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匠合一

2016-05-14

财富堂 2016年7期
关键词:麦秸设计

手,是人类思想最直接的表达。寄情于手艺的人,往往可以自由穿梭于物与情之间,连接当下和过去。每一个匠人的心中都会对手中所持之物怀有一份特殊的情感,仿佛通过双手就能串联起彼此的灵魂。“独具匠心”想必是对此最大的赞誉了。

但在施养德看来,除了对手工匠人一直以来的推崇之外,如今的他觉得最重要的却是“心匠”一词:当你的内心变得丰富了,自然就能吸取百家所长,从而成就更多的事。而这,也是他策划此次展览最大的意义。

设计师、收藏家、Yang Design创始人、同济大学客座教授。在浙大与中国美院完成七年学业后,获德国WK基金会全额奖学金赴德留学,获工业设计硕士后,任职于慕尼黑西门子设计总部。他囊获了包括德国红点、iF、日本G-mark、美国IDEA、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银奖在内的近百项设计大奖,被权威媒体评价为中国最具影响力设计师。

杨明洁在云南腾冲目睹了传承人郑传辉师傅制作油纸伞的全过程。回到上海之后,他在偶然间把玩了一支尚未粘贴油纸面的竹伞,一手半擎着主心骨一手缓缓转动伞柄,微仰着头细看每个榫点。阳光循着疏密有致的伞骨流泻在他的脸颊,一道光亮一道阴翳,没有任何装饰或渲染。他灵光一现,一件名为“竹之光”的落地灯就这样诞生了:炫目的光源隐退在纸伞背后,穿过腾宣伞面而渗透出的光线多了恬静与含蓄,而伞骨原初的结构之美在咫尺间的光源下被清晰突显,下方三根纤长的支脚鼎“竹”而立,稳定地支撑着流光泻影的油纸伞。

杨明洁表示,在设计的过程中,他首要考虑的是如何将某种传统手工艺最独特的优势通过设计的手段发挥出来,而不希望将一种符号化的所谓文化内涵作为一种目标去实现。

石大宇:竹椅

石大宇(Jeff Dayu Shi)知名美籍华人设计师、“清庭”设计中心创办人暨创意总监。

2014年,石大宇设计的“椅刚柔”与其他六项竹艺作品一同破纪录入围2015年德国设计奖荣誉提名。

“椅刚柔”的灵感来源是世界设计经典“明式圈椅”。石大宇以当代设计的精髓“可持续性”“环保”“减碳”等符合当代实用性和审美的改良准则,再对应材料、结构、工法、生产方式、运输等环节,改进其功能及舒适度,同时又精简设计、运用榫卯结构,使之符合现代生活。最后呈现出“椅刚柔”这一史上第一张可堆叠的全竹制圈椅。

无论从实用性、还是审美的角度来说,“椅刚柔”都是一件带有东方优雅神韵的现代设计精品。这既是对中国年轻设计师的启示,也是对石大宇刚返台时疑问的回响。彼时的他曾向自己发问:“我们生活的土地上,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设计要解决的正是这个土地上的人的生活问题,我们怎么能用西方人的东西来套用到我们的生活里面?”

柳宗理:蝴蝶凳

柳宗理(Sori Yanagi)奠定日本工业设计基础,并将日本设计水平提升到世界水准的大师,不停制造供人们使用的用品道具这一设计原点。他于2011年辞世。蝴蝶凳的构造是极其简单的,只是两张成型合板与黄铜螺帽的连接而已。即便如此却保持了椅子本身的耐久性,并创作出美丽的形态。此外,合板两张一组,仔细看内侧还有数字印刻,相同数字的组合在一起,完成时木纹的肌理如梳理整齐般完美。

蝴蝶凳的造型,得来偶然,柳宗理在访问美国设计师Charles Eames时,曾询问用成型合板可以做点什么呢?说话时他用双手无意识地摆弄材料,就这样偶然得来了蝴蝶凳的原型。

现在,蝴蝶凳的材质有枫树和蔷薇木两种,比较有人气的是蔷薇木,因为无论欧式房间还是日式房间都很匹配。蝴蝶凳自问世以来,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日本的生活方式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在这变化的生活中它仍然在被有效地利用着。

吉列尔莫·卡柏内尔:西班牙手工折扇

卡柏内尔家族的制扇史要追溯到150多年前——它于1860年开设的商店坐落在西班牙巴伦西亚市中心,距斗牛场仅几步之遥。如今在其中工作的是吉列尔莫·卡柏内尔夫妇和他们的女儿保拉——这个为扇子投入了肉体与灵魂的家族的第四与第五代传人。

手工折扇(Spanish Handmade Folding fan)起源于15世纪,相传为葡萄牙商人从东方带来。自那时起直至西班牙内战,它一直是商贵女士的必需品,王室与贵族竞相炫示着最美最昂贵的扇子。如今手工制扇业在西班牙濒临灭绝,惨淡的销售额已无法支撑几个世纪以来在该行业中辛苦耕作的众多家族。

“早期扇子的材料包括象牙、兽骨、珍珠母和宝石,我们至今还保存着相当一部分,镀上金银的更是无价之宝。今天包括将来,我们都会以原木和丝绸作为主材料。” 吉列尔莫说道,“要做一把真正的折扇至少需要十二个人,分别具备十二种不同的技能,要从挑选木料开始、断料、髹漆、接骨、备面、调整、装饰、绘画……耗费诸多工序的一把扇子根本不可能卖到人们心目中的低价。”在卡柏内尔的店里,最便宜的扇子价值十欧,最贵的卖到了六千,其中不乏由19世纪西班牙著名画家绘制的杰作。

饶扬帆:江南风情纸扇

自幼受热爱艺术的父辈影响学习绘画,后进入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深造,对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对当代艺术的影响产生浓厚兴趣,并在毕业后成为一名互联网研发工程师,其间一直进行传统绘画当代新形式创作。

饶扬帆受江南风物启发所设计的手工纸扇,以橡木为扇柄,竹材为扇骨,并选用檀皮含量60%左右的净皮半熟宣纸作为扇面,手工黏合成为多种流线形轮廓。扇面图案为并蒂莲,太湖石,琼花等江南代表性美学符号,以激光切割搭配手工雕刻而成。

饶扬帆并不想过多为作品进行诠释。“扇子不就是扇风的吗?我不想为这些纸扇赋予太多的含义,当然我也不能特意引导使用者的感受,我只希望当人们无意中拿起摆弄他们的纸扇的时候,能使人们感受轻松舒缓,感受到生活中轻松惬意的氛围。不用关心它们是如何被创造的,以及谁赞同它们。就像我从书里感受到的江南。”

夏志清:立体的老上海

1949年出生于上海,祖辈在50年代之前经营高级成衣行,许多民国名人如宋氏姐妹也是其客户。1960年代进入交通部三航局船机处工作,退休后开始钻研用特制的彩色综合材料创作立体画,起名为“剪雕视觉艺术画”,画面颜色绚丽,立体生动,主题多为老上海里弄、古镇风情以及世界各地的著名老建筑。

剪雕视觉艺术画(Cut & Carve)由夏志清独创,画面材料由烟灰、蛋白、明矾、石膏等废弃物合成,还要经过揉、敲、压等多道工序,最终形成适宜剪雕创作的综合材料。再用工具将材料上在提前准备好的线稿画面上,然后用自制的工具为材料塑性、雕刻、修剪。经历几十道工序,最终固定成为一幅独具立体效果的剪雕视觉艺术画。

如今,他的剪雕作品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最近正在复原上世纪有名的白马咖啡馆,邀请他进行创作;上海的迪士尼也来找夏志清,想要制作有上海特色的艺术品。面对外界纷至沓来的创作邀约,夏志清淡淡地说:“我从来不会急躁地去应付一件事,只有慢慢来,钻进去,作品才能最大化地完美呈现。我也从来没想过找人继承,只是因为爱好,一点点创作下去。”

神谷胜:麦秸细工 1941年出生,18岁开始继承父亲的事业,制作麦秸细工,如今已经做了56年工艺职人。他是日本城崎麦秸细工技术保存者,制作和销售日本城崎独有的乡土工艺品,擅长嵌刻人与动物图案。

麦秸细工的原料是大麦的麦秸,染色之后,贴在桐木箱、陀螺或是土铃上。在制作之前,向筒状的麦秸中吹气,使其湿润以便展开。然后裁开、铺平、剪成均匀的长条,成为可以粘贴的状态。接着是制作糨糊,将煮熟的米饭与少量的水用铲子碾碎,凭借职人的经验直觉做成黏度适中的糨糊。接下来就是粘贴,将剪切成适宜长度的麦秸紧密地铺满整个表面。由于天然的麦秸每一根色泽都不一样,因此要考虑它们衔接处的颜色是否协调自然,一边掌握整体的平衡感,一边粘贴。有图案的设计会在整面贴好的麦秸表面进行镂空雕刻,然后在镂空的部分嵌入不同颜色的麦秸,有些类似镶嵌工艺。

麦秸细工最有魅力的地方在于麦秸表面会反射出金属般的光泽,麦秸的纤维却又凸显出植物的质感,根据看的角度不同颜色会有所变化。

李扬:继承陶艺

毕业于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现担任上海汉光陶瓷股份有限公司设计研发部助理总监、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客座教师。李扬设计的陶瓷作品曾获得全国百位新锐陶瓷艺术家展二等奖,

上海迎春茶器展金奖,第17届全国设计大师奖优秀奖,首届中国陶瓷柴烧艺术节薪传奖,并受邀参加上海工艺与生活展和全国美术大展上海地区预展等多个展览。

紫砂壶(Sand-fired Pot)是中国汉族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制作原料为紫砂泥,原产地在江苏宜兴丁蜀镇,因而又名宜兴紫砂壶。据说紫砂壶的创始人是中国明朝的供春。紫砂壶因其造型古朴别致、气质特佳,经茶水泡、手摩挲,会变为古玉色而倍受人们青睐。

李扬所设计的作品,既满足现代需求,又体现传统审美。譬如一款紫砂壶,两边分别有一个圆形的紫檀木装饰物,具有防烫功能。而壶身形状椭圆,巧似一块鹅软石。

阿德里安诺·布兰格:穆拉诺玻璃

1989年,阿德里安诺·布兰格在意大利威尼斯创立布兰格艺术工作室(Berengo Studio),开始邀请世界各地的当代艺术家来到穆拉诺,用玻璃来实践艺术的创造力。2009年,他创办威尼斯艺术双年展的平行展“玻璃应力”(Glasstress),用当代艺术展览的形式推广穆拉诺玻璃艺术。2014年,他又创立布兰格基金会(Berengo Foundation),旨在振兴穆拉诺玻璃制作,为那些对玻璃制作艺术感兴趣的人提供学习、工作与展览的机会。

穆拉诺玻璃(Murano Glass) 从10世纪起,威尼斯以“穆拉诺式玻璃器”著称。15世纪,在专业工匠们的努力下,穆拉诺岛的吹制玻璃赢得了世界声誉。随后,穆拉诺玻璃的加工工艺不断进步和发展,并在16世纪达到巅峰。

猜你喜欢

麦秸设计
BUBA台灯设计
陶醉在大自然的清香里
泥匠的预言
麦秸
有种设计叫而专
陈国兴设计作品
出来吧,我看见你了
温暖的麦秸垛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