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终身教育背景下我国中职教育对社区教育的融入研究

2016-05-14毛红云

俪人·教师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社区教育融入终身教育

【摘要】终身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在全社会范围内获得人们认可,在大力建设终身教育模式的背景下社区教育悄然兴起,相比之下历时已久的中职教育则在社会转型中不断修正历史积弊。开放、灵活的社区教育与应试式传统教育模式区分开来,为中职教育的改革提供了绝佳的合作对象。通过联合开办社区学院等方法,将中职教育融入到社区教育当中,既为社区教育提供了教育条件,又为中职教育注入新鲜血液,势必会促进二者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终身教育 中职教育 社区教育 融入

一、相关概念阐述

1、终身教育、中职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内涵

终身教育指的是为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提供知识和能力辅导的教育,以使得受教育个体能够不断地顺应时代,提升自我,更好的融入社会的发展当中去。终身教育的理念肯定了教育本身是公民不可分割的一种需求,是贯穿人一生的活动。这种教育活动并不局限与特定年龄段的学校教育,而是涵盖了各种正规、非正规教育模式,教育内容也从一般的贮备知识进化到寻求获取知识的方法。

中职教育,既中等职业教育,其主要目的是为社会的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技术型劳动者,担负着帮助学生完成对职业的从认识,准备,确立,到走上岗位的人生蜕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环节,更是链接教育与职业的最直接的桥梁。中职教育最初的布局结构很大程度上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改革开放后经历了逐步而全面的改革,降低了参与中职教育的成本,进一步提升了教育质量。

社区是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社区教育便是地理上一定的区域内的一种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充分利用社区内的各种可用资源来满足参受教育人的需求。社区教育作为一种文化活动,强调教育的地缘因素,目的在于在满足居民文化生活需求的同时提升该区域内居民的文化教养水平和整体基本素质。以此类教育活动提升整个社区内居民的生活品质,进而促进区域内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以及教育本身的发展。

2、社区教育的特征

1)平民化教育。社区内开展的各项教育活动都面对全体居民开放,所有居民不管什么职业什么学历什么出身都能参加,社区教育不设置任何门槛,对大家一视同仁,教育内容也贴近平民,大众化,普及化。

2)主体化教育。社区居民既是教育活动的客体,又是社区教育活动的主体。居民在活动的决策和进行过程中可以提出建设性的建议,也可以选出代表在活动计划阶段参与决策,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性。因此,社区教育是一种自主型的教育活动。

3)市场经济教育。社区教育本身就是应运市场经济模式的发展而诞生的,其不同于学校普及性的教育,是一种带有针对性的社会教育活动。社区教育在诞生之初就是为社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是有自身的目的和利益驱动的,因此市场化色彩非常明显。

4)非围墙式教育。不同于学校的填鸭式、应试式教育,社区教育是一种服务,而不是把学生固定在学校的院墙之中集中进行培训,相对而言社区教育的自由度很高,没有固定的要求,社区居民在多种公共场所都可以进行教育活动。

5)非传统教育的新特点。除却以上特点以外,由于社区教育具有受体本身的文化水平,个人能力,兴趣爱好以及职业和时间安排并不一致等特殊性,传统的学校教育模式已经不适用社区教育的现状。因此蓬勃发展的社区教育填补了传统教育鞭长莫及的空缺,展现了现代非传统式教育的新特点。

3、社区教育的作用

1)道德教化及稳定社会管理。当今社会经历着从工业型社会向知识型的转型,每天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需要社会的公民紧跟前进的步伐,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和伦理准则。社区本身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为受教育者进行再“充电”,为社会转型助力,稳定公民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心态转型”。

2)提供终身学习。公民本身长期居住于某个固定区域,因此社区内具有提供终身学习机会的天然条件。在社区教育中,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丰富居民的生活,提升社区内居民的素养,是每个年龄段的人都能享受学习的乐趣,使全社会重视并参与终身学习。

3)使个人适应社会生活及变迁。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网络教育普及全社会,社会个体可以自主的在网络上获取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但是网络强调的“网络-终端”关系使得用户远离甚至不能融入现实社会。社区教育面对面的教育方式以及“家门口”的教育环境可以完美弥补网络的缺陷。

二、中职教育的现状分析

1、地方环境缺乏重视

大环境上普遍存在不重视、不正视中职教育的观念。政府不注意培养重视劳动、重视技能型人才的社会风气。加之部分企业招聘时推崇“唯学历论”,使得学生家长在风气的影响下千方百计安排孩子上高中、上大学,盲目追求子女的高学历,进而影响了中职学校的招生,导致生源数量和质量逐年下滑。加上各级领导片面重视高校扩招,忽视中职学校的发展问题,教育改革后不注重引导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和舆论引导。

2、发展资金投入不足

社会范围内的不重视积弊难返,使得中职教育的资金支持相当匮乏,面临很大的财务障碍。中职教育的教学实训设施、设备落后,长期得不到更新,近几年来随着招生规模持续扩大,职业学校办学投资力度远远跟不上学校规模的扩张,这些全都直接影响了职业学校的教育质量。设备与基地的短缺使得学校教授和训练的技能和社会上实用的主流技能脱节,学生本身缺少训练,学到的多是过时稀松的技术,不足以安身立命。目前全国中等职业教育类学校共计14000所,能够达到职业教育基本条件的学校不足 7000 所。总体看来,资金投入不足直接制约职业学校的生存和中职教育的发展,并且已经形成了恶性循环之势。

3、教学模式缺少创新

目前中职教育仍沿用落后的传统教学模式,这已不能充分适应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目前在教学中很多教师使用传统的方式,较为枯燥,很难符合当代学生的要求,学生多通过填鸭式的教育学习,缺少亲自动手操作、思考的机会,不利于学生毕业后适应职业岗位以及提升工作能力。近年来虽然学校中大都设有实训课程,但教学模式陈旧,多停留在理论方面,缺乏实践与创新,且课程数量较少,使得学校教育滞后于当前社会实际需求。

三、终身教育背景下我国中职教育融入社区教育的必要性

1、培养新型职业教育观念

如前文所述,目前社会上还存在不重视职业教育,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领导者和政府部门推行中职教育的政策措施和宣传职业教育的舆论宣传力度都不够。加之目前尚未形成重视技术和技术型人才的社会风气。同为终身教育的组成部分,考虑到现在人们对社区教育的适应和欢迎程度越来越高,将不受重视的职业教育和人气见长的社区教育相结合是转变人们对职业教育看法的契机。所以,在终身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中职教育学生要主动走出校园,融入到社区周围,积极参与社区教育,一方面自己所学能够为社区教育活动出力,另一方面能够用社区的资源来丰富自己的知识技能储备,学到传统教育中学不到的东西。

2、帮助中职教育走出困境

要完善终身教育系统,建设全民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就要将中职教育充分和其他教育板块结合起来,消除不同教育板块之间的缝隙。如此才能保证任何社会阶层的人在任何人生阶段够获得合适的教育。另外,还要改变中职教育孤立保守的现状,打通职业教育和其他教育板块之间的隔阂,促进中职教育和其他教育之间的交流。以保证各级教育机构能够无缝衔接,避免出现授课内容夸多过大或者重叠的尴尬情况。现在中职教育并校和扩招造成了一部分学校达不到学校规模的平均水平,造成了学校教育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目前社区教育还不能充分利用中职学校的教育资源来进行教育活动。以上的情况违背了我国社区教育的发展理念,不利于中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社区教育和中职教育相结合,既能够拓宽中职教育的生存空间,又能够充分提升社区教育的物质水平。

3、建立完善社区教育功能

当今社会发展飞速,新的行业层出不穷,新的技术每天都在出现。新的岗位则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和更替。这些变化都要求当代的从业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能力水平和文化涵养,以适应社会范围内的产业升级。而涵盖范围最广的社区教育目前还难以完成此类任务,我国目前的社区教育是一种非盈利的教育活动,兼顾一定的盈利性教育效果,与人们真正的文化需求尚有一定的差距。这是社区教育硬件上的短板,也是社区教育者能力所不能及的地方。将中职教育引入社区教育,中职教育的专业化硬件和专业教师的教育水平能够大大改善社区教育力有不逮的尴尬境地,更好的升级社区教育的功能。

4、开辟职业教育发展方向

教育本身是为了支撑社会的发展而培养人才,而社会的繁荣发展则能为教育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教育和社会始终密不可分。现在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在不断变化,教育业的发展也势必面临新的挑战。基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造成的迫切人才需求,中职教育应当主动介入社区教育,探索社区教育这一新的发展方向。中职教育应当主动接纳社区中需要却得不到获得专业指导的公民,主动为其提供教育机会,适当降低中职教育的踏入门槛,为真正需要获得职业教育的人随时敞开大门。这也是我国终身教育的理念所在。

四、中职教育融入社区教育的可行性

1、双方在服务对象上基本一致

我国的中职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初级中级技术工人,培养从事一线生产实践和社会活动的技术性从业人员。一般来说,中职教育培养的对象主要是从事社会中低层工作的、社会各方面地位都不是很高的从业者。而社区教育主要面向全社区内的居民,追求全社区成员的普遍教育效果。考虑到社区教育在硬件和物质上的无偿性,以及社区居民这一庞大切水平与情况参差不齐的受教育群体,必然造成教育水平难以提高到一个很高的档次上。所以社区教育也只能关注那些文化水平较低的处于社会底层的人,满足这些人相对较低的学习要求,以此实现社会不同人群的相对平等。因此中职教育和社区教育在服务对象上具有一致性,也就是说,中职教育介入社区教育存在其他教育模式不具有的天然优势。通过中职教育对社区教育的介入,可以满足那些没受过基础教育,文化水平不够,又有多元化受教育需求的社会群体。这些相对弱势的群体往往缺少足够立足社会的技能,中职学校为其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有利于提升他们的核心竞争力,这正是常规学校所涵盖不到的地方。

2、双方投资能够保障教育资金

社区教育在定位上就有多元化特征,因此经常要开展相当多样式丰富,形式多彩的宣传、娱乐等活动。除却宣传,为提升社区教育的参与度,以及教育活动的质量,都需要充足的经费后盾来保证。中职教育相比下有较多的硬件设施,但却缺乏资金注入,呈现一种后劲不足的态势,这与社区教育后来居上但先天软弱的形式刚好互补。中职教育介入社区教育,一方面可以减少学校闲置的资源,提升利用率,降低重复建设产生的浪费,另一方面,可以将社区教育节省下来的经费投入发展中职教育,二者扬长避短,实现经费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如此既能保证社区教育质量的提高,又有利于中职教育突破恶性循环困局,有利于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3、双方都能实现长远发展

社会的转型带动教育也在进行跨越式发展,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教育也要响应社会发展,积极探索自身的出路和未来,探索适合将来社会结构的新机制、新模式来服务社区居民,助力小康社会。中职教育融入社区教育后势必能为社区教育注入新鲜血液,逐步成为社区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将社区教育台上更高的层面。而中职教育也能借此机会与社区教育相互借鉴,借社区教育的开放性来打破中职教育的封闭性,推动中职教育实现长远发展。中职教育与社区教育两者相辅相成,可以弥补自身固有的缺陷,两者结合后,能够强化优势,依托政策优势和发展潜力可以实现更大的飞跃。

五、结论

基于我国中职教育发展的现状,以及对社区教育模式的功能和模式的研究,中职教育介入社区教育,既中职教育接受当地社区教育工作的委托,通过合作展开教育活动(例如:开办社区学院)应当注意:首先,整合现有各自为营、相互独立的教育资源;在运用各种教育手段构筑全方位终身教育的同时打破社区教育科普和娱乐的限制,扩大社区教育的范围,并已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切入当地社区教育。其次,建立垂直管理工作模式,以职业学校的形式强力入驻社区,建立社区学院,并形成由政府主导,从区县一级开始,到社区的专属管理体系和学习模式。以此充分整合社区范围内的教育资源,提升利用率。最后,运用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社区教育和职业教育共同发展。在城市镇化建设过程中,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以提升社区生活质量和经济效益为目标,刺激社区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有机结合以推动二者在相互学习的同时实现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曾茂林,石伟平. 基于人生发展阶段的社区中职教育普及机制[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01:53-56.

[2]廖晓衡. 互动与联动:中职教育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3.

[3]曹慧.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家庭教育指导研究[D].南开大学,2009.

[4]田应仟.中等职业教育与民族社区共生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

[5]席春玲.我国中职教育从输出到融入的发展类型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15,34:13-17.

[6]曾茂林. 新型城镇化社区普及中职教育的投入机制[J]. 教育与职业,2016,03:21-24.

[7]邹建文.浅谈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的结合[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3:97.

作者简介:毛红云 女 1966.7 汉 本科 教育教学 高级讲师,贵州省人民医院护士学校

猜你喜欢

社区教育融入终身教育
终身教育学院(老年大学)
慕课让终身教育变为一种现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作用
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台北市社区大学的办学特色与启示
论高等继续教育与社区教育的互动合作
少年儿童社区教育的对策分析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国外终身教育模式借鉴
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