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时的叙事

2016-05-14陈晓芳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历时转变

陈晓芳

摘 要: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社区的历程:溪村汉人家族的个案研究》是一本采用历时叙述架构写作而成的村落民族志,它以溪村陈氏家族的经济、文化和社会演变史为叙述内容,以“国家—社会”为分析框架,力图在时空纵横中将村落小地方与国家大社会相勾连。这一研究范式突破了功能主义“封闭性”和“无历史”的局限,是研究范式的转变。因此,在村落调查中不仅要对历时性有所关注,还要在民族志书写中注重理论抽象概括与事实观察描述相结合。

关键词:社区的历程;历时;转变

中图分类号:C9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1-0067-01

一、简介《社区的历程》

王铭铭教授所写的《社区的历程:溪村汉人家族的个案研究》(以下简称《社区的历程》),是以福建省安溪县溪村为个案研究,以历时的叙述架构描述了溪村几个世纪来家族与村落的演变史。该书在简要介绍溪村的社区背景后,以明代为起点展开了对陈氏家族在溪村数百年发展史的陈述。作者以溪村陈氏家族社区的经济、文化、社会演变史为叙述架构,以“国家—社会”为分析框架,力图说明在小地方的社会场域中涵盖着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二、家族与国家

“社区的历程”其实是指溪村陈氏家族适应现代社会模式的过程,是一部社会制度改造社区、家族、婚姻制度、节庆仪式等一系列风俗习惯的历史。简而言之,就是旧风俗与新制度博弈的历史。旧风俗指的是围绕家族而展开的一系列传统习俗,如通婚、生产、仪式等;新制度则是指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以来,实行的政府参与村落行政的制度。博弈历程分为三个时期,分别是乡族时期、保甲时期和新村政时期。①

明清乡族时期,溪村实行以家族为单位的村政制度,政府对村落的控制是间接的,给家族村落提供了相当大的发展空间。②保甲时期,保甲制度虽取代家族成为新的行政权力单位,但并没有致使家族制度走向消亡,家族组织相当大部分得以保存,家族制度基本上沿用旧法。③新村政时期,国家和政府在制度、政权和文化诸方面对家族社区加以渗透和改造。集体经济取代家族经济,村两委取代族老,现代文化取代民间文化,这一时期的家族被压制,乡土传统被破坏。直到改革开放后,家族才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复兴,表现为重修家谱、修宗祠和仪式复兴等形式。

复兴不仅仅是一种心理补偿,还在于能满足人们的现实需要。从功能论角度出发,现代社会,个人力量的有限导致人们在面临困难时迫切需要集体力量,家族传统的复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重建集体关系,因而对村民来说具有现实意义。因此现代化并不一定绝对会毁灭民俗,如果这一民俗在现代生活中仍然富有功能意义,那么人们的需要就会支撑起它的延续。

三、研究范式的转变

不管是西方还是国内,村落研究一直都是人类学研究的重点。在我国,村落研究开端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吴文藻、费孝通、林耀华等人类学学者初步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村落研究范式。这一时期的研究深受功能论的影响,被认为是功能主义村落研究,或称横向研究,它的特点在于注重从整体观角度出发,描写象征体系在社会结构中的功能。这一研究范式曾盛极一时,为众多学者所推崇。但发展到20世纪下半叶,以莫里斯·弗里德曼和威廉·施坚雅为代表的海外人类学界对其进行了反思,认为它存在忽略历史的局限。《社区的历程》一书就是反思时期的产物。为避免三、四十年代村落民族志“无历史”和进化论宏大历史叙事“无地方感”,王铭铭采用了历时的叙述架构,以“国家与社会”为分析框架,将溪村的社区历程与中国大历史联系起来进行阐述,不仅超越了村落空间,而且充实了村落的历史。④这一研究范式与功能主义村落研究的不同在于它突破了功能主义“封闭性”和“无历史”的局限,在历时纵向的叙述架构中,透视村落内外各因素或力量的互动,书写村落的历史演变轨迹,并力图在时空纵横中将村落小地方与国家大社会相勾连。虽然曾被历史学家尖锐批评,但这诚然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探索,是一种研究范式的转变。正如王斯福在书本序言中所写的那样:“江村的研究已成为模式,溪村也可以被作为模式对待。”⑤这一新的研究范式已经成为了中国村落研究的重要特点和趋势。

四、启发和思考

阅读《社区的历程》,给予了自身两方面的启发:(1)对历时性的关注,历时的叙述框架并不一定适用于任何一个村落研究,但关注调查地的历史却是普适的。过去即使关注也往往只将村落演变史单列,此后就把历史因素剥离开去,但其实任何方面的现状都是经过历史演变的结果,都要体现历史的在场;(2)理论与事实相结合。民族志书写的一般范式是重事实而轻理论,而《社区的历程》采取了理论先行的书写手法。该书的田野资料虽难以支撑起与西方理论的对话,但不失为是一种可供学习的方法,即在民族志写作中注重理论对事实的总结,既要有理论的抽象概括又要有对人民生活的观察与描述;(3)在小地方能否反映大社会的问题上,个人认为在小地方的个案研究中所得出的理论结论,可以作为思考的方向,但并不是放任四海而皆准。因而它可以作为一种延伸的尝试,但不能死板地生搬硬套。

注释:

①②③⑤王铭铭.社区的历程:溪村汉人家族的个案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92,87,89,03.

④郑海花,李富强.人类学的中国乡村社区研究历程[J].广西民族研究,2008(04):53.

猜你喜欢

历时转变
量词“只”的形成及其历时演变
常用词“怠”“惰”“懒”的历时演变
对《红楼梦》中“不好死了”与“……好的”的历时考察
古今字“兑”“说”“悦”“敚”历时考察
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管理模式转变分析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转变及对策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试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关于会计职能转变若干问题探究
历时九年的星际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