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艺术是个P吗?

2016-05-14东说西道

财富堂 2016年7期
关键词:学识艺术创作当代艺术

东说西道

上周有个新闻,说的是在一个当代艺术展上,有位年轻人故意把自己的一副眼镜放在展厅的靠墙地板上,结果,有不少观众围观,还有人拍照,以为这是一幅当代艺术的参展作品。

我也在自己的朋友圈截图放了四张现场的照片,引发留言数十条,大家纷纷借机表达对当代艺术的不满和困惑甚至还有愤怒。

困惑在于不懂如何去界定和欣赏越来越多的所谓当代艺术。不满的是觉得那些当代艺术是伪艺术,纯粹是拿着一堆垃圾来忽悠人。而愤怒的朋友主要是感觉自己的智商被玩弄了,有点胸闷气短。

我挺佩服这个把自己眼镜放地上的青少年,他用自己的一个简单的行为揭示了当代艺术的真相,那就是90%的所谓当代艺术都是个P。

因为工作关系,我平时也接触了许多当代艺术家,在一番顶礼膜拜之后,发现有不少所谓的当代艺术家其实都是在自己原来的艺术创作上黔驴技穷之后,摇身一变开始了所谓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的转型。

而这些看上去挺高深莫测的艺术创作背后,是思想的单薄和学识的空洞。

我个人理解当代艺术应该是艺术发展史上一个较为高级的阶段。传统的艺术创作大都是具象的,艺术家使用各种工具,创作出人物和景色,注入自己的理解与情感,每件作品能够在观者的脑海里形成思维的边界,所以大家都能欣赏与理解。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就是这个时代的巅峰之作。

强烈的个人烙印,尺寸也是要么巨大,要么超小,超越了正常人的认知标准。如果你不了解艺术家的创作背景和个人经历,有时还真的无法看懂TA的作品。

黑格尔对艺术价值的区分,以精神高于物质、无形高于有形、自由高于不自由为标准。据此,他认为建筑、雕刻、绘画属于低级的,音乐、诗属于高级的。尽管黑格尔对艺术价值高低的区分中,有许多可以商榷之处,但他所设定的基本标准则是很有价值的,值得肯定的。

在这么一个高级的形而上的艺术表现里,对创作者的学识,修养的要求就非常高了。天文地理,历史生物,化学物理乃至神话宗教,作为一个当代艺术家都得涉及甚至钻研,因为,当代艺术的创作其实是一个多学科的跨界融合。

当你去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参观完黄永砅先生的“左开道岔”的展览,你就会理解了。

这个展览用一个火车驾驶的专用术语来开篇,利用展馆空间的交叉和分岔,把75个无头动物散落在《头》《马戏团》和《布加拉什》三件作品中,而观众又会在其他作品中找到那些身首异处的头。

这样一个整体与局部的安排,把整体进行分解,同时又获得了另一个整体的哲学命题的表现让人惊叹。

同时, 展览中的许多作品还触及到了政治、经济、宗教等多元话题,呈现了当今世界各种文明之间的冲突与对抗。

看过黄老师的这个展览之后,我们再回首看看这副被放在地上的眼镜,看看围着它拍照的人群,这幅景象构成了一个画面,带给我们的已不再是不满,困惑与愤怒了,而是悲哀,对于我们对当代艺术的浅薄无知和盲从的深深悲哀。

猜你喜欢

学识艺术创作当代艺术
《榜样》:艺术创作的一次“出圈”表达
中国当代艺术研究
当代艺术拓展城市文化新“绿洲”
浅析群众文化艺术创作的现状及应对措施
马路奇遇记
克里夫兰当代艺术三年展论坛
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高校教师自我学习的方向探究
做学生爱戴、人民满意的好教师
中国当代艺术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