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音乐给课文赋予艺术的生命

2016-05-14曾盈盈

俪人·教师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古诗文本

在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被各学段列为“阅读”目标中的第一条。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多次提到“诵读优秀诗文”、“诵读古代诗词”。在课程标准将“朗读”、“诵读”提高到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对于“如何朗读”、“如何诵读”并没有提出具体的要求,也没用做具体的阐述。同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将“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作为语文课程“总体目标与内容”中的重要一点。因此,有必要从审美教育的角度去观照“读”。“读”不仅仅是机械地输入,它更是一种由感知而体验,由体验而欣赏、由欣赏而创造、由创造而表达的鉴赏美的审美精神活动。因此,“美读”应运而生,它不同于传统语文教育中的“朗读”、“诵读”,美读要突出作为一种审美精神活动所具备的情感之美、形象之美、创造之美、音韵之美。

而“音乐是最具情感的艺术”,音乐是“美丽的画”,是“流动的诗”。因此,在美读活动中引入配乐,有利于激活美读者的审美情感,帮助审美主体进入美读文本的情境中去。在配乐美读中,能听到音乐声随着朗读的内容节奏或波涛汹涌.或涓涓细流或紧张急促.或轻松缓慢.或活泼欢快.或优美宁静。此时此境.常能把学生带到书中那千姿百态的世界,作一次情感体验的旅行。如何进行配乐美读,用音乐给课文赋予艺术的生命呢?我将从课文的类型上进行阐述:

一、古诗教学中的配乐美读

纵观小学语文教材,古诗占有的篇目虽然较少,但都是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篇。古诗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寥寥数语便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并蕴含着无限的深情。古诗词是我们文学宝库中最璀璨的明珠,诗歌以不同的形式表达寄托了诗人的情感。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养育之恩,“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真挚友情,“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豪迈。但古代诗歌时代的久远,生活环境的不同,诗人和学生的情感之间会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老师借助音乐让学生走进古代诗歌的长河,与作者对话,融入古诗的情境中是很有必要的。

低年级的古诗一般比较简短。在古诗教学中,教师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生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应配一些轻快明亮的乐曲作为背景音乐。如我在教学古诗《春晓》时,我配的是轻音乐《春野》,欢快悠扬的音乐顿时让人浮想联翩:虫鸣鸟语,光鲜绿野,春天的美景似乎就在眼前,丝丝春雨拂过了脸庞。在音乐中,在古诗中,你的眼前能涌动着春的脉搏,感受到花海中散发的芳香,仿佛乘着音乐的翅膀,穿越时空,目睹一场美丽的邂逅。又如《村居》描写的是一幅春天孩子们在村旁的芳草地上放风筝的图画。我选择的音乐是琵琶曲《欢沁》,这首曲子节奏轻快、散漫、闲情,既有儿童嬉戏的幻想,又有丛林鸟语的自在。前半部分琵琶与笛子的结合,调皮自如,闭上双眼,仿佛看见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一群孩童兴致勃勃地放风筝,嬉闹于林间。欢快随着琵琶的一拨一弄之下慢慢的沁人心扉,好像跟诗人一起饱览了醉人的早春,一起分享着孩子们放风筝时的欢乐。

高年级的古诗已经有比较深远地意境,配乐要有针对性。曲子一定要与古诗表现的主题和作者抒发的情感保持一致,可以配上一些古筝、琵琶的轻音乐,让学生感受到一种浓浓的古典气息。在教《泊船瓜洲》时可以选择《夕阳箫鼓》,箫和琵琶的合奏如江上轻波,似京口与瓜州相隔的一水间,琵琶的轻抚仿佛在诉说着只有几重山之隔的思念,古筝的轻拨,展现着江南安详平静的景色,还有二胡带来的曲终人不见的哀伤之情。音乐赋予诗不同的情感体验,学生在反复的配乐朗读、吟诵之中,既达到了积累语言、训练朗读节奏、培养语感的目的,又培养了审美的意识,提高了审美的能力。

二、散文中的配乐美读

小学语文课本中,我们会发现有一些描写我国著名旅游胜地的写景散文。如《葡萄沟》、《黄山奇石》等。我选择的背景音乐是如潺潺流水的乐曲《云水禅心》,这是一曲如诗般轻灵飘逸的音乐。干净的曲子,像涓涓的小溪,流淌着幸福和欢乐;叮叮咚咚的琴声,诉说着祖国美丽的大好河山。学生聆听着悠扬的音乐,会萌发对祖国美好的河山心驰神往,老师无需在把“有感情地朗读”强加于学生,学生读时能如身临其境,感情由衷而发,读起来也会如音乐般行云流水。再如,在指导朗读《富饶的西沙群岛》时,我选择的音乐是《By the Grace of the Sea》,音乐中悠扬的海浪声,好像在轻轻地拍打着岸边的沙滩,闭上眼睛,仿佛海水正在瘙痒着你的脚丫,似乎还能闻到海水的味道,西沙群岛的瑰丽无比的海水,美丽的珊瑚、贝壳,成群的鱼虾都浮现在眼前,怎能不让学生们神往?

美读是一种审美精神活动,审美情感贯穿者整个审美活动。但当学生在面对美读文本的时候,不是所有人都能对文本的美欣然向往。这就需要语文老师创设美读的氛围,营造美读的意境,激活学生的审美情感感。音乐的跌宕起伏,音乐的娓娓道来,缓缓而去,音乐的无声胜有声都能给文本赋予鲜活的艺术生命,让学生在熏陶与感染中,审美情感如同开了闸的活水一样汩汩流出,推动着审美主体带着新的体验回到文本,用声音去触摸作者的灵魂,表达自己的心声,直到“不知我之为文、文之为我”。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赵介平.朗读的魅力:语文教师实用指南[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2.

[3]王宇红.朗读技巧[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4]王启帆主编.语文审美教育概论[M].杭州: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32.

[5]唐玉琳.古典诗歌诵读教学例说[J」.中学语文,2012 (18 ): 21-22.

[6]郑颖.近现代抒情诗歌的美读教学[T」.语文教学与研究,2012(23 ) : 22-23.

[7]张朝阳.配乐朗读教学探索.综合天地,2004:96

作者简介:曾盈盈 女,出生于1987年8月28日,广东省茂名市,毕业于深圳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小学一级,大队辅导员,德育。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古诗文本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品读古诗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