庭的潜能,从更深层次上消除家庭不和谐的因素,从而为家庭的整体营造良好的环境。社会工作的这些特殊功能使社会工作在介入解决家庭暴力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三、社会工作介入女性家庭暴力犯罪的防预机制

(一)个案工作介入

个案工作者可以通过与案主面对面地交流,运用其专业知识和技术,对案主进行心理疏导,对发生家庭暴力的家庭提供物质援助、精神支持以及其他服务,有效的协助家庭解决家庭暴力问题,调适家庭关系,并提高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能力,以促进每个人的发展,维护家庭的和谐与稳定。个案社会工作的介入过程包括以下内容:

1.与案主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社会工作者应该以诚恳、专业的态度倾听案主的个人经历,帮助案主形成对问题的正确认定,并通过专业手段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2.对男性施暴者及案主进行心理辅导,激发个人潜能,促进家庭和谐。在家庭暴力中,无论是男性施暴者还是女性受害者都需要接受心理的辅导与治疗。对于男性施暴者来说,接受心理的辅导可以改变其暴力倾向;对于遭受家庭暴力的女性案主来说来说,也要接受心理调适,以此提升自尊。

3.教导案主个人权利的观念以及应对家庭暴力的技巧。社会工作者应鼓励受暴者争取自己的权利,提升自我价值感,鼓励她们拿起法律的武器并争取社会资源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还要教会她们学会通过法律途径正确的反抗家庭暴力以此实现自我保护。

4.协助解决家庭暴力问题,根除产生女性家庭暴力犯罪的源泉。社会工作者针对家庭暴力的起因进行辅导,协助解决家庭的实际问题,从而争取最终解决家庭暴力问题,杜绝女性家庭暴力犯罪的产生。

(二)社区工作介入

预防女性家庭暴力犯罪的社区介入模式主要是以社区为依托,充分利用社区内外的资源,以形成社区内多机构的合作来预防家庭暴力事件的发生及其所引发的女性家庭暴力犯罪问题。比如,将社区中的警察、司法、妇联、中介组织及其他部门与社会工作者联合起来,共同推动全社区对家庭暴力问题的认识,促进问题的解决。

社会工作者可以以社区为基地,通过反家庭暴力的服务项目,可以将包括警察在内的司法、医疗、街道居委会等社会支持系统联合起来,形成一个防治家庭暴力的工作网络,并对这个工作网络里的工作人员进行反家庭暴力的培训,改变他们的传统观念,增强他们的人权意识、平等意识、性别意识,并将专业社会工作的知识与方法纳入到其工作当中去,以在其处理家庭暴力案件中起到协助作用。同时,社会工作者也可以整合社区内的各种社会网络和社会支持资源,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理念和方法,对遭受家庭暴力的女性提供服务,如生活上、经济上、医疗服务和精神康复上的救助等。

四、总结

女性家庭暴力犯罪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防预女性家庭暴力犯罪的重要意义。仅仅通过法律和道德的力量是很难解决这一问题的,社会工作以其专业的方法和技能,运用个案工作、社区工作两大工作方法,在解决女性家庭暴力犯罪问题上,能够弥补法律防治的不足,从根源上杜绝女性家庭暴力犯罪的产生,实现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郝如建.家庭暴力的成因及其对策[J].晋阳学刊,2000,(5):32.

[2] 周伟文.性别透镜中的家庭暴力[J].社会科学论坛,2001,(2):41.

[3] 侯晓娟.家庭暴力引发女性暴力犯罪的预防对策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2014

[4] 张文霞,朱冬亮.家庭社会工作[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女性预防
21世纪以来被拐卖女性文学中的典型形象
《闲情偶寄》中的中国女性之美
论女性的可持续发展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构建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五重”预防体系
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