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邪

2016-05-14郭慧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乌孙和亲大汉

郭慧

二零一二年,陕西西安考古队发现一处墓葬。墓志铭上记载此墓为一位将军与一位宗室女子的合葬。令考古人员意外的是,主墓室存放双人合葬棺椁,但合葬棺内仅有一具男性尸骨。此外,墓志铭上记载的宗室女子的封号竟与史册记载的一位同时代的和亲公主封号一致。至今不知何故。

1

三月,乍暖还寒。

常惠立在江边,耳边传来女子熟悉的歌声。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常惠嘴角不觉上扬,终究还是忍不住轻笑出声。却没有转身,因为知道是她。

回想三年前初见,她还是动不动就吊在树上睡觉唱歌的假小子,谁想进宫,才知她便是名动天下的解忧公主。是公主,却全然没有一副公主的架子,不似闺阁女子在阁中读书作画,倒是经常跑来军中为他诵诗。可是三年来,她吟诵的诗却只有一首——《上邪》。山无陵,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他何尝不知道她的心思?只是这情太重,他怕辜负。他想,再过几年就好,等灭了匈奴,立了战功,他就娶她。他想用更好的自己去呵护这个放在心尖上的女子。

女子等不到回应,有些气恼地跑过来,满脸涨的通红。

“常将军是不是对谁都如此冷淡。”

常惠噙着笑转过身,知道她是生气了“刚才是被江上景色迷住了,一时恍惚。公主不要生气。”

“你这样子,真不知道什么样的女子才配得上你。”。

常惠没说话,盯着她看了半晌,看得她脸又开始烧红。解忧奈不住,头低下来,满脸局促。

常惠终究忍不住,低低的笑了起来。

解忧抬头看到他笑,想到刚才那副狼狈模样必是被他看到了,转身就跑。

殊不知,这一转身,再见已是与君生别离。

2

大汉太初四年,为维护汉室与西域乌孙国的联盟,汉武帝下旨亲封宗室之女解忧公主远嫁和亲,并派亲骑校尉常惠护卫和亲婚队至陇西边关,交予乌孙接亲使团。

消息传来的时候,解忧正坐在窗前为常惠做出征的护甲,面色出奇的平静。

其实早在一个月前,皇上就已经在挑选送去和亲的对象。阿宁本想来找皇上商量随军出征的事,不想却在书房外偶然听到皇上与常惠的谈话。

“这次匈奴来势汹汹,如果等到他与乌孙联盟,我们的处境就危险了。”

“皇上可有合适的和亲公主人选了?”

“嗯。我已想好了。大汉的女儿从来不输给谁,为国为家,她们都不会推辞的。”

“皇上,关于这次出使匈奴,臣愿意前往。”

“朕知道你的忠信,但你我都知道这次去匈奴无疑是进虎穴,况且和亲就是为了缓和,你……”

“臣已想好了,如若不完成使命,臣绝不独活!”

“好!是我大汉的将士!你还有什么未了心愿吗?”

“皇上,如果这次臣回不来,请你保解忧一世无忧。”

……

解忧站在窗外,心如刀绞。泪水在脸上肆虐。

原来,她竟是他最后的牵挂。愿意用性命保全的牵挂。

可是他又怎么知道,真当他去了匈奴,又有谁来管她这个破落公主?祖父刘戊是当年“八王之乱”之一,平乱之后,家族就衰落了。虽然是刘氏血脉,但也没有人敢去亲近叛臣后代。所以尽管活在这深宫,又与死了有何异?她不要这样活着,她是解忧啊。

第二天,解忧去找皇帝谈话。不出所料,皇帝还是含蓄的提了和亲的事。她早就知道,皇帝之所以愿意把她这个叛臣之女留在身边,就是等这一天。昨天那些保她的话,不过是为了稳住常惠。这才是皇上,永远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她不过是一颗能用的棋子。身在皇家,她从小就有了这种觉悟。所以,从头到尾解忧都没有争论什么。

她愿意去和亲。

她看到了常惠眼中烈焰。那是一种有志于天下的火光,他爱这个国家。而她去,也不是为那个高高在上的皇帝牺牲,而是她和他一样,都深深热爱着这个国家。

3

出嫁前夜。高墙之上,立着两道黑色的身影。

“告诉我为什么。”常惠哑然出声,带着从未有过的落寞。

“常惠。不要说你不清楚,和亲,是目前最好的解决办法。你去匈奴只身涉险,也许还比不上我……”

“我可以做到的。”男子的声音带着蛮横的倔强,还有一丝颤音。

“我知道,我都知道。但是你不会拦着我的对吗?因为你也同样爱着这个国家,也许以后不会有人记得我们,但是现在,现在我们的牺牲,却保全了一方百姓百年无忧,这值得。不是么?”

常惠立在风中,久久沉默。

他多想告诉她,他不要什么天下,天下人死活与他何干?边境安危与他何干?他只想守她百岁无忧。可是说不出口。他的阿宁为了国家都这么勇敢,他如何阻拦?他的一己之私在国家大爱之前显得微不足道。他知道这不是该意气用事的时候,他也明白国家的安定比什么都重要,但是怎么办,心依旧痛的抽搐。

终究,他还是转身。

4

第二天,他送她出嫁。

她一袭火红的嫁衣,像天边的火烧云,红的刺目。

他送她到陇西边关,交给接亲的乌孙使臣,这是他最后一次陪她走。转身的那一刹那,还是没忍住,两行清泪从面颊上划过。

唱了那么多年的上邪,到最后却是“我愿与君绝。”

第二年,将军常惠奉旨出征西域。这一去便是十九年。

汉昭帝始元六年,经历十九年匈奴屈辱生活的常惠,终于随一同出使匈奴同样被扣留胡境流放北海牧羊的中郎将苏武回到故国。帝王感佩,为表彰常惠一行人为国做出的贡献,委任常惠光禄大夫之职,留任宫廷,作为皇帝处理应对匈奴问题的顾问之臣。可出人意料的是常惠自请降职,远调朔方。所有人都道他疯了,放弃大好的前程不要,去守卫寒冷贫苦的边疆。

殊不知,所谓朔方,便是大汉与解忧公主所嫁之地最近的地方。虽然也仍然与乌孙之境远隔崇山峻岭。

元康二年,常惠事元帝。三年后,于长安病逝。

5

多年后,一位年老的妇人带着三个孙子回到长安。

“祖母,祖母,这块碑上有字唉。”忽然一个孙子像是发现了什么新奇的东西,急声地催促着祖母去看。

人看清碑上的字,眼中的泪水再也忍不住,汹涌而出。而三个年幼的孙子尚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手足无措地看着自己老去的祖母忽然之间号啕大哭,声泪泣下。

光悠远而苍茫,天地之间,终究有什么可以见证他们一生的爱情。

碑之上,铭文镌刻:

汉右将军常惠与挚爱发妻解忧合葬于此。

猜你喜欢

乌孙和亲大汉
西汉与乌孙、 楼兰外交关系初探
大咖的替身
中国大汉
刘细君和亲史迹考
兵不厌诈:和亲公主是间谍
国家的女儿
国家的女儿
试析十六国北朝和亲的特点
丝绸之路上的和亲
唐代涉蕃诗中的和亲联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