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独有少数民族生活交往伦理比较

2016-05-14潘亚楠

俪人·教师版 2016年7期

【摘要】民族交往是一种道德生活实践,是民族伦理关系产生的基础,如各民族间在政治、经济、生活等方面的交往。而一个民族与他民族之间的交往需要遵循一定的伦理准则,这就是民族交往伦理,它是民族间伦理文化互动的真实反映。本文以东乡族、裕固族、保安族为例,来比较分析它们与其他民族“相遇”时所发生的交往生活状态,展示了甘肃独有少数民族与其他民族的交往中所遵循的伦理观。

【关键词】甘肃独有少数民族 民族交往 生活交往伦理

民族交往是民族生存和发展中必然发生和经历的一种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各民族之间的普遍交往推动了民族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甘肃省位于中国中部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上,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全省现有54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总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8.7%。世居甘肃的少数民族有回、藏、东乡、土、裕固、保安、蒙古、萨拉、哈萨克、满等16个少数民族。其中,东乡族、裕固族、保安族为甘肃的独有民族。本文通过比较三个独有少数民族的生活交往伦理,展现了他们尊老爱幼、热情好客、团结的交往伦理观。

一、相关概念

1. 民族交往

民族交往,简单的说就是民族共同体间以及民族共同体内部成员之间所发生关系。纵观中外历史,人类交往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民族交往,通过民族交往使得社会发展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正如马克思所言:“工场手工业的初次繁荣(先是在意人利,后是在法兰德斯)的历史前提,乃是国外同各民族的交往。”【1】“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人了交往,从而使场手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2】对于中国社会而言,民族交往对于社会的推动作用更是毋庸置疑。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中华文明的繁荣昌盛和中华民族一体化的逐步形成过程,正是各民族不断交往的结果。

2. 交往伦理

该如何去定义“交往”呢?从词源学的角度来看,汉语里“交往”有“交际”和“往来”等一些同义词。孔子说过:“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孟子万章下》中有记载:“万章问曰:‘敢问交际何心也?孟子曰:恭也。”指出人们交际必须真诚、尊重和讲信用。最广泛的“交往”含义是指传输和共享的实物、信息或意义。所谓交往,是指主体之间的互动,彼此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合作。交往是人们的生存方式或生活的一种方式,它不仅是指人的生存样态,也是生活的本质特点。交往的类型很多样,最基本的就是以物为中介的物资交流和以语言符号为媒介的精神交流。从生活实践中可以看出,物资交往是精神交往的前提和基础,而精神交往更能表达人之为人的文化性质和价值超越。

通过对交往概念的分析之后,就能够对交往伦理的内涵进行基本定义。交往伦理是至少两个主体之间以生活世界为背景,将语言作为媒介,在相互尊重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沟通和理性商谈,达成理解和共识,形成普遍性的道德原则,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交往关系,并建立自我道德人格的伦理理论。

3. 民族交往伦理

综上,民族交往伦理就是民族共同体之间以及民族共同体内部成员之间进行合理沟通达成理解或共识的道德原则。

二、独有少数民族简介

1. 东乡族

13 世纪初,来自不同地区、不同部族的一些人聚居在一起,他们共同生活, 互相学习, 逐渐融合。到了明代,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东乡族。新中国成立前, 东乡族从未被承认是一个单独的民族, 往往以“东乡回”称之。过去的文献资料中经常把东乡人的活动情况与回族情况一起记载。从新中国建立后已有的研究考察及论证结果来看, 东乡族族源主要与 13 世纪的回回色目人和蒙古人关系密切。东乡族因居住在临夏东乡地区而得名,主要聚居在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东乡族有语言而无文字, 其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

2. 裕固族

90%的裕固族人聚居在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的康乐、大河、明花、皇城区及马蹄区的友爱乡, 其余居住在酒泉市黄泥堡等地。据史书记载, 裕固族族源可追溯到古代的回纥人和蒙古人, 至今已有 1000 多年的历史。明代撒里畏兀尔东迁入关是裕固族形成的标志。东迁对裕固族的影响在该民族的民间文学中比比皆是。1954 年2 月, 裕固族人决定将以其自称“尧乎尔”音相近的“裕固”(兼取汉语富裕巩固之意)作为本民族的族称。裕固族没有流传下自己的文字,最早使用的是古回鹘文。明末, 随着藏传佛教的传播, 裕固族开始使用藏文。后来, 随着汉文在裕固族地区的传播, 裕固族已开始通用汉文文字。

3. 保安族

保安族保安族人口的 90%以上都分布在甘肃省,主要聚居在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境内,少数散居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各县和青海省的循化县等地。保安族有本民族的语言,但无文字。保安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比较接近于东乡语、土族语,它们的很多常用词汇基本相同;由于保安族与汉族、回族人民在历史上有着长期交往的密切关系,所以在保安语中,不仅吸收了大量的汉语,而且在语音和语法上也受到了汉语的影响。聚居区的保安族使用保安语, 大多数保安人兼通汉语,通用汉文。保安族在其生活习俗上仍保留着蒙古族的某些特征, 但由于信仰伊斯兰教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其主要生活习惯和道德规范早已伊斯兰化。就其基本的道德观而言,保安族与周围的回、撒拉、东乡等民族大致相似。

三、独有少数民族生活交往伦理

1. 东乡族生活交往伦理

作者简介:潘亚楠(1992、9、6) 性别:女 籍贯:甘肃省酒泉市 学历:研究生 研究方向:实用伦理学。

东乡族人对路遇困境或因灾荒上门求食者, 往往持同情态度, 绝不许歧视, 必以食品接济, 家里吃什么, 给求助者就吃什么, 绝不收取任何回赠。对村内鳏寡孤独者都自愿资助。邻里更是经常相帮。同村者, 即使平日有宿怨, 对方如遇天灾人祸, 即化怨为亲, 挺身相助, 绝不会幸灾乐祸。东乡族人历来把说谎、不守信用看作是不道德的行为。把那些反复无常、言而无信者称为“古当地”(东乡语, 意为“撒谎者”), 是无道德、最不受欢迎的人。所以, 东乡族人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交往中很注重信义,故语有“话一出口,石头落地”之说。即使在商业活动中, 东乡族人也十分讲究信用, 而把通过坑、蒙、骗等手段谋取金钱等行为视为“赫俩目”(非法)。东乡族十分注意尊老,晚辈出门归来后, 见到村里的老人要微微曲身, 道“赛俩目”(问安)。老人与青年人同时进门时, 要让老人先进, 晚辈不可抢门, 须等长辈进去后, 才能随后进去。晚辈与长辈同向而行, 如有急事赶前, 须打招呼, 说明原委, 方能超越。老人教导时, 青年人必须仔细聆听。老人们在一起谈话时, 晚辈们不可随便插话, 要说话声音也不能很大。在有老人的场合, 忌开玩笑和说笑话, 更忌讳大笑, 如此则被视为是对老人的不尊重。平时不论在村头村尾, 青年人见长辈或老人走来, 蹲着或坐着的必须要起立并打招呼。青年人和老人们一起就餐时,恭请老人坐在炕中,就餐时老人先吃, 晚辈才可就餐。除长辈妇女外, 晚辈妇女一般不与男子同屋吃饭。儿媳端饭进屋腰要微曲,出门时略退再转身出门。对老人倒茶、递食物都必须双手呈送。在节庆或红白喜事上, 要先让老人们坐上席。东乡族人在尊老的同时, 也很爱幼。东乡族人认为, 孩子是安拉的恩赐, 他们处于安拉的保护之下。因此, 东乡族人不但对自己的孩子, 对邻里的儿童和少年, 都十分心疼和爱护, 平时很少打骂, 即使犯了错误, 也是语重心长地进行说理教导。虐待儿童的现象在东乡族人地区是没有的。凡是成心欺负小孩儿、拿小孩儿出气的人, 皆会被大家斥笑为无能之辈, 必将会受到长辈们的训斥。

2. 裕固族生活交往伦理

裕固族人信奉来者都是客, 认为不论什么人, 只要进入裕固族人的家门, 就是最尊贵的客人, 对待客人就要像敬神那样认真、虔诚、热情。因而无论是否认识, 骑马来的还是步行来的, 都要在门外迎接; 要献上下马歌。裕固族家庭的小孩还要赶紧为客人看狗、牵马,还有两杯下马酒, 意为客人双脚踏进主人家。客人进入帐篷后, 主人一家总是要拿出最好的食物。一般来说, 先是敬茶, 即以奶茶招待(客人喝茶时需吃净沉在碗底的曲拉, 方表示已经喝饱, 否则, 热情的主人会不停地给客人添满茶),茶后以手抓羊肉、青稞酒款待。招待尊贵客人时, 不仅献羊背子(羊背子, 即是按羊的不同部位把羊肉卸成大块的架子, 分别献给不同身份、辈份、年龄的亲戚和来宾, 一只羊讲究分成十二份羊背子), 还要献全羊, 以示对客人的尊敬。裕固族人认为酒是招待客人最好的东西, 如果客人在告辞时还没有醉, 主人就会认为对客人招待不周而深感内疚。他们在待客中, 喜欢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如若客人感到拘束, 不吃不喝, 虚情假意, 他们就会认为自己被客人看不起而顿生厌恶之感。在裕固族人的社会生活中, 遵从一种长幼有序、夫妇有别、邻里朋友有礼的既定的伦理秩序。在邻里间遇事总会相互协商, 以礼待人, 以理服人, 很少斤斤计较, 争吵不休或者大打出手;在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也相当和睦, 彼此尊重, 没有出格的行为。大小事情都由家庭全体成员共同商议后决定; 在裕固族人的家庭教育中, 大人说话或与客人交谈时, 小孩不能插嘴;每年春节相互拜年走访时, 裕固族人也有一套基本的固定的问候语, 译为汉语后大意为“新年吉祥, 牲畜肥壮, 老幼如意, 一年长一岁”等充满了美好祝愿的祝语。裕固族人尊敬老人的伦理习俗由来已久,他们认为老人是智慧的象征, 子女服侍长辈在他们看来是一条不成文的道德要求。逢年过节, 做子女的一定要提上一些礼品, 如酒、茶叶、白糖、点心等前去探望老人; 立秋前,子女要做好棉衣、棉裤等御寒用品送给老人; 如遇到长辈生病,无论花费多少, 做子女的都要千方百计地去就诊,不放弃一线希望, 而且服侍备至; 遇有婚礼、分家等重大事情, 须由老人主持; 每逢喜庆节日聚餐和待客, 当把老人请入上座; 无儿无女的老人, 户族内会负责赡养; 平时如骑马走路, 遇见比自己年长者, 不论男女、认识与否, 都要立即下马在路旁站立问候; 众人同行, 要把年长者让在先, 不论是上马、吃饭、就座、睡觉, 都要先礼让长者先行。裕固族讲究说话算数, 他们把那些反复无常、言而无信的人称为“白铁壶”,意为可软可硬, 没有铜和铁制品那样刚劲。他们最瞧不起那些吹牛皮说大话欺骗人的人, 也最忌讳做不讲信誉、失信于人的事。平时, 如果他们以礼相待并且相信你而你却言而无信骗了他们, 他们从此会认为你不够做人的资格, 见了面也会视若陌路。如果你能以诚相待, 以礼待人, 将会成为他们忠实的朋友, 他们也愿意和你保持终身友好往来。扶危济难,也是裕固族的一大道德风尚。如在放牧中相互照看牲畜, 本户族成员遇有天灾人祸, 生活发生困难时, 大家会纷纷援助, 送羊只、给钱粮; 本户族人受到外族人欺侮时, 大家都会站出来和对方说理, 直到对方赔礼道歉为止; 小伙子结婚付不起彩礼时, 本户族的人要送牛送羊, 帮助解决; 在裕固族人扎新帐房的仪式中, 为扶持新房主人能尽快过上好日子, 有把骑乘的马匹、驮运的牦牛借给新房主人使用几年, 然后再归还其主的。仅此就很能说明裕固族人的忠厚质朴、助人为乐和乐善好施的优秀品质。对外族人所遇到的困难, 裕固族人照样会救急济难。如在20世纪60年代初的困难时期, 大批汉族群众流入自治县境内, 仅皇城区就流入6000余人, 裕固族人在自己生活也十分困难的情况下, 拿出自己赖以为生的炒面、酥油、衣被抢救汉族兄弟, 甚至忍痛宰杀生产畜供他们食用。裕固族人生活的土地处于内陆沙漠气候中, 气候干燥, 气温变化剧烈, 多风沙, 少雨水。故裕固族人在同自然界的关系上, 比其他民族更多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严酷与无情。因而在裕固族人的心中,自然环境往往成为其生存中一个难以忽视的重要因素。同时, 由于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之下, 人与动物都是在与自然的抗争之中, 艰难地求生存、求发展,故善良的裕固族人将珍视生命这一伦理观念也扩展到对动物与对自然的爱。他们认为: 一切野生动物都是可以驯化的, 经过驯化的野生动物可以给人们提供食物的来源, 而在驯化的过程中, 也要体现对动物的关爱。特别是在过去传统的裕固族家庭中, 经常可以看到妇女出牧, 后面跟着鹿羔、青羊、狗、小猪、羊群, 还赶着鸡,场面十分热闹。这种人与动物、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其乐融融的情景, 是裕固族人人伦道德的扩展, 它不仅体现于人类社会中的人际关系, 也扩展到动物与自然界。

3. 保安族生活交往伦理

保安族是一个淳朴好客,尊重风俗的民族。他们对来访的客人,常以隆重的仪式和盛情的礼节来接待。客人来时,一家之主率全家成员出门相迎。客人进入保安人的正屋后,主人一般送上盖碗茶为客人接风,请客人品尝这种醇香甘甜的茶饮料,保安人待客时为表尊敬,往往不与客人同餐,只站在炕沿下招待。伊斯兰教对于保安族个人的行为有着明显的伦理道德的规范性作用。在保安族民众中,流传着《三邻居》的民间故事。故事讲的是“风里耳”、“穿山眼”、“万能手”三个邻居,团结一心,和睦相处,风来三家挡,雨来三家顶,任凭魔王和黄河神怎么兴风作浪对三邻居都无可奈何。可是后来有一只名叫“嗤叫子”的不祥鸟,飞到了三邻居中间,用它的花言巧语, 极尽挑拨离间之能事,破坏了三邻居的团结, 三邻居终于被魔王各个击破。当他们三个临死时, 才悟出了血的教训——团结就是力量。《三邻居》暗喻三个民族,只有团结才能凝聚力量, 只有团结才能战胜各种困难。它取材于神话, 寓意于现实, 反映了保安族人民世世代代追求民族大团结的美好愿望, 在指引保安族人民与其他民族交往中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保安族人民与周围其他民族互帮互助、和谐共处的光荣传统由来已久。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保安族人民在建设家园的过程中, 与周围的汉、回、藏、土、东乡、撒拉等各民族保持着非常友好的关系,他们互相帮助, 真正体现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在民族内部和邻里之间, 互相帮助更被视为每个人应尽的义务。尤其是对“五保户”或缺少劳动力的家庭, 保安族人在农忙季节都会有亲戚或邻里主动前去帮忙。保安族人的家庭凝聚力很强。当然, 这些也是由他们所信仰的伊斯兰教的教义所规定的。因而, 保安族人即便是在分家之后, 其家族成员间在经济上的独立也不会影响到家族之间的密切联系。在亲戚遇到红白喜事时, 保安族人都会自觉地给予帮助。如在举行婚礼时, 男女方家庭所在村子里的大部分群众都会参与其中, 场面颇为热闹, 体现了互帮互助的精神。保安族人最忌讳在背后诽谤和议论别人;禁止放高利贷、偷盗和抢劫;严禁拐卖人口;到别人家做客或到公共场所去要衣帽整洁, 忌邋里邋遢;讲究使用文明用语, 禁止对男性长辈叫“老头”。保安族与其他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穆斯林一样 ,在相遇时 ,要相互问好 ,道一声“色俩目”。 (“色俩目”是阿拉伯语音译,意为“和平”、“平安”、“安宁”。)这已成为我国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互致问候的民间礼节用语。一声“色俩目”体现了保安族人的文明和礼貌 ,这种文明礼的习俗也一直沿用至今。若是与熟人、朋友见面 ,在互致“色俩目”后 ,还要行一种礼节,即“拿目洒拂哈” (阿拉伯语,音译意为握手)。双方均用右手紧握对方的右手心 ,再用左手心握住对方的右手背轻摇几下,以示问好、致敬。这种民间礼节就像汉族传统见面时拱手抱拳互致问候 ,都体现了一个民族温文尔雅、讲文明懂礼貌的良好风俗。在保安族人民中,敬重老人是一个最起码的品德,晚辈对老人无论倒茶或者递物都要双手奉上,进餐时,老人坐炕必居上方,长辈不食,晚辈不得动手。妇女(除老年妇女外)一般不与男子同桌吃饭。忌见到长辈时不打招呼就从面前走过去。保安族的民居分为上房和其他房屋,保安人把老人或者长辈安置在最为阔绰的上屋,为了显示对老人的无限尊敬,上房比其他任何房屋都要好,让老人感觉到十分温暖舒适。

四、总结

通过比较发现,他们的日常生活交往伦理都比较的相似,都待客热情、团结互助、尊敬老人、诚实守信。只是在这些交往伦理方面细小的要求和禁忌各不相同。东乡族与保安族的位置比较近,而且同信伊斯兰教,日常交往深受伊斯兰教的影响。裕固族由于地处内陆沙漠,在同自然界的关系上, 比其他民族更多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严酷与无情。所以产生了其他民族没有的珍爱自然和动物的与大自然的交往伦理。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2页。

[2]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4页。

[3]罗国杰.中国伦理学百科全书·中国伦理思想史卷【M】.长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5

[4]郑英杰.中国少数民族伦理文化通论【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2

[5]熊坤新.民族伦理学【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

[6]甘肃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甘肃省民族研究所.甘肃少数民族【M】.兰州: 甘肃民族出版社, 1989

[7]马进著.西北少数民族伦理道德研究【J】.宁夏人民出版社,1995年 8月第 1版

[8]郝苏民.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民间故事选【M】.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7

[9]郝苏民.马自祥.东乡族简史【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

[10]熊坤新.什木逊·马守途.东乡族伦理思想管窥【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7,(2)

[11]《保安族简史》编写组.保安族简史【M】.兰州: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4

[12]熊坤新.于潜驰.保安族伦理思想面面观【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2007, (2)

[13]钟进文.裕固族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民航出版社,1995

[14]贺卫光, 钟福祖.裕固族民俗文化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