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
2016-05-14王轶庶
中国摄影 2016年7期
王轶庶
摄影是通过可见之物抵达不可见之境的方法之一。我试图用照片建立起一种属于我自已的“想像”乃至“幻像”,这些照片拍摄于2003年至2015年,几乎来自整个中国,照片是我对一些秘密的询问,也是它们给我的回答。
我喜欢难以描述的照片,喜欢目的意义方向不明的摄影,喜欢倏忽一瞬的飘乎却又像钢板一样站立的照片,喜欢不依附于题材和阐释的照片;我喜欢来自于现实却又游离于现实的照片,有些东西溢出,又有一些沉在深处。我不理解很多事物,我相信有些事物是因为摄影才真正成为事物或成为另一种事物。一张好照片会独自发光,而照片和照片像山路上车灯之间的呼应,在黑暗中勾勒出山的轮廓。这是我理解的摄影的迷人之处,我用相机触碰它们,感受它们,并得到它们的提示。
作者阐释照片是向别人描述自已的影子,别人看得见,自已却无法解释。想法和方法可以被描述,但人解释不了一朵花一块石头如何,以及为何存在。
人到中年,常常觉得摄影之于我更像独自一人在海里游泳,不断地拍摄,谨慎地挑选,我在寻找什么?我能寻找到什么?像大海里倏忽一闪的飞鱼,抑或是嶙峋闪烁的海底。我有意回避很多明确的摄影类型,不去提炼拍摄的主题,不为自已设定方向和边界,同时要克服自已的弱点,一切取决于我的耐力和情绪。海里会出现标着某些摄影类型的浮标或小岛,还有一些漂亮的救生圈,我知道那意味着方向和安全。我闷头游,所获甚少,我常有溺水的感觉,这简直是必然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