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生于“心”显于“行”
2016-05-14王刚
【摘要】礼仪包括很多方面:商务礼仪、会议礼仪、餐桌礼仪、形象礼仪等等。礼仪的精髓是严于待己和尊重他人。这里谈教师的礼仪素养,主要从两个角度:作为一种行为规范,礼仪体现的是行为美,教师要修“行”;作为尊敬之情,礼仪体现的是心灵美,教师要修“心”。
【关键词】礼仪 道德仁义 心灵
一、修“行”。
教育工作是一种以人格来培育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师者是学生的表率与示范,“师礼者人师之”。
1.德行,即:师德。道德是礼仪的基础,礼仪是道德的表现形式,“道德仁义,非礼不成”。身在现在多元价值的世界,一个人的品德行为实在难以评价。“危难之时见真情”,“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盖棺定论”等,现在社会“盖棺也难定论”!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我们必须守住道德的底线,而作为教师应该有更高的要求。知礼仪,行礼仪,传承礼仪。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做“四有”教师。“德”是教师礼仪之“魂”。
2.道行,即:专业素养。“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学记》认为优秀的歌手能使人自然而然地跟着他唱;同样,优秀的教师能使学生自觉自愿地跟着他学。所以,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业务素养。几年前,有过这样一个经历:一名业务能力很高的教师,课上得清新自然,学生学得按部就班。平时没有轰轰烈烈,也不显山露水,但考试成绩一直领先。第二个学期,这名教师因为身体原因请假在家休养,这个班换了一名多年从事本年级本学科的教师。过了一段时间,学生的学习状态发生紊乱,成绩直线下滑。据学生们反映,前一位教师的课同学们听着清晰,学习轻松,不急不躁,每一节都有收获。后一位教师十分卖力,但大家越听越糊涂,学生自然不买账。所以,专业素养是教师礼仪之“本”。
3.法行,即:依法执教。依法治国是中央“四个全面”之一,落实到教育就要求教师要做到依法执教。法律的内容就是规定了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从教师的职业来讲就要依法承担自己的职责,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这要求教师懂得符合教师职业特点的礼仪行为,依法规范自己的言行。尊重学生基本的权利,依法表达自己的诉求。敬畏法律,尊重规则,言传身教,自己所带学生才能有规则意识和法律观念。“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学记》认为良匠的儿子,想必也能学习补缀皮衣;良弓的儿子,想必也能制作畚箕;刚学驾车的小马,都事先把小马系在车后,而车子就在马的前面,让马跟着学习。所以,依法执教是礼仪之“根”。
二、修“心”。
礼仪是人内在素质的体现,礼由心生。
1.爱心。肖陈颖老师写了一本在马来西亚的讲座实录名字叫《爱心伴孩子成长》,其中讲到:她曾经去请教成都一所很好的小学校长陆校长一堂课应该怎么上。陆校长问他,你上这堂课教学目标是什么?肖老师就说,要学会几个字、会写几个字、课文要读通、哪些地方要读的有感情…。陆校长听后,仍然问他,这些都是一个短期目标,我们要认清楚学会一篇文章以后,到底为什么?肖老师当时愣住了,因为,她就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没有思考过,学会文章到底是为了什么?陆校长就告诉他,我们的教学要为孩子一辈子的幸福负责。它不应该只是制造一张张高级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而是培养出一个个有鲜明个性德智双馨的合格公民。反思我们自己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也经常给学生说“学习是为了学生的将来”。我们说这句话,真的是充满爱心的吗,还是抱着忽悠人的心态?我们是在为学生负责还是在为自己的利益负责?对于学生的差异,我们也经常缺乏耐心与宽容,贴出“好学生”、“差学生”的标签,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成绩而不择手段。接纳每个不同的孩子,宽容他们差异化的成长,我认为这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爱心体现在礼仪上就是“宽容”。
2.责任心。教师仅仅有爱心是不够的,爱心是前提,责任心是驱动力。“尽力而为”与“全力以赴”,后者才是责任心的体现。教育无小事,认真与用心是责任心的行动精神。教育教学的每一件事都要认真对待,用心行动。责任心也通常意味着付出与奉献,时间、金钱、健康乃至生命,但对教师而言,责任心不是在轰轰烈烈中展示,而是在平凡、普通、细微甚至琐碎中体现。“感动中国”、“最美教师”等报道的教师都有着强烈的责任心。责任心体现在礼仪上就是“真诚”。
3.自然心。遵循规律,教师要如水。寓言“拔苗助长”的道理谁都懂,但现实的教育我们还经常在重复错误,急功近利经常让我们迷失方向。好比登山,只会走直线,困难危险,往往很难到达山顶,就是最后到了山顶才发现,原来教育在路上。作为一名教育者,如果把“名利”放在了首位,那你很难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我们在做事时,不要为了出名而去做,淡薄名利,遵照自然规律,扎扎实实地去做,结果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如若不然,反受其害。俗话说“欲速则不达”。教育领域的领军人物,我们能体会到他们都有这样的观点“没有用不做”、“形式的不搞”,即有顺势而为的创新,又有尊重规律的规范,朴素、自然。天下至柔,莫过于水,然水能溶解、能凝固、能沉淀、能沸腾……能润育生命,可谓无所不能!古语言:“智者乐水”,所以教师要如水!尊重自然规律,体现在礼仪上就是“敬畏”。
教师礼仪素养的提高只是做到“立己达人”,要想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的礼仪素养,就要营造全社会的礼仪风尚。一是强化尊师礼仪,保护教师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不能一味把教师置放在“道德高地”,单方面的要求教师爱护学生却忽视、漠视学生、家长和社会对教师的侮辱与伤害。二是重塑礼仪环境。学生是社会的自然人,在学校学礼仪,走出学校行礼仪。没有社会环境的支撑,也只能是纸上谈兵,难以做到知行合一。
【参考文献】
[1]王爽.浅谈高校礼仪教师的基本素养[J]. 课程教育研究.
2015(26)
[2]赵乐园.高职院校礼仪教师礼仪素养调查报告[J]. 现代交
际. 2013(05)
作者简介:王刚,男,1977年6月,山东威海,264200,本科学历,汉,威海市第十三中学,中学一级教师,学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