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拖拉”说再见
2016-05-14羊英君
羊英君
小学教育是帮助儿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最基本、最重要的阶段,但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儿童的爱拖拉的问题却越来越突出,低年级儿童的拖拉习惯导致了他们学业和心理上的双重压力,成绩下滑,心理焦虑,产生无助感,引起低自尊,并且危害健康,对小学生身心发展造成多方面的负面影响。因此,纠正低年级儿童拖拉的习惯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纠正低年级儿童“拖拉”习惯呢?
(一)家庭教育要先行发展
拖拉的孩子通常不快乐。专家分析指出,凡事拖拉的孩子,往往有一个性格急躁、期望值高和控制欲强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总是不断地在 “督促”和“强制”孩子完成既定目标,很少给孩子选择的机会。面对强势的父母,孩子很无助,只能将拖沓作为无意识隐性对抗语言,不断给自己心理暗示“我斗不过你,但是可以拖”,并由此强化了自己的拖延行为。
1.学会理性分析。遇到拖拉的学生,教师首先要成为家长的劝解员、心理分析师。要告知家长,在遇到孩子拖拉时,不要一味地着急,成长中的小孩都会犯错,不要使用极端的方式对待孩子,也不要一味地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同时,引导家长耐心地与孩子沟通交流,当孩子犯错时首要问“为什么会这样做”“看看爸爸妈妈能做些什么来帮你”,从孩子的回答中提取有用的消息,便于家长与教师调整教育行为,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2.付诸有效的行动。孩子做作业拖拉,更需要家长在家里进行一对一的作业辅导安排,教师可以跟家长沟通在家里训练孩子养成好的作业习惯的方法。如为孩子制定时间表,表扬和鼓励孩子每天的作业速度进步情况,给孩子讲珍惜时间取得成功的故事,或在墙上贴上名言警句,帮助孩子树立时间观念,认识到时间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
3.正确处理情绪。对于爱拖拉的儿童,教师要更多地与孩子的家长进行沟通,假如是孩子的父母对孩子期望值过高或控制欲过强的父母,教师可以委婉地提议大人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尽量不要把负面情绪传染给孩子,给孩子一个有选择的空间,在调整家长的心态中,让孩子学会耳濡目染,从而改变孩子的拖拉行为。
(二)学校教育要跟进调整
1.培养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内在兴趣时,就会渴望获得知识,并在学习过程中伴随有愉快的情绪体验。教师可以采取以下一些具体做法:第一,改进教学方法,采用有趣的、直观的、变换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如:用图画与生字的结合可以帮助孩子记字,用美观的教具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用通过模拟教材内容的游戏、角色扮演方式激发兴趣。第二,组织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和学科兴趣小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中体验到成功的愉快和学好知识的乐趣。挖掘学科教学中容易使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使学生逐渐从对某些特定内容的兴趣发展到对学科的兴趣。
2.排除不良情绪。给爱拖拉的孩子创造更为宽松的学习环境,不刻板地要求孩子取得优秀的学习成绩,减轻孩子对成绩的心理负担,不给孩子施加过大精神压力,让他们放松心情,提高学习效率。给予爱拖拉的孩子积极的暗示,用间接的方式暗示孩子正发生积极的改变,强化孩子的努力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哪怕是一丁点的进步也要及时给予积极的鼓励,促使孩子学习行为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3.进行归因训练。由于爱拖拉的学生往往把失败归因于时间不够,导致学生习得性无力感,造成学习积极性降低,因此有必要通过一定的训练程序,使他们学会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于努力,从失败的状态中解脱出来。也就是说,要通过归因训练来提高爱拖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爱拖延学生进行归因训练时,往往是使学生多次体验学习的成败,同时引导学生将成败的原因归结于努力。根据维纳的理论,努力这一内部因素是可以控制的,是可以有意增加或减少的。因此,只要相信努力将带来成功,那么学生就会在行为中不懈地努力。
归因训练的基本步骤如下:第一,了解学生的归因倾向。可以通过观察、谈话或问卷测验来进行。第二,让学生进行某种活动,并取得成败体验。如让学生通过数学练习、单元考试、回答问题等取得成功与失败的体验。第三,让学生对自己的成败进行归因。可以让学生在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中选择其成败的原因。第四,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归因。当学生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努力和能力,将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时,教师要给予积极的强化;如果学生将成功归因于外部因素,将失败归因于缺乏能力或外部因素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归因指导,告诉学生成功是你努力的结果,而失败则是你努力不够。
4.培养学习习惯。调查发现,大多数爱拖拉儿童的学习习惯不好。小学低年级是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从儿童心理发展过程来看,年龄越小,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越为重要。从小培养孩子“爱学”“乐学“会学”,对孩子今后的成长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教师和父母重要的责任之一。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勤于思考、敢于攻关的习惯;在规定时间内学习的习惯;不懂就问的好习惯;做完作业细心检查的习惯等。
(三)评价方式要纵横交错
林清玄的一篇散文里说:一个妇人为孩子的功课烦恼,因为孩子的考试成绩是第40名,而班级只有40名学生。林先生开玩笑地开解她说:“如果我是你,一定会高兴。”“为什么呢?”“因为孩子不会再退步了,就好比爬山,孩子现在是在山谷底部的人,唯一的路就是往上走,只要你停止烦恼,鼓励他,陪他一起走,他一定会走出来。”山谷的最低点正是山的起点,许多走进山谷的人之所以走不出来,正是他们停住双脚,蹲在山谷烦恼哭泣的缘故。
1.横向比较法。无论是中国的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表扬与批评是教育者惯用的教育方法。家长和教师喜欢采用横向比较法,如利用小红花、小红旗等方式鼓励孩子竞争,看谁表现好,若要纠正孩子不良行为时常以其他同学作为榜样的方式来加以对比式评价。而这种横向比较,对有的孩子来说可能是发现不足,以他人的高度为努力的方向,不断进取,缩小差距,甚至是超越他人。但对有的孩子来说,可能是越来越气馁,越比越觉得不如人。因为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你做的再好,总可以找到比你更好的人来。
2.纵向比较法。纵向比较的结果多半是越比越高,自己和自己的过去比,与自己竞争要比一味地去击败对手更有意义。当我们表扬孩子比之前进步了,孩子就会喜笑颜开。因此,我们对孩子应该有更多的欣赏和鼓励。
曾看到一个故事:有个学生平时的作业、测验都不错,但一旦大考,总是不如意,他说,他考试时会听到别人翻卷子的声音,觉得别人已经做到后面了,心里很着急,严重扰乱了自己的考试心态。与其说别人干扰了他,不如说他受到了横向比较的诅咒,万一是人家做不来,先做后面的呢?不能全神贯注地考试,就已经输了。因此,过多关注他人往往就会先输掉自己。
子曰:有教无类。教师应平等地看待每一个学生,不要总是采用横向比较,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要善于观察,从问题行为之中发现积极的因素,提供必要的帮助。
学生的拖拉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要纠正孩子拖拉的行为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达成,因此,我们要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做到多学科渗透、多渠道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同时还要让家长重视孩子心理素质的培养,不可盲目给孩子加压。孩子的成长需要宽松的教育环境,家校协作,形成教育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