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瑶族服饰的年龄意指层次
2016-05-14刘丹
刘丹
摘 要:索绪尔在对符号学进行实际探究中发现符号是文化价值的一种展现,更是所指以及能指逐渐结合为意指的过程。而从意指的本质上来讲则包含有内延以及外延和相应神话三大层次。其中外延主要指符号自然属性,内延指符号社会属性,神话则指符号精神属性。就永州区域瑶族服饰而言年龄体现着其重要自然属性,本文基于此就瑶族服饰实际年龄方面由自然属性向社会、精神属性予以拓展。以期为后续关于瑶族服饰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上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永州瑶族;民族服饰;年龄符号;意指层次
中图分类号:K89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1-0154-01
少数民族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服饰不仅是少数民族艺术形式的一种展现,更是其文化的重要构成。永州区域瑶族从族源上讲具有较多支系,因此其风俗习惯以及历史生活等较为丰富。而服饰则是当前众多研究学者探究瑶族的热点之一。
一、瑶族服饰外延自然属性
自然属性一般将个体的性别以及年龄等要素包含在内,而对于服饰符号的实际意指而言其自然属性则是对服饰造型的间接以及直接性展现。瑶族女性从出生到十岁之前均需要不断剃发。到了十岁之后则开始留头顶区域三寸左右头发并剃光周围相应头发,之后将头顶留长的头发扎成髻并配上漂亮铜铃帕。而所谓铜铃帕则是长形蓝色布条,在布条四周利用一厘米红布包上花边,而布条缠绕在额头区域则绣上相应几何图案以及植物图案,布条尾部拴上小铃铛垂直肩膀。此外在铜铃帕上还配置各色穗线和铜钱以及毛线球;而到了十五岁则意味着瑶族女性已经成年,随着瑶族女性头发不断增长,会在铜铃帕上增加一个支架,利用支架来将长头发盘绕起来,之后在支架外覆盖顶板帕,顶板帕以黑色方布为主并在其中绘制红色以及蓝色长形条纹,顶板帕上镶嵌各色串珠,四周还需要增加银质流苏。
除了头饰上不同年龄阶段有着区别之外,在衣着纹样以及色彩上不同年龄阶段也有着一定差别。一般瑶族女性青年时期衣着颜色以艳丽为主,利用暖色调来绘制服饰上的各种图案,橙色、黄色应用比较多。此外服饰上也增加精细的刺绣,刺绣图案往往具有繁复的纹样,无论是领口还是袖口,又或者是前门襟还利用红色刺绣关滚边予以装饰,前门襟还会增加白色以及红色或者是粉色织锦①。织锦上刺绣八角花或者是桃花等等;中年女性衣着则以棕黄色以及相应暗红色为主,衣着上绘制较为简单的纹样,整体服饰显得温和而又素静;老年女性衣着则以蓝色以及相应的黑色为主,衣着上不绘制纹样。
二、瑶族服饰内延社会属性
服饰年龄符号除了包含自然属性之外,还包含社会属性。对于永州区域瑶族女性而言,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实际社会角色也发生着较大的变化。瑶族少女一般在头饰上会利用红色绒球来展现自己的年轻,而这也是这一年龄段瑶族女性处于少女角色的标志性装饰;结婚之后她们则将所有头发一起盘起来并利用方形头箍进行良好固定。之后还要用黑色带粉花或者是白花的头帕进行装饰,最后在头帕上缠绕红色花带②;而如果是已经生育或者是孕妇则通常会穿着浅灰色服装,而该种服装可以说是该阶段女性处于少妇角色的重要展现,也意味着女性即将要承担孕育角色或者是已经完成生命孕育。通常该时期服饰首先染至蓝靛色,之后在进行暴晒将颜色变成浅青色。
三、瑶族服饰神话精神属性
不同年龄段的瑶族女性具有不同的服饰,而这也是瑶族服饰在年龄符号上的最原本的自然属性。由此拓展,不同年龄也意味着瑶族女性进行入不同社会角色当中,此时服饰也具有了社会属性。如果站在更深层次角度来讲瑶族服饰在年龄符号上还有着精神属性。瑶族人在信仰上有着一定的认知,对于死以及生都有着不同的见解,展现的是其精神文化。瑶族人也将该种精神文化展现在服饰上。瑶族人认为人均含有两个灵魂,一旦被惊吓或者是面临重大疾病其中一个灵魂就会消失。由此瑶族人对于刚刚出生的小孩往往担心其灵魂安全,因此在其服饰上绘制长有獠牙的野猪以及凶猛的狼等等,以此来吓退想要夺取小孩灵魂的恶鬼。此外瑶族人还会给小孩佩戴大红色梯形凉帽,在帽子上还绣上蝴蝶以及相应仙桃图案,帽子上悬挂桃核,寓意逢凶化吉避邪驱灾;此外对于即将生产的孕妇还会为其穿上绣有数字七的鞋,因为瑶族人认为数字七较为吉利,穿上数字七的鞋能够跨过阴界;对于老年人,有着该民族统一的寿衣,穿上寿衣就代表着其祖宗已经将其灵魂收入,自此便可安然离世了。总结来讲瑶族中服饰上潜在的年龄符号具有较为深刻的精神属性。
四、结语
综上分析可知,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渊源以及艺术文化,对于永州区域瑶族而言,服饰中具有的年龄符号其内在意指不仅仅是包含了自然属性,同时更包含了社会属性以及相应的精神属性。只有深层次了解瑶族,才能真正的弘扬瑶族的民族传统文化并且参透其服饰中的深层含义。
注释:
①蒋玮玮,贺辉萼.试析瑶族服饰文化的传承——以湖南江华瑶族为例[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12):199-201.
②李敏,郭继荣.少数民族文化变迁的困境与路径选择——基于湖南瑶族实证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5(11):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