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新型学徒制实施策略

2016-05-14车希海

职业·下旬 2016年7期
关键词:订单培养一体化教学校企合作

车希海

摘 要:企业新型学徒制是一种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推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的深化,有利于促进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环境与职业环境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师资建设与“多师型”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文总结了作者多年的实践经验,为企业新型学徒制研究与实施提供了一些可操作性的策略与建议。

关键词:校企合作 企业新型学徒制 订单培养 一体化教学

济南铁路高级技工学校自2008年在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群与各城市轨道交通公司联合开展订单培养以来,通过深化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能力本位的“一体化”教学,形成了以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为核心的具有高技能人才培养特色的教学组织体系,对企业新型学徒制设计与实施具有指导性作用。下面就具体实施中的一些重点以及做法进行分析,供借鉴。

一、企业新型学徒制类型与实施条件

1.企业新型学徒制内涵及“三要素”

企业新型学徒制是企业对新招录员工(或订单培养人员)采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方式实现以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培养目标的整体化学习,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一种模式。

企业新型学徒制三要素是“岗位”“学员”“师傅”。学徒制是一种立足于岗位工作开展的师带徒式的培养方式,这就需要明确专业中包含哪些岗位,这些岗位有哪些典型任务、工作过程,应具备哪些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课程围绕岗位,支撑岗位能力与职业素养。师傅既来源于企业,也来源于学校教师,这就要求担任师傅的教师必须具有行业经历和生产经验。学员就是新员工或订单学生在学习阶段向职业人角色的转换,学习是能力培养也是学徒的过程。“岗位”“学员”和“师傅”这三个要素贯彻了学徒制的全过程,也是职业教育改革贯彻的核心——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模式、评价、师资建设、教学环境建设等都是围绕这三个要素展开的。

2.企业新型学徒制实施类型

企业新型学徒制是以企业为主体,面向的是企业新招用员工和新转岗职工,主要培养企业青年技能人才,称之为“学徒培训工”。按照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的合作方式,可分为订单培养和短期培训两种类型。订单培养也称为定制培养、工学一体,是企业将新招录员工或订单招生送入职业院校,按照订单培养计划进行前期学制培养;短期培训是指企业将新招录员工或转岗员工送入职业院校进行专项(岗位)理论、技术培养。例如:济南铁路高级技工学校在城市轨道类专业、铁道类专业实行订单培养,是指为合作企业(各城市地铁公司、铁路局)进行的定制培养,学生是经合作企业审查录取的准员工。

3.企业新型学徒制实施环境与条件

实施理念是职业行动导向——以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与职业发展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培养为本位。实施环境是学习环境与职业环境对接,学习场所也是工作场所、生产场所;学习内容是工作所需技能,与岗位对接;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对接。实施条件是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或联合办学。校企合作的前提条件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课程建设是以岗位为单位,以岗位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为目标,构建工学结合的一体化课程体系,由规划课程、校本课程、企业课程组成。师资建设是现代学徒制中的师资必须具有教学能力和担任师傅的能力,师资队伍建设必须以“双师型”为起点(基础)向“多师型”能力发展——集“讲师”“技师”“师傅”“职业指导师”“心理辅导师”“信息化师”“研究师”“企业培训师”为一体。

二、企业新型学徒制实施

企业新型学徒制口诀:

新型学徒制,牢记三要素。

企业是主体,学校来参与。

学校与企业,文化相对接。

工学相结合,课程按岗设。

课堂与职场,教学一体化。

能力与素养,捆绑一起抓。

教师与师傅,多师队伍壮。

管理企业化,学员素质强。

进程双元性,协议来保证。

企业新型学徒制实施是“校企合作+订单培养+‘一体化教学”。企业新型学徒制教学组织是“一体化”教学——项目化设计与实施,任务为中心,贯彻工作过程系统化。

济南铁路高级技工学校与各个城市轨道交通公司合作的企业新型学徒制(订单培养,短期培训),实施过程明显具有双元特性,分为学校培养和企业培养两个阶段,通过《订单培养协议》或《短期培养协议》进行明确和规范,强化或突出企业、学校的“双主体”作用。

1.学校培养

学校培养阶段,按照“一体化”教学实施,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培养模式确立。按照“职业行动导向”理念,以及人才培养过程及教学环节,确定人才培养模式——“三环一鉴”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第一环为课堂一体化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渠道,以课程形成进行的一体化教学采用工学结合的一体化课程;第二环为校内综合训练,是在各个单课程的一体化教学结束后进行的以岗位为单位的综合训练,包括多岗位之间的联动训练;一鉴是指职业资格认证或职业技能鉴定,获得与专业相应的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为就业创造条件。

(2)课堂“一体化”教学模式。“一体化”课堂教学是“三环一鉴”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第一个环节,也是学校教学的主渠道。狭义上的“一体化”教学是指“理实一体化”,很容易被误解为是只在专业课程上实施。广义上的“一体化”教学是以岗位标准为依据的“知识、能力、素养”的一体化(能力本位+素质本位),是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整体化的学习。

济南铁路高级技工学校“一体化”课堂教学模式——能力本位“塔式1234”:1个核心为能力培养,2个关键是任务驱动、问题引导,3维目标是知识、能力、职业素养,4个环节是预习导学、任务处理、交流评价、检测反馈。

(3)“一体化”教学实施过程。“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是项目化教学设计与实施,核心是“‘任务教学+项目思想”。课堂教学组织,按照“知识、能力、素养”一体化的翻转课堂实施。

翻转课堂口诀:

翻转课堂非口号,两个要点要记牢。

教转向学是首要,能力本位是目标。

即时反馈是引导,反馈教学不可少。

课前学习愈充分,课堂任务处理好。

线上线下配合好,混合学习效率高。

“任务” 教学过程,贯彻工作过程系统化——制订计划、实施计划、评估计划。“任务”教学过程或流程如下。

出示“任务”,让学生明白“做什么”,便于学生整理与“任务”相关的资讯(信息) ;引导学生对“任务”进行分析,使学生明白“任务”的组成、处理要求、过程与方法以及涉及的知识和技术,为学生的学习及“任务”处理树立导航,便于学生制定任务处理的计划和决策;教师指导学生处理“任务”(实施计划与决策),使学生明白“怎么做”,体验“任务”处理的过程,体验知识、技术(技能)的应用与迁移过程;对完成的“任务”进行交流和评价(过程性评价或过程激励,个人、小组、教师),使学生清楚“任务”完成(检查)的质量、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过程与方法的运用、行为养成;通过交流,进行“任务”处理评价(过程评价),评价元素要能够反映工作过程系统化中的有关环节,包括方案制定(制订计划)、工艺规范、过程与方法、任务质量、职业素养、工作效率(成本核算);归纳,形成本“任务”学习成果,形成本“任务”处理的最佳路径,形成本“任务”的知识和经验体系。

校内实训包括课程实训和岗位实训。课程实训属于课堂一体化教学部分,课程实训内容:安全与规章教育、企业文化与职业行为教育、项目化技能训练;岗位实训是指学生在进入企业顶岗实习或就业前,进行以岗位为单位的综合训练,包括岗位之间的联动训练。

实训口诀:

进场地,列队行。

防护品,须备齐。

守场规,S管理。

操作前,查设备。

任务单,器材清。

熟工艺,定程序。

操作中,遵规程。

角色间,协调行。

岗位间,配行动。

任务毕,洁环境。

理器具,交接清。

多元考核包括以职业能力、职业素养考核评价为核心,加大过程考核、缩小终结性考核(二者比例7:3、6:4或5:5);实行学分制度,建立多把“尺子”衡量、多元评价体系,实行综合素质成长报告,扬长避短。

(4)班级企业化管理。班级企业化管理的目标是达到班级文化企业化、思想意识员工化、日常行为职业化、专业训练标准化、身体素质适应化,培养学员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班级企业化管理口诀:

企业文化进班级,校企文化相对接。

班规班徽与班歌,团队文化是灵魂。

职业角色来设置,模拟工资是考核。

团队组合与搭配,竞聘制度不可违。

理念行为企业化,能力素养要达标。

企业管理要搞好,班级考核不可少。

指导方案要规范,创建活动要配套。

班级企业管理要素包括引入企业文化,落实学校文化;模拟职业岗位,实行绩效考核。

实施策略或思路是渗透模拟公司或模拟工厂项目管理的思想,班级内部设置、班干部设置按照企业内部机构设置或职业岗位设置,采取模拟职业角色竞争聘任制度,参照企业管理制度及考核晋升。学校制定了《班级企业化管理实施方案》,加强对班级企业化管理指导和考核。

团队(班组)文化建设:团队文化建设包括了团队名称、团队队徽(标志)、管理制度、团队精神、团队作风、团队愿景、团队口号等,团队文化建设要符合班级企业化管理及班级文化建设的需要,符合校企文化对接的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开展团队文化设计大赛,促进团队文化建设及班级企业化管理。

2.企业培养

企业培养阶段,实行顶岗——岗位锻炼,采用《岗位指导书》。岗位指导书(或岗位实习手册)内容构成有企业管理制度、企业文化、安全生产教育、典型岗位职责、岗位典型任务及工作规范、工作流程、岗位(典型任务)工作过程及考核。学员在企业进行岗位锻炼(顶岗实习),由企业按照岗位工作要求进行考核。

企业培养过程和学校培养过程,通过《订单培养协议》或《短期培养协议》进行明确、规范。协议内容有专业、岗位群、人数、在校期限、培养目标、规划课程、校本课程、企业课程、企派教师、考核、管理要求、职业资格认证或职业技能鉴定项目、信息交流等等;企业岗位实习要求、实习内容、实习期限、指导师傅要求、学员要求、安全与管理、考核等。协议附件——岗位指导书。

猜你喜欢

订单培养一体化教学校企合作
电机与电器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新形势下以就业为导向的订单培养、校企合作就业模式分析
机修钳工专业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探索
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渗透与实践
基于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提高钳工实习教学质量的探索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