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2016-05-14廖帮进李晶晶李俊伟陶瑜

科技资讯 2016年7期
关键词:引入改进对策研究

廖帮进 李晶晶 李俊伟 陶瑜

摘 要:该文通过对学院在校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体育教学改革和教学评估对学生身体素质起到了促进作用,但学院场地设施、教师指导和课外体育活动氛围有待加强。建议从加强体育社团建设与管理,构建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加强学校体育设施建设与管理、加强体育安全知识宣传、引入新兴体育项目、拓宽教学内容五个方面改进。

关键词:课外锻炼 引入 改进 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3(a)-0147-03

学校体育和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是高校大学生提高身体素质,掌握体育技能,促进人际交往,磨炼意志品质,培养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是每个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必修课程,其他任何科目都无可替代。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以下简称热带作物学院)体育教研室通过对大学生一年的体质健康监测和学院举办体育活动的调查,表明,热带作物学院学生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指标持续下降,学生就业压力大,锻炼时间不足,体育场地设施和条件不完善,导致学生课外体育活动难以保证。因此,在高中阶段所接受的体育教育的认知、目的和意义基础上,高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必须使学生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加强学生的兴趣爱好,在课外体育锻炼时有必要引入新兴项目,培养学生从个性化的体育需求向终身体育锻炼的方向发展。该次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1 513份,收到有效问卷1 422份,其中男生590份,女生832份,问卷有效率94.0%。

1 该院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

1.1 参与锻炼的目的

从表1的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来,82%的学生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多数的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外体育锻炼,对课外体育活动态度是积极、有目的的。45%的学生为了娱乐和消磨时间,缺乏对课外体育活动应有的认识。

1.2 选择锻炼的运动项目

从表2的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来,29%的学生喜欢传统的篮球项目,42%的学生喜欢羽毛球项目。在运动项目的选择上比较分散,更偏向于运动量小、趣味性较强且无身体接触的个人运动项目。

1.3 课外体育锻炼的次数和持续时间

从表3、表4的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来,该院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时间每次在30分钟以下的占13%,0.5~1小时及以上的占87%,一周锻炼次数在3次及以上的占56%,基本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每周锻炼3~4次的频率,每次运动时间在30~60分钟的锻炼要求。

2 影响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因素

2.1 体育场馆及设施器材滞后

从表5的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来,受体育场地设施影响,不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学生比例占77%,是学生不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热带作物学院拥有1块田径场、4块篮球场、2块排球场、1个综合风雨馆和一个乒乓球场,缺少健身房、室内馆等休闲体育项目活动场所,受天气的影响较大,雨季学生锻炼场地得不到保证。

2.2 缺乏组织与指导

从表5的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来,没有指导教师指导而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占58%。学生在锻炼方式、方法,运动量和运动损伤方面有所顾虑,由于课外体育活动自由度较大,学生缺乏引导,处于盲目状态,都是影响学生参加锻炼的因素之一。

2.3 没有养成锻炼的习惯

从表5的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来,没有养成锻炼习惯的学生占66%。学生们想增强体质素质,但缺乏对体育与健康的理解,主动锻炼的能力和意识较为薄弱,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多凭兴趣爱好和获得学分为目的,对参与体育锻炼的目的意义没有实质性的认识,更谈不上让课外体育锻炼成为大学生的另外一种生活方式。

2.4 没有时间

从表5的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来,没有时间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占59%,也是学生不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学生在校两年时间,课程多,学习负担重,院、系课外活动多,许多学生因此放弃运动时间。少数同学即使有时间,大多也会选择玩手机、上网、逛街、发呆、谈恋爱等其它生活方式。

3 建议

3.1 体育社团活动时间灵活,内容丰富,娱乐性强,有利于课外体育锻炼的开展

体育社团挂靠在学院团委,是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织的团体,以自我组织、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模式运行。具有活动形式多样、活动内容和活动时间灵活等特点,各社团组织都是利用课余时间根据社团成员兴趣爱好开展各种体育活动,与体育课堂教学,学院、团委和系部的体育活动不同,活动时间不定、形式自由、灵活多样等特点可以吸引众多的参与者。目前,学院35个社团中有11个体育类社团,占总社团数的31.4%,体育类社团人数达834人,占在校生人数37.9%。学生以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时间安排自愿选择参加社团活动,开展活动时间和内容较灵活,社团负责人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自主组织开展适合自身需求的活动,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个学生强身健体、娱乐和交往的需要。学院只需加大对体育类社团的组织建设、管理和经费支持,给在校学生创造宽松、愉快的课外体育活动氛围和环境。

3.2 加强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建设,培养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包括学生的体育精神、体育意识和体育技能。通过对学生课内的体育教学和课外的体育锻炼能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热带作物学院每年举办的冬季田径运动会、球类运动会及各系(部)、社团品牌活动,都是固定不变的体育赛事。要使学生到操场、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学院还应建设并全天开放体育活动场地,在体育场地周围或墙壁上建立体育文化长廊,开展体育文化宣传教育、体育比赛、体育专题讲座等活动,把比赛和活动中的信息、图片、奖杯和体育锻炼常识展现出来,把获得省级、国家级奖项信息写入学院大事记。让大学生能直观了解体育文化知识,崇尚体育,体育教师、辅导员和学生会体育部也可以组织好学生观摩比赛,在观看比赛前,对所观看的运动项目的规则、技术、战术特点等作适当的介绍,使学生在观看时熟悉比赛的内容,激发学生观看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赏析能力,最终达到培养终生体育锻炼的意识。

3.3 加强学校体育设施建设与管理

学校运动场馆、器材和设施等是学校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基础保障,良好的体育氛围、完善的设施能促使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学校要加强体育场馆、设施的维护与管理,逐步改善体育设施,满足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物质需求,尽可能多拿出一些经费改善体育教学条件。对运动场地加强管理,完善学校体育场地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在大型体育活动中,做好应急预案,防止因场地器材或管理导致的意外事故。

3.4 加强体育安全管理,指导学生科学锻炼

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外体育锻炼过程中既要做到教授体育技能又要体育育人,在体育活动中通过交流或配合扩大朋友圈,进行团结协作的集体教育。学校领导要重视体育场馆建设和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学习。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研究教法,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和手段,在课堂中主动分析学生学习动机和存在的问题,重视课堂安全管理,培养自我保护意识,采用快乐体育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积极开发适合大学生的锻炼项目和健身方法,把单纯的兴趣升华到更高层次的终身体育。

3.5 引入新兴体育项目,拓宽教学内容

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和体育锻炼随着价值观的改变需求增强,追求强健的身体与娱乐已成为当代学生的时尚。大学生在学校个性强,品位高,对体育锻炼项目的选择性较强。作为高校体育教师,应该转变观念,从大学生身心健康、休闲娱乐、运动兴趣爱好和场地设施为出发点开展教学与活动。调查中,52%学生对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射弩、板鞋、陀螺、竹竿舞等项目感兴趣。在热带作物学院首届定向越野活动中共254人参加,67%未参与活动的其他学生表示希望成为院级品牌活动继续开展,77%学生喜欢定向越野运动方式,定向运动可以解决体育场地人均面积缩小和器材不足的问题,也可以作为体育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

参考文献

[1] 何维民.高校体育社团的文化载体效用及其发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5):39-41.

[2] 田凯.对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09(2):157-158.

[3] 毛振明.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 王敏.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现状及改革构想[J].阴山学刊,2006(1):73-75,81.

[5] 杨文轩.21世纪高等体育的改革与发展[J].中国学校教育,2001(2):8-10.

猜你喜欢

引入改进对策研究
浅谈高中音乐教学中流行音乐的引入
浅谈如何让优秀的流行音乐进入小学音乐教学
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体会
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浅析秦二厂设计基准洪水位提升对联合泵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