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例硫酸镁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疗效分析
2016-05-14刘发荣
刘发荣
【摘要】目的:观察硫酸镁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疗效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硫酸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其对胃肠功能指标的影响。 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发热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与胆囊肿大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排便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与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硫酸镁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疗效显著,有助于改善胃肠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硫酸镁;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胃肠功能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其发生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研究表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胃肠功能代偿功能降低[1]。因此,寻找有效手段用于改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疗效与胃肠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2月期间外科住院部收治的125例急性结石性 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诊断标准[2],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药物过敏,合并坏疽性胆囊炎,胆囊穿孔与精神性疾病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0例,男12例,女28例;年龄29?74岁,平均年龄(51.46±8.01)岁;病程15h至7d,平均病程(4.11±0.98)d。对照组40例,男13例,女27例;年龄30?75岁,平均年龄(51.31±8.25)岁;病程16h至8d,平均病程(4.09±0.95)d。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与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参照外科原则给予禁饮禁食,纠正水电解质、酸碱紊乱,胃肠减压、补液与对症支持治疗,腹痛时给予阿托品(国药准字H41020226,新乡市常乐制药有限责任公司)0.5mg,肌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25%硫酸镁(国药准字H11020489,北京燕京药业公司)50ml,胃管注入,夹闭胃管4h,每8h追加1次。两组患者均7d为一疗程。
1.3观察指标
1.3.1临床指标住院时间、胆囊肿大消失(B超检查胆囊恢复正常)时间、腹痛消失 (自觉腹部疼痛消失)时间与发热消失(腋下体温<37°C)时间。
1.3.2胃肠功能指标排便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
1.4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士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住院时间、发热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与胆囊肿大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胃肠功能指标比较观察组排便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与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明显 短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多数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经非手术治疗后均可达到不同程度的缓解,必要时方采用择期手术治疗[3]。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发作时,结石阻塞胆囊管口,胆囊管梗阻,压迫胆囊黏膜,形成胆囊炎。胆囊炎累及周边脏器,加剧腹痛,胆道水肿充血,胆汁排出阻滞,胆汁浓缩,加重胆囊炎症,并导致胃肠功能失调。硫酸镁通过刺激胃肠黏膜,松弛胃肠道黏缓解胆道痉挛,促进胆汁排出,从而降低胆囊压力[4]。同时,硫酸镁还能排空胆囊,促进肠道蠕动,松弛胆总管括约肌,利胆与导泻,促进胃肠道毒物排出,缓解全身中毒症状。
研究结果显示,与常规治疗比较,硫酸镁治疗患者住院时间、发热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胆囊肿大消失时间、排便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与肠鸣音恢复时间明显缩短。提示硫酸 镁用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治疗疗效明确,且能改善胃肠功能。文献[5]证实,硫酸镁通过显 著降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与C-反应蛋白等炎性因子水平,从显著缓解炎症程度,从而缩短发热时间。此外,硫酸镁通过降低胆红素水平,促进胆汁排出,降低胆囊内压,从而缓解腹痛程度,缩短胆囊肿大消失时间。因此,硫酸镁在改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与胃肠道功能中具有一定的作用。综上所述,硫酸镁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显著,有助于显著改善胃肠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任恒宽,李建忠,谢满平,张志.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对比研究[J]. 腹腔镜外科杂志,2008,06:524-525.
[2]卢莹璐,孙利华. 3种抗菌药物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成本-效果分析[J]. 中国药房,2010,24:2271-2273.
[3]陈伟. 中青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48例保守治疗效果分析[D].兰州大学,2015.
[4]刘怡欣. 大柴胡汤加减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
[5]蒲东升. 熊胆胶囊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肝胆气郁证的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