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实验 激发兴趣 突破难点

2016-05-14白秀

俪人·教师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科学实验兴趣创设

白秀

【摘要】在科学教学中,我们要把我教育教学的时代性,确立科学在实验中的课程观和教学观,注重应用实验,直观、形象思维等形式揭示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科学实验资源,创设科学实验,激发学生兴趣。基于此,我结合自己在科学教学工作中的实践,谈谈科学实验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科学实验 创设 兴趣

一、案例背景:

我校是农村学校,学生基础差,自制力薄弱,所以提升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至关重要,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要有所改变,枯燥的口头传授违背了“以生为本”的理念。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对于抽象的知识概念,除了教材规定的实验外,教师不应墨守成规,教科书上没有的我们也可以创新改进,巧用模拟实验,将抽象、难以理解的知识形象化和直观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理解、运用知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八上天气预报这节中涉及到的冷锋、暖锋是本节的难点,如何突破这个难点,我想到了能否用同是流体的冷热水来模拟冷暖空气,从而形象直观的观察现象。有时与实验法相比,模拟实验可以更好的说明问题。所以恰当运用自制教具进行模拟实验,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在科学教学中发挥作用。

二、案例描述:

问:在天气图上常见的天气系统除了高压和低压外还有……

生:冷锋和暖锋(概念)

问:那冷暖空气相遇是相互进入对方,还是分层?

认为分层的同学你猜想它们相遇后冷空气在上面还是暖空气在上面?下面我们一起做模拟实验,探究下冷空气和暖空气相遇时到底会出现怎样的情况。

分组实验:(边简单演示边讲解实验步骤)

实验材料(每组):透明水槽1个、烧杯2个、热水冷水、红蓝颜料、玻璃棒1根、隔板1个

实验步骤:

1、把隔板按正确的方向插入水槽中,将水槽分为左右两格;(注:底部无缝隙)

2、一半同学把烧杯中蓝色的冷水(蓝色颜料)模拟冷空气,烧杯中红色的热水(红色颜料)模拟暖空气,(另一半则用红色冷水模拟冷空气,蓝色热水模拟暖空气)用玻璃棒搅拌两烧杯中的水使颜料全部溶解,缓缓的将热水和冷水分别同时倒入水槽的左右两边,同学帮忙按住水槽和隔板。 (注:水槽不能移动)

3、水倒完后将隔板抽出来,在这一瞬间从侧面观察冷水和热水的运动情况。 (注:水槽不能移动,此时也不能搅拌水)

实验的过程学生非常认真,且有仔细分工,做出结果后兴奋的喊我过去

问:实验中你们看到什么现象?

生1:水会分层,红水在上面

生2:水会分层,蓝水在上面

从而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冷空气和暖空气相遇时暖空气在上方。

三、案例反思

1、周边取材、巧用自制教具,提升学习兴趣

根据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点,运用生动、有趣的自制教具唤起学生的好奇心,用给学生创设一个“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纠结情景,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把学生注意力、思维活动和“我想学”、“我要学”的情绪调节到积极状态,为学习新知识奠定必要的心理基础。本节课所用到的水槽、烧杯、玻璃棒从实验室借来,而颜料是学生出黑板报用的,可以借用,隔板则是装扮教室剩余的废弃广告板,只要对应水槽裁成正好将水槽隔成两半且无缝就可以,所以这些教具是从身边最近的地方取得,既简单又节省,易于操作,却使难点迎刃而解,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2、进行模拟实验,使抽象知识形象化、直观化

对于一些微观的、抽象的知识概念,初中生理解起来有难度,这时充分利用模拟实验把一些特殊的,抽象的或人们想象的事物呈现出来。使不能用感观了解的现象直观,学生还可以亲历有些实验,兴趣更浓。在模拟膈肌运动与胸廓上下径变化的实验中,用橡皮膜模拟人体的膈,玻璃瓶模拟胸廓,玻璃管模拟气管,形象又直观,便于操作。学生轻松获得了知识,而且课堂效率非常高,效果比讲授事半功倍。再如分子间有间隙这个知识点对七年级学生来说理解上是有难度的,为了更好理解,用黄豆与芝麻来模拟大分子和小分子,花费少,简单,易于操作,容易使不能用感观了解的现象直观化。而本节课冷暖空气相遇的情景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我用同是流体的冷热水来模拟冷暖空气。

3、不断创新、改进实验

对于抽象的知识概念,除了教材规定的实验外,教科书上没有的我们也可以创新改进。有了用同是流体的冷热水来模拟冷暖空气这个想法后,我在想冷水热水都是无色的,肯定要将冷水热水调成不同颜色,最初想到用红墨水与蓝墨水,进行试验过后发现分层现象只有一瞬间,恰巧一位学生提醒是否可以用红蓝颜料来做呢,再次试验后发现现象明显,且在分层过程中像极了暖空气慢慢爬升的过程,顿时豁然开朗,本节课的难点迎刃而解。

猜你喜欢

科学实验兴趣创设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中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将于4月发射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精心准备 科学实验
国际空间站上的科学实验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