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高校行政建设

2016-05-14侯飞燕

中国科技纵横 2016年7期
关键词:高等院校教育教学

侯飞燕

【摘 要】随着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近年来,教育行业对行政管理者的要求越来越严,因而行政工作建设越发的成为当务之急,只有积极主动的发挥行政工作人员的职能所在,才能真正促进高校教育教学的发展,而在发挥行政工作人员的职能的过程中,尤为重要的就是切中实际,从根本出发,才能真真正正的促进高校稳步快速发展。

【关键词】教育教学 行政建设 高等院校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应用技术型高校的重视,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抓住机遇,一跃成为“转型”大军中的先驱部队。此类转型是适应“国家经济转型的要求,也是高校生存发展的现实需要。”①在此情形下,各高等院校迎来了新的机遇,也面临了更大的挑战,面对二十一世纪竞争激烈的社会局面,各高等院校适时地转型和发展,毫无疑问是抓住了机遇,赢在教育教学的起跑线上。与此同时,在这转型的过程中如果融入适当的有特色的创新,就能在一段时间内促进高校教育教学的发展。而在这个过程中,从实际上来说,作为一名高等院校行政管理人员,则必须坚定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先进理念,立足于本校实情,才能推动高校稳步快速发展,现从以下三个方面简单谈谈作为一名行政人员该如何稳步推进高校发展。

1 提升行政人员素质

众所周知的高等院校的职能在于:培养人才、传承知识、学术交流、成果转化②这四项职能。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等院校在社会中发挥的职能越来越大,其所培养的各层次的人才,以及在这过程中所传承的知识、学术、以及一系列的成果在社会上所发挥的积极主动地作用使得人们更多的关注高等院校的成果而非在这过程中所经历的变革。故在传统意义上,很多人都忽视了高等院校行政人员的重要性而更多的关注高等院校的最终影响,而在现实生活中,高校行政人员在推进高校稳步发展的进程中却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我们知道,高等院校行政人员在严格意义上来说的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沟通学生、教职工与高层两大阶体之间的思想交流和对接工作的,当然在这过程中的高校领导高层和教职工、学生并非处于绝对的对立状面,而应该说是一定的统一状态。因而随着高等院校的不断发展,行政工作人员的工作素质也越发的成为关键,也成为了高层与教职工及学生看中、关注的几个重要因素之一,因而在此情形下,提升行政人员的素质则变得非常之必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行政人员的工作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就起着影响高等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进程的作用,由此观之,高等院校行政工作人员工作素质的提升则变得非常之必然,也是在适应高等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一般来说,高等院校行政工作人员的工作生活基本可划分为人员管理、财政安排、评比考核、精神政策的上传下达等几大块,所以由于行政工作人员工作的特殊性,就必然要求行政工作人员有着较强的工作素质。而这种素质既包括传统意义上的身体素质、思想品质及个人素养,更包括有更深意义上的工作创新及总结思想。高等院校行政管理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行政管理人员主要的工作重心在于服从与服务而远非字面含义的“管理”与“被管理”之说。唯有较高的工作素质才能在根本上真正的把工作做好,才能“把小事做细,把细事做透”;才能真正提高工作效率,才能推进高等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创新进步及稳步发展。

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尤其是处于转型初期的各应用技术高校中,各行政人员则更应该善于总结自我工作,不断积累工作经验,树立一心一意为师生服务的意识,才能从根本上保证行政工作的稳步发展,从而真正推进高校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及进步。

2 提升基层干部能力

很显然,促进高校稳步发展的过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喊喊口号的一个号召性行为,而是对高校行政人员的一个更为严格的考验:高校行政人员必须把好人员关,才能在管理层次的最基本之初推进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的发展,才能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有用人才资源。

当然,这里的人员关便是传统意义上的高等院校人员选拔任用关卡,而在这人员选拔中主要包括教职工基层的干部选拔和学生基层的干部的选拔。同时,在这选拔的过程中,则要求行政工作人员统筹兼顾各干部的基本情况,包括其性格特征、特长所在及各方面综合因素,总言之,在干部选拔关卡过程中必须切中实际,立足于根本,找准矛盾的所在。这里的矛盾指的便是各高校、各阶层所需要的人员与干部自身所认知的定位之间的矛盾。

在干部选拔关卡过程中的教职工选拔任用时则必须充分考虑教职工的特征及与之相对应的适合管理及辅助性管理的学生阶层的性格特性,真正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比如说,在新生入学初际,此时期的学生性格心理特征除了有初入大学的新鲜心理,还存在一定的对陌生环境的生疏感及对大学生活的憧憬和美好展望,在此期,可以选择任用与之年龄层次相接近的年轻阶层去接手学生阶层,这样学生阶层便更容易接受,各项工作也将更为容易开展。因而,只有从学生阶层为出发点为学生为学校做实事才能使得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稳步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才算是真真正正的实现行政管理人员的价值所在。

而干部选拔关卡过程中的学生干部选择任用时,则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当然在初期,要适当的学生基层干部一些基本的干部岗位培训,使之基本明确其工作重心,不至于盲目性的工作,在此阶段主要以对干部阶层的锻炼为主,当然在这锻炼的过程中一定要使干部阶层找准自我地位,在“合适的岗位做合适的事”。到了后期,则要适当的给学生干部放权,使之在被允许的范围内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通过一系列的长期的实践,就能稳步提高各干部的工作效率,进而达到促进高校工作开展的目的,与此同时,在培养学生干部的过程中也为社会创造了一批批优秀人才。

只有从根本上把握了人员的选拔和任用,才有促进高等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才能真正推进应用技术型高校的成功转型,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为学生谋福利促发展。

3 完善工作体制

呈上所言,在提升行政人员素质、提升基层干部能力之后,我们关注的重心则落在完善工作体制之上了。毫无疑问,完善工作体制是时时刻刻贯穿和体现在提升行政人员素质和提升基层干部能力之间的,三者相依相存绝不可能单独存在。行政工作人员的工作素质只有在不断完善工作体制的过程中实现和进步,同时基层干部的工作能力也是在其工作体制的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表现和发展的,因而,工作体制的完善成为了高等院校行政管理人员在面对高校转型道路上的当务之急也是必然之选。

而在高等院校行政工作人员的日常生活中,可通过以下几点来完善高等院校的工作体制。

首先,注重基层工作人员的实践能力,正所谓“实践出真知”,只有在不断地实践过程中才能真真正的发现和挖掘出工作人员本身存在的优势特征,才能对此加以引导和发展,进一步推进高校教育教学的发展,从而真正实现行政阶层的意义所在。

其次,要适当的对其进行锻炼,并不仅仅是指对学生干部阶层的锻炼,对教职工阶层的锻炼也同样重要,只有在不断地锻炼中才能使得各阶层干部不断进步和发展。

最后,则是要确立明确的考核制度,包括周、月、季、年度考核的方法,准确把握一手数据,严格按照标准考核,硬性化指标要求才能强有力的推进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

总言之,高等院校行政建设的与否关系着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因此,只有在各行政人员、各基层干部及全校师生的努力下才能真正实现高校教育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周健临.管理学教程.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2]周三多等.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四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3.

[3]王春利.李大伟.管理学基础,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

获湘教工委资助,课题《机械与电气工程系善德行特色成长辅导室》编号14c41

猜你喜欢

高等院校教育教学
“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效果研究
论将中医学纳入大学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医学院校临床药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于开展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
浅析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