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优化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
2016-05-14吉云燕
吉云燕
应用题在小学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教学中的难点之一。为了进一步改进应用题教学,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进而深化数学教育改革,很多教师恰恰因为没有有效的解决这个难点的策略,而使应用题教学陷入困境。尤其是农村小学,学生本身对枯燥的数学课堂就厌倦,再加上应用题,学生就对数学失去了信心。应用题教学成为了小学教学中一个亟需解决重要课题。如何优化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呢?
一、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现状
目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大多还是采取先讲例题,然后训练,训练也是学生先做题,之后教师再讲,缺乏有效的方法和策略,这样学生普遍感到应用题难学,教师感到应用题难教,尤其是处于偏远的农村小学这种现象更明显。加上目前评价体制未完全转变,教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也只能采用题海战术,于是学生对应用题的学习失去了兴趣。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现状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问题过于单一。千篇一律的问题呈现形式,单一、缺乏灵活性。结构封闭,缺乏开放性,不能给提供创新的机会,无法使学生形成创新的意识;其次,忽视语言教学在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作用,很多学生不能把题意弄清楚;第三,教学“类型化”现象严重,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过程千篇一律,没有创新意识;最后,教学仅仅重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对问题的实际意义、问题所涉及的数学概念和学生对问题理解的重视程度不够,简单地把实际问题处理成了一个纯数学问题。“实际问题—数学问题—数学式子”这几个转化过程在教学中没有得到较好地体现,学生只能程序化、机械化地接受。正是由于这几种弊端的存在,使得本来饶有兴趣的应用题教学失去了活力,变得越来越费时费力,学生的学习越来越郁闷困惑。
二、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优化策略
教师鼓励与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是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所表现的不同水平。分析解题困难是由于没有恰当的解题策略所致,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研究、善于归纳针对不同题型的解题策略,并进行恰到好处地引导、点拨。
第一:转换思维角度
有些应用题,学生之所以百思不得其解,原因就在于思维定势的影响,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转换思考角度,让思路清晰可辨。如:小红期终考试语文、英语、数学平均成绩86分,音乐成绩公布以后,他的平均成绩提高了1分。小红的音乐成绩多少分?按照常规解法,可知小红期终共考了四门功课,要求音乐成绩,可以用四门功课的总分减去其中三门功课的总分。由于四门功课的平均分比其中三门功课的平均分高1分,那么四门功课的平均分就是86+1=87(分),四门功课的总分为87×4=348(分),语文、英语、数学三门功课的总分为86×3=258(分),所以小红音乐成绩为348-258=90(分)。如果转换角度来考虑:小红音乐也考了86分,四门功课平均分也是86分。但实际四门功课平均分比其中三门功课平均分高出的成绩正好分给每一科,使每一科各增加1分。这样共多出1×4=4(分)。思路清晰了,问题解决了,能很快地算出小红音乐成绩是86+1×4=90(分)。
第二:思维从局部到整体
有些题目较为复杂,若按常规方法来思考根本无从下手,往往会不知不觉地陷入“死胡同”。对于这样的题目,教师应引导学生将思维方向转换一下,从全局出发,从整体上把握,全面观察数量之间的关系,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这样解题的效果就特别好。如:有4个数的平均数是16;如果把其中一个数改为20后,这4个数的平均数为18。改动的那个数原来是多少?读了题目之后,大部分同学可能都想知道4个数各是多少,都忙着去试找这4个数,显然不可能也是没有必要的。此题的解答应该从整体的角度去把握,不要只看到其中的某个数,简单地把这4个数分开来考虑。先要知道改动后的4个数的总和为18×4=72,改动前4个数的总和为16×4=64,改动后比改动前增加了72-64=8,那么,什么数“增加8”后变为20呢?这样问题就简单化了。
第三:创新思维
解答“求平均数应用题”离不开“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这个数量关系式。不过,如果能紧扣“平均”二字的意义来思考,解那些灵活性强的题目,往往能想出更简便的方法。在“平均”二字中,“平”就是“拉平”,也就是移多补少,“均”就是相等。“平均”二字的意思,通俗地说,就是用“移多补少”的办法,使每份数量都相等。
第四:灵活思维
应用题解题要防止并纠正审题定题型,解题套方法的定势模式,在达到基本教学要求或学过相关的新知以后,应当示范并鼓励学生拓宽思路,灵活转移思考角度,优化思维,巧妙解题。如:要加工600个零件,甲单独做要30天完工,乙单独做要60天完工。现由甲乙两人合作,需几天完成任务?按常规解法,先分别求出甲、乙每天加工的零件数,再求出甲乙合作时每天加工的零件数。根据题意,列式计算为: 600÷(600÷30+600÷60)=20(天)。在学过工程问题后,可启发学生用工程问题的解答思路解答:设要加工的零件总数为“1”,则甲、乙的 工作效率分别1/30和1/60,列式计算为: 1÷(1/30+1/60)=20(天),生1还这样想:根据题意,这批零件甲用30天做完,乙用60天做完,这就是说,乙工作2天相当于甲工作1天。因此甲乙合作1天,相当于乙单独做(1+2)天。乙单独做60天完成的工作,由甲乙合做时,只要60÷(1+2)=20(天)。
第五:丰富课堂
现在很多教师的课堂单一,就是老师讲和学生练,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应该运用多种教学媒体和教学手段,应用题的呈现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并且还可以结合表格、图示和漫画等等。这样使课堂活跃,从而增强了对应用题的兴趣。
教师要理解掌握应用题教学解题思路设计,使新旧知识联系紧密,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使不同学生在不同活动中获得不同的数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向课堂要质量,充分调动学习兴趣,开发学习潜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数学教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