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高潮的路径分析
2016-05-14任贪唱
任贪唱
【摘 要】当我们牙牙学语在大人的教导下开始学着数,我们的数学学习生涯之路就已经开启了,再到后来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陪伴着渡过了我们的学生时代,都标志了数学在我们的学习以及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中学作为数学学习由浅入深的重要转折点,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及兴趣的基础时期,做好相应的教育工作极为重要。尤其是在我国的社会发展形式不断变化,教育改革不断创新的今天,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优化数学教学效果,形成数学教学高潮课堂,才能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关键词】中学数学;创设高潮课堂;路径分析
数学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有效的方法是创设课堂教学高潮。它是指教师在进行数学模块化课堂教学时,以教学任务为中心,教师通过肢体、口头语言等教学形式,引导学生进入一种求知欲浓烈的专注的大脑兴奋的课堂氛围。在这个课堂高潮时期,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大脑处于一种极度兴奋的状态,积极思考课堂问题,可以说是一种忘我学习的求知状态。这种专注的思考时刻,学生的知识吸收效率极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大大提高。
新式的教学课改制度下,教师开始从传统的知识授予者转变为教学参与组织者,与学生一起构建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在数学教学中,有些教师为了让学生多学习一些知识模块,在原有的课堂任务基础上还增加了大额度的其他的教学任务。这种教学模式表现出教师是一个尽职的老师,但教学效果一般不佳。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的途径并不在于只追求教学题型量,而在于学生的接受理解能力以及自主思考应用拓展能力。为了创设课堂教学高潮,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需要做好教学内容时间划分,那一部分详细说明那一部分可以忽略需要规划好,同时创新教学方式让学生自主的参与数学课堂教学中,积极思考,积极讨论,激起学生们的兴趣点从而专注的参与数学课堂问题探索,最终形成一种师生间解答指导求知模式的课堂教学高潮。所以课堂教学高潮,不仅是一种教学氛围,还是一种教师学生双方在学习情感以及智慧方面都充分发挥作用的精神享受过程。本文将就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高潮的路径展开分析。
一、中学数学创设高潮教学课堂的教学意义
经过严谨的科学研究数据显示,四十五分钟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注意力只能维持一段时间。学生在课堂时间不可能一直维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学习状态,一部分时间可能在发呆可能在说闲话玩游戏等,这时就需要改变教学方式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是一种需要逻辑思维的课程,如果只是一种教师主导讲授,学生安静听讲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照本宣科,平铺直叙,这时大部分学生可能都处于一种眼看着在看黑板听老师讲课,实际思绪是一种放空的状态,并没有真正融入课堂。这种教学情形,教师可能完成了自身的教学任务但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课堂知识。此后教师可能会一直重复传授学生不会的知识,这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学生可能养成学习依赖性,更甚学生就此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加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却无法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针对这一教学现状,我们需要进行创设高潮课堂教学的措施改进。高潮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影响学生的学习心理,从思想上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集中注意力听取教师传授的知识,当遇到不懂得问题时,学生就会开动脑筋仔细回想老师传授的知识探索出相应的解决思路,这种短暂的成功可以激发学生心底的学习兴奋点,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趣味性以及善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培养自主探索数学的能力。
二、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高潮的路径分析
为了创设数学课堂教学高潮,教师需要把握课堂节奏,掌握学生的课堂听讲习惯,变更传统教学方式,设置多样的合适的数学课堂高潮切入点,调控学生的课堂状态营造一种教师传授学生思考并问答的课堂学习氛围。涉及到的高潮切入点的时机以及内容作为课程高潮导火索,根据不同的课堂情形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阶段进行课程导入。
1.导入新的数学知识模块时
有位名人说过:如果课堂上教师传授的知识无法引起学生的情绪以及思维的波动,只是尽职的传授知识,那么只会使学习者产生厌倦情绪无法真正领悟所学习知识的精髓。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引入新的教学内容时,学生一般处于陌生的学习状态,具备一定的学习兴趣。导入课程时,可以设置一个未知答案的问题以及生活情境解说等模式来引起课程初期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课程问题探知欲,形成第一个课程高潮。
如在进行平面图形知识模块介绍时,对于常见图形教师可以举一些常见的生活实例如:中午的太阳看着是“圆”形,黑板是“长方形”,人脸可能是“方块脸”的等例子,使学生能够意识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同时还需要帮助学生了解这些事例图形设计的原理,如“梯子的侧边为什么是三角形”,因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等实践性物件的理论的讲解探索对比,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增加图形联想,了解各种图形的性质,还可以灵活的解释一些生活现象,把理论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不再是死记硬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期教学高潮切入点的设置使得学生在课堂一开始就处于一种很好地学习状态,打下课程高潮的基础。
2.课程重要知识点讲解时
数学课堂教学除了要掌握基础性的知识,还需要做好重难点数学知识点的讲解任务。只有学生掌握解题思路学会变换思维方式就可以突破学习数学困难的瓶颈。在此教学模块中,教师需要导入第二个高潮切入点,再度激发学生的探知欲,使得学生集中注意力思考这些数学难点的解决思路,探索数学规律。
如在进行二元一次方程讲解时,教师可以结合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式的解题思路进行拓展,提问学生这其间包含的数学理念,让学生探索出其间包含的数学规律,从而发现等效替换的数学方法,在进行三元一次方程的习题解答时也可以顺利得到结果。这是一种把复杂数学问题简化的解题思路,使得学生能够意识到这一数学特色,不在害怕数学,增加学习热情。
3.课堂习题练习时
数学知识体系的学习过程不仅依靠教师的讲授内容,更重要的是需要借助习题解答过程来拓宽解题思路,融入理论知识。教师在进行教学习题设计时也是需要设置高潮切入点的,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习题从基础到拓展金字塔式的模块设计,习题难度逐渐增大,对于课程基础需要多加练习。这一练习模式使得学生保持学习信心,调动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积极融入课堂教学。
4.布置课下作业任务时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教学内容,教师一般会在学生的课下时间布置一些作业,课外作业设置不合理,内容太难或太简单都无法实现相应的教学意义。为了延续数学课堂高潮,教师需要依据教学内容进行习题安排设计。这些作业习题应该包括基础题,中等题,挑战题三种题型,基础题应该包含课堂讲述的数学基础概念练习,以及以往的知识模块内容,承上启下,帮助学生巩固复习数学基础知识。这些题型的内容可以包含学生的兴趣点,使得学生能够自主的思考解题方法。教师安排课外习题讨论解答环节,学生间相互讨论帮助解决问题或者向教师提问,这也是一种极佳的教学方式。
三、结语
中学数学课堂高潮教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给他们打造了一个良好的数学发展平台。数学教学高潮不仅可以保证学生的教学质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知识素养。在我们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创新教学模式,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掀起高亢不息的课堂高潮。
参考文献:
[1]付芃.提升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05
[2]李戈.问题情境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践行探研[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10
[3]李金城.初中数学“先学后教”的教学新范式初探[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