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学视角下的高校舞蹈课堂教学研究
2016-05-14唐冠珍
唐冠珍
摘要:舞蹈作为表演艺术,其肢体美感等层面影响着舞蹈艺术整体表演效果,因而在此基础上,当代高校在舞蹈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为了强化学生对肢体艺术及舞蹈理论知识的了解,应注重将接受美学概念引入到其中,继而在此基础上,打造良好的舞蹈课堂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下,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实践教学活动中,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且增强自身整体学习效果。本文从接受美学概念分析入手,旨在推动当前舞蹈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
关键词:接受美学 舞蹈教学 策略
舞蹈源自于生活,同时其亦是高校艺术教学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涵盖了人体动态艺术、文艺、服装等内容,因而在此基础上,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状态,要求教师在实践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应提高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并致力于培养更多艺术类人才,且增强学生整体审美水平,达到最佳的舞蹈课程教学状态,满足当代教育发展需求。以下就是对接受美学与舞蹈课堂教学相互融合的详细阐述,望其能为当前舞蹈教学活动的高效展开提供有利的参考。
一、接受美学概念分析
接受美学概念起源于1967年,由文艺学家Hans Robert Jauss所提出,其认为接受美学应从受众角度出发,对美学作品展开创作行为,达到最佳的创作状态。同时,Hans Robert Jauss在接受美学概念提出过程中认为受众关系着美学作品的审美价值及接受效果,因而在艺术创作领域发展过程中应注重全面掌控受众美学反映过程,就此规避美学孤立、片面问题的凸显。此外,在当前舞蹈艺术教学过程中为了增强整体艺术效果,亦应注重将接受美学概念引入到其中,由此来提升舞蹈艺术的观赏价值,并引导学生在舞蹈训练过程中强化自身舞蹈艺术美感,达到最佳的舞蹈表演状态。
二、当前高校舞蹈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就当前的现状来看,高校舞蹈课程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某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未实现舞蹈编排、舞蹈表演与舞蹈理论知识间的相互融合,即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更为注重理论知识层面的贯穿,而忽视了对舞蹈艺术规律、舞蹈实践等内容的讲解,继而促使学生在舞蹈类别、舞蹈实质等内容学习过程中逐渐凸显出学习效率较低的现象,并呈现出无法展现肢体美,且动作僵硬、杂乱的问题。为此,当代教师在舞蹈课堂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应注重对此问题展开有效处理。
第二,舞蹈课程教学方法缺乏艺术性、创造性亦是实践课堂教学活动中凸显出的主要问题之一,即其关系着学生舞蹈表演肢体美的展现,因而应注重对当前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处理,由此营造良好的舞蹈课堂教学氛围。
三、接受美学导向下舞蹈课堂教学策略
(一)基于接受美学导向下提升人文关怀
在高校舞蹈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提升人文关怀有助于美感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即从精神层面入手,来培养学生审美水平。因而在此基础上,为了增强学生舞蹈动作美感,且激发其舞蹈学习兴趣,要求教师在实践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应注重活跃课堂氛围,并实时观察学生舞蹈动作、舞蹈理论知识等学习现状,由此对其舞蹈学习行为加以引导,加强学生个体美感。同时,在舞蹈课堂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亦要求教师应注重定期安排师生交流会,即与学生就舞蹈技能、舞蹈经验、舞蹈实践展开交流,继而由此实现信息的共享,并就此达到视界融合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美感表达及个性特征,达到最佳的教学状态。此外,就当前的现状来看,部分教师在实践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更为注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等层面的追求,而忽视了人文关怀,从而诱发了学生情感、审美观、学习态度等扭曲问题,为此,高校舞蹈教师在舞蹈知识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应注重加强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引导,即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灵寄托场所,实现对学生个体美感的培养。
(二)基于接受美学导向下增强教师个体美感
教师在舞蹈课程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因而在接受美学的导向下,为了提升整体课程教学质量,要求教师在实践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应注重增强自身舞蹈动作表演美感,以此来感染学生舞蹈表演行为,引导其提升自身舞蹈艺术审美水平。此外,教师在舞蹈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亦应注重设置教师评价平台,并将穿着前卫、时尚、仪表端庄、装扮得体等作为评价指标,最终由此来引发学生在评价过程中提升自身审美能力,继而将美感表达能力贯穿于舞蹈表演中,达到最佳的表演效果。此外,在舞蹈课程教学过程中为了提升整体教学效率,要求教师应注重从幽默感、高尚品格、人格魅力、亲和力等角度出发来增强自身美感,并就此与学生达成共鸣,引导其在舞蹈表演过程中提高自身肢体美感等。
(三)基于接受美学导向下增强传输媒介美感
在传统舞蹈教学模式下逐渐凸显出教学内容较为枯燥等问题,影响到了学生整体学习质量及其肢体美感的表达。因而在此基础上,为了打造良好的舞蹈课堂教学氛围,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应注重从语言、课件设计等传输媒介角度出发来增强课堂美感表达,达到最佳的舞蹈课程教学状态。即在板书设计过程中为了冲击学生的视觉体验,要求教师应注重坚守“神采飞扬、挥洒自如”的板书设计方法,从而在此基础上满足学生视觉需求,引导其就此提高自身美感鉴赏能力。同时,在舞蹈课件制作过程中为了增强其内容的美感及趣味性,应注重采取图文并茂的制作方法,由此来实现舞蹈教学内容的直观表达,且就此激发学生审美欲望,提升学生整体学习质量。此外,由于动态美的传输将关系着学生整体舞蹈表演水平,为此,教师在实践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应注重规范自身行为艺术美感,同时为学生呈现富有美感的音乐,即《意江南》《山野小曲》等,由此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且就此规范其舞蹈动作、舞蹈实质等的表达。
(四)基于接受美学导向下提高舞蹈课堂形式美
就当前的现状来看,在舞蹈课堂教学过程中富有美感教学方法的应用关系着学生整体舞蹈表演的表达效果,为此,当代教师在实践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应注重创新自身教学方法。例如,某教师在舞蹈课程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为了打造良好的教学空间,即将“审美、互动”设定为自身教学目标,且选定《金孔雀轻轻跳》为舞蹈教学曲目,继而在二拍子节奏的导向下为学生呈现优美的傣族舞蹈风格,同时以孔雀手势及踮脚的舞蹈动作,呈现出了舞蹈动作形体美感,最终就此激发了学生整体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在教师示范表演的导向下,增强自身舞蹈表演水平。此外,舞蹈教师在对学生个体美感进行培养过程中,亦注重强调将富有美感的语言贯穿于舞蹈教学中,即“借身体动作以表达思想感情”“舞蹈是表现人生命情调的一种语言”“舞蹈是由感情产生的运动”等,由此来增强学生审美水平。
四、结语
综上可知,舞蹈教学在高校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即关系着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等,因而在此基础上,为了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要求教师在实践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应摒弃传统的课堂教学理念,将接受美学思想贯穿于其中,且致力于从强化教学方法、增强传输媒介美感等途径入手来应对传统教学模式下凸显出的相应问题,并实现对学生形体美感的培养,同时提升学生整体舞蹈表演水平。
参考文献:
[1]吕艺生.舞蹈教育学(舞蹈卷)[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2]马春靓.情景化训练教学模式引入普通高校现代舞教学初探[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4,(01).
[3]于景春.舞蹈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