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宜兴紫砂方货

2016-05-14陆文姣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陶艺紫砂壶

陆文姣

摘 要:紫砂方货,主要是它的造型呈方形而言,换句话说,凡带有方形的紫砂器具造型,均可纳入紫砂方货造型体系。紫砂方货的造型主要有长方、四方、六方、八方等几种基本形状。

关键词:陶艺;紫砂壶;方货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1-0043-01

纵观宜兴紫砂造型艺术,它之所以能独领一代风骚,主要原因之一是历代艺人在继承中不断充满和赋予时代感、新颖感,体现出紫砂文化艺术发展过程中与人类相互依存的渊源关系。

紫砂艺术的可贵之处,在于“独”字,即独具风貌、独具匠心和独辟蹊径。只有这样,才能区别于其他文化艺术,区别你、我、他。紫砂造型艺术在体现我国陶瓷文化中把握时代的脉搏,按照艺术的规律与方法,在构思和制作中表现宜兴紫砂所独有的风格。紫砂艺壶造型:“方非一名,圆不一相”,千姿百态、层出不穷,真可说是一座壶艺术造型的宝库。

紫砂陶艺造型丰富多彩,变化无穷。就紫砂壶的造型而言,大致可分为三类,即几何形体造型、仿自然形体造型和筋纹造型。其中几何形体(又称光货),又分为圆形器与方形器两种,都是以几何形的线条装饰壶体,有的器型本身就是一种几何图形。

圆形器的造型规则要求达到“圆、稳、匀、正”,即口、盖、的、嘴、把、肩、腰的配置要协调和谐,匀称流畅,“柔中寓刚,圆中有变,厚而不重,稳而不笨,有骨有肉,骨肉亭匀。”方形器造型也是以线条装饰的,即使如一些扁形方器乍看起来,似乎在壶体上找不到装饰线条,但方形器的直线、竖线、肩线、角线、底线,都属线条范围。方形器的造型规则要求达到“线条流畅,轮廓分明,平衡庄重”,“以直线、横线、细线为辅,器型中轴线、平衡线要正确、匀挺、富于变化。”在线条装饰中又有单线、复线、凹线、凸线、粗线、细线之分。方形器除口、盖、的、把、嘴应与壶体相称外,还要做到“方中寓圆,方中求变,口盖划一,刚柔相济”,不论壶体为四方、六方、长方或扁方,其壶盖方向可任意变换,并与壶口严密吻合。

所谓紫砂方货,主要是它的造型呈方形而言,换句话说,凡带有方形的紫砂器具造型,均可纳入紫砂方货造型体系。紫砂方货的造型主要有长方、四方、六方、八方等几种基本形状。在基本性态的造型处理中,又可以根据高中低,大中小,粗中瘦演变成几十种不同的方货形态。亦有人在处理时与圆货、筋瓤货配合,做到上圆下方,上方下圆,口方盖圆,口圆盖方,也可以做到身圆嘴方,身方嘴圆,或是身圆把方,把圆身方等等。总之,方货造型的变化可以随着作者对器型的涉及创意要求进行或圆或方的处理,(包含着方圆造型的变化跟筋瓤货的有机结合)。

紫砂方货的成型制作方法有大体上分为二种。一种是传统的手工镶接法,另一种是模具成型法。全手工镶接就是用泥片镶接,模具成型则是依靠模具用于壶身的档坯及附件的印制。二种方法同时并用。高档工艺壶一般都采用手工镶接法成型,因为手工镶法成的制品,气度饱满,挺拔有力,神气十足。一般商品壶则采用模具成型法,因为作者功底不足,只能脱离紫砂传统工艺,依赖模具印刷。用模具成型的基本上留有模具痕迹,产品亦不饱满,缺少应有的神气。

壶艺泰斗顾景舟说:“紫砂陶艺的审美,可以总结为形、神、气、态这四个要求。形即形式的美;神即神韵;气即气质;态即形态。这几个方面贯通一气,才是一件真正完美的好作品。” 要想一件珍品之中将形、神、气、态用艺术手法表现得淋漓尽致,尽善尽美,就必须准确地抓住自然物体形态与现象的主要特征的本质所在,充分认识其精神风格和气质。做到主次分清,视觉和谐,才能让人百看不厌,百玩不厌,越玩越有味,越玩味越足,直致痴迷于紫砂陶花塑器艺术作品之中。

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明代《雕漆四方执壶》被称为明朝制壶高手时大彬方壶的代表作。该壶身方形,略呈上阔下敛状,矮足。这是一件紫砂胎朱红雕漆四方执壶,朱红色漆层约三毫米,四面开光,内雕刻人物、山水、树石、花鸟等多种纹样,漆质优良,刻工精细,展现出明代宫廷雕漆艺术华美丰厚的艺术特点.

到了清初,紫砂方货制作名匠辈出。誉为“清代砂艺第一高手”的陈鸣远是继时大彬之后最著名的壶艺大师。他鲜明的个人风格具有两个特点,既继承了明代器物造型朴素大方的民族风格,又着重发展了精致的仿生写实手法,其方壶的代表作《四足方壶》,此壶材质为紫褐色泥,砂质陶现,造型寓圆于方,敦实厚重。弯曲流,环形把手,结构合理,用功独到。盖面鼓出,子口密缝紧凑,盖顶与壶身形制相同。陈鸣远技艺高超,难怪《阳羡明陶录》称:“鸣远一技能,世间特出。

当代名艺人中,亦有许多紫砂方货的制作高手和方货名作。壶艺大师顾景舟创制的《僧帽壶》工序十分复杂,结构十分严谨,制作工艺十分精湛,可说是在紫砂方货中独领风骚,首屈一指。

参考文献:

[1]唐云,郑重.紫砂壶鉴赏[M].香港:万里机构,万里书店,1992.

[2]姚迁.宜兴紫砂陶艺[M].台北:台湾南天书局,1982.

猜你喜欢

陶艺紫砂壶
有缘千里来相系——浅析“系缘”紫砂壶
美从极致简中来——浅析“龙泉”紫砂壶
此时无声胜有声——论紫砂壶“谦德提梁”的创作
大巧若拙,大拙至美——浅谈紫砂壶“供春”的传承与创新
论紫砂壶“洞天福地”的创作
紫砂壶的自然意趣——紫砂壶“怡情”创作漫谈
“疯狂”的陶艺
学陶艺
做陶艺
进入后现代陶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