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问题设计的思考和实践

2016-05-14傲能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思维

傲能

摘 要: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已占主导地位,而提问设计又是阅读教学的聚集点,更应作全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提问设计忌直贵曲,宜激发学生兴趣;提问设计要设阶梯,层层递进;提问设计须有“度”;提问设计应“巧”;提问要注意对学生回答的处理:这些环节都关系到阅读教学质量。以优化提问设计为切入点,改革英语阅读教学,应是英语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关键词: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已经占主导地位,而关系到阅读教学质量,最为讲究的首推提问设计。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经验,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从而获得新知识的方法,是课堂教学使用率最高的一种教学手段。教师提问设计的得体、精巧,能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知识和阅读的欲望,培养他们表达的兴趣和习惯,引导他们积极思考,促使他们掌握知识发展智力;能充分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获取知识,积极探索,智力活动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对发展学生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能起到极大作用。目前,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普遍存在“三多三少”的现状,即一问一答多,独立思考少;尖子生回答多,中下游学生回答少;直接给答案多,分析过程少。笔者根据自己的英语教学实践,就提问设计谈几点看法。

一、提问要诱发学生兴趣,忌直贵曲

如果我们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过于浅显,或过于简单、容易,学生就可以几乎不动脑筋回答,一哄而上或脱口而出,这只是一种很表面化的“积极”与“热闹”,实际上学生思维仍停留在低级、单一的水平,不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因此,我们设计问题应该在学生现有逻辑思维的水准下,换换角度,换换说法,凡问必曲,培养学生兴趣,发展学生智力,努力学好英语。

二、提问设计要设阶梯,层层递进,逐级攀登,以完成教学任务

对于教学中的一些重难点,我们尽量设计一些铺垫性的问题,依据学生水平,想方设法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由近及远,一环扣一环,逐步解决大问题,从心理学和教育学角度看,这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如教学《Thomas Edison》(Lesson42-43in Junio r BOOKⅢ)一课的问题设计可以一个比一个难,一个接一个揭示文章的主题,使学生逐步理解文章内容,掌握所学知识,向问题本质靠拢,培养分析理解能力。在提问设计时,我们抓住学生“打破沙锅纹(问)到底”心理,逐层展开,步步深入,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①Who was Thomas Edison?

②Why did Thomas Edison sit on some eggs one day when he was fiveyears old?

③Why did Tom's teacher send him away from school?

④Do you think Tom was clever?Why?

⑤Why was Tom's mother saved?

⑥What can we Iearn from the fact(事实)that Tom's mother was saved?

这六个问题的设计基本包括了这两篇文章(实际上是一篇)涉及的人物、环境和故事情节等,通过由浅入深的逐步分析和理解,使学生掌握知识,让学生思维在问题的坡度上步步升高,最终达到“能自己跳起来摘到果子”的理想境界,迫使学生在定势范围内连续思维。这种提问设计的程序应该说是合理的。

三、提问设计应有“度”

我们认为这个“度”必须是广义的,它应该包括提问设计的难度、深度(铺垫性设问)、亮度(讲究感情色彩,抓住学生原有知识经验和新接受信息不适应而产生的心理失衡,提出问题,打动学生的心)、跨度(抓住教材重点、难点,问得集中,施行浓缩法,加大问题容量)、角度、精度、密度等,尤其是提问设计中的难易度的把握。提问有一定难度,才能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学生注意力,刺激学生思维,让学生体会到智力角逐的乐趣。当然要注意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智力水平。这要求我们教师设计问题时,要看准,要有眼光,要恰到好处。我们不能凭借主观想象,想当然,推已及人,胸中无数,而是要通过摸底调查,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如果提问太易,学生就会不以为然,失去提问价值,教师也会失去与学生沟通的机会,浪费教学时间;如果提问太难,学生不敢答,不能答,就会损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当然,提问的难易适度还有两个标准:①问题本身;②具体学生的素质。倘若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又能够想到这两点,教学双方必然会呈现如鱼得水般的景象。比如教学《Thomas Edison》一课,我们可根据学生预习情况,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实际出发,利用有关提示,引导开启学生求异思维,就一定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四、提问要注意对学生回答的处理

有丰富课堂教学经验的教师,对于学生回答,不会不作出处理,不会不作出恰当的评价,这个教学环节不能省,不能松。当教师自己评价学生的回答时,必须肯定学生什么地方回答得好,回答得正确,什么地方回答得不正确,或不够正确,并指出原因。这样做,就能使学生对掌握的知识是非分明,界限清楚,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培养,而切忌对学生的回答作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评价,甚至不作评价。不少青年教师恰恰忽略了这一点,应引起足够重视,这个教学环节疏忽不得。

一般地说,教师应向全班学生提出问题,待学生略作思考后,指名学生个别回答。学生答题后,教师应再恰当地指名其他学生,引导他们对这一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评价。这样做,有利于把全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上来。如果原来指名的学生,仍然不能订正、补充前一学生的回答,教师可再另换一个角度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并要求其他学生注意听取别人的发言,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作答,教师作概括、小结性的评价,以求得问题较全面、较透彻的解决。这样做,才能加强学生对知识记忆的刺激,加深记忆印迹,学得扎实、全面。

英语阅读教学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多因子动态结构,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关系到阅读教学的整体质量,必须充分重视。提问设计,作为阅读教学的一个聚焦点,更应作全面的理论研究和反复的实践探索。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设计是否恰当,是否真正发挥其重要作用,关键是教师必须做到既备课又备人,设计什么问题,层次深浅的安排,对“度”的把握,对“巧”的研究等等,都要在深入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来考虑。只有深入钻研教材,了解学生,才能对提问的角度、引导的方法、预期的效果等做到胸中有数,作出合乎科学的设计,而不是随心所欲,任意提问。以优化提问设计为切入点,改革英语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猜你喜欢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