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初中语文的兴趣教学

2016-05-14张兵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文老师

张兵

摘 要:兴趣是学习的推动力,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只有培养好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学生在学习中有了浓厚的兴趣,才能自觉主动地钻研科学文化知识,刻苦努力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关键词:初中语文;学习兴趣 摘 要:兴趣是学习的推动力,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只有培养好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学生在学习中有了浓厚的兴趣,才能自觉主动地钻研科学文化知识,刻苦努力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关键词:初中语文;学习兴趣“学海无涯苦作舟”一语指出了学习的苦与累。从某一个角度来说,学习确实是枯燥无味而又繁琐单调,充满着苦与累,学生对待学习往往是望“苦”生畏。爱因斯坦曾经讲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以看出,人只有对认知对象感兴趣,才能开动脑筋、启迪思维,以顽强的毅力与高昂的情绪参与其中,才能有所发明与创造。“苹果落地”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大多数人对此只是淡然处之,没有给予过多的关注与思考,然而牛顿却对这一司空见惯的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为之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不懈的研究,最后终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可见,兴趣在人类认识未知世界中的重要性。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的关键之所在。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学习好初中语文的重要性

初中语文是学习语文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是最重要的。如果学不好初中语文,在学习英语语法的时候必然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例如名词的修饰,修饰名词可以用形容词,这在英语中同样也是适用的,只不过是位置的变换而已。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这部分内容只是作为一个结论来进行讲解的,而并不会对这些语法和词性进行最根本的讲解。而语文则不同,语法和词性是学习语文的核心内容,我们不能够忽视。从另一个方面讲,学习语文可以提高对其他学科的理解,例如历史和政治等。

但是目前,语文教学存在着很多问题,学生对学习语文无从下手,学习与不学习成绩不变等现象非常普遍。语文学习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并不能像某些学科一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归其原因,学生对语文的态度取决于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所以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才是解决学习语文的根本方式。我们如果还采取灌溉的方式对大部分学生进行教学,是不能够取得总体的提高和好的成绩的。所以,针对此我们必须要找到更好的教学方式来让这个学龄的学生去适应。

二、巧设导语,激发兴趣

常言道: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可见一个好的导语会对一节课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平淡无味的导语不仅不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反而会起抑制作用。如果一位老师走进课堂第一句话就是把书拿出来,翻到第几页,尤其是学生在上了几节课之后,身心疲惫不堪,正昏昏欲睡时,这样的开头无疑是最好的催眠曲。为了避免这种现象,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格外重视导语的设计。它既是语文教师的基本素质的体现,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需要。

1.故事导入,吸引学生。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生学习是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发展过程。教学趣味化是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之一,用一些与课文有关的故事导入课文利于课堂教学。

2.设疑导入,诱发思考。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设疑能诱发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探求新知识。

3.温故导入,启迪新知。温故知新导入法是各科常用方法,它体现了教学中新旧知识的衔接和联系,又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

4.开门见山,导入新课。开门见山,就是教师单刀直入地板书课题,并围绕课题提出一些能揭示教学目的、突出教学难点的题目,以触发学生思维的灵感,引燃思考的火花。

三、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教学,用心帮助学生、爱护学生,用实际行动感化学生,绝不能因为学习成绩的好坏而歧视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坚持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给学生创造一个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在课后,老师要经常与学生接触、交谈,了解他们的学习需要、生活问题等,指导他们总结知识、改进学习方法。情感在教育过程中起巨大的调节作用,老师对学生的信任,能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心理效应,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学生的自信心,这种情感还会激起学生对老师的信赖,使老师提出的要求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另外要让学生真正喜欢老师,喜欢老师的课程,老师就得真心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用自己的满腔热情去帮助、引导、感化学生,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喜欢老师。语文课堂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同时也伴随着心灵的接触,情感的交流。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用形象的话来说就是在知识活的身体里,要有情感的血液在畅流。”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积极配合你的教学,在活跃的教学气氛中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定的目的,收到预期效果。

四、榜样示范,激发兴趣

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在教学时正确运用榜样事例、名人名言,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何开展这一工作,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在教室里张贴名人名言警句,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豪情,如清代蒲松龄的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知识好像砂石下的泉水,掘得越深,泉水越清”“学到很多东西的决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的东西”“努力耕耘,少问收获”……二是经常宣讲一些名人的成功事例,勾践、蒲松龄、曹雪芹的成功来激励学生立大志,吃大苦,建大功,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故事感人,学生觉得生动有趣,语文基础好的学生倍感振奋,语文基础差的学生,也感到语文课的趣味性。

语文教学要求老师转变观念,坚持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重积累、重感悟、重阅读,让每一堂语文课都绘声绘色,才能让学生真正地爱语文、学语文、用语文。

参考文献:

[1]陈卓.初中语文兴趣教学初探[J].文理导航(上旬).2014(04).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语文老师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