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物实验有效教学策略探索

2016-05-14郑静

理科考试研究·高中 2016年7期
关键词:主体教学活动生物

郑静

基于教育改革条件下,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成为教育发展的新目标,致使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在此背景下,生物实验教学得到高中生物老师的关注与重视,并逐渐应用至课堂教学中,促使高中生物教学质量得到提升,推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与此同时,由于多方面因素,导致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问题,阻碍学生全面发展.因此,为达到高中生物实验有效教学目标,探索生物实验教学策略势在必行.

一、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实验是生物学的基础,是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通过实验,达到巩固学生基础知识的目的,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积极性.同时,实验是贯穿于生物学知识形成、发展及创新的所有环节,由此可见,高中生物开展实验教学活动的必要性.但基于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条件下,导致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问题,影响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1.难以实现学生主体地位

充分展示学生主体地位是新课改所提出的要求.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填鸭式教学方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课堂以老师讲解为主,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致使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下,阻碍学生思维发展,导致高中生物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不佳.同时,高中生物老师在开展实验教学活动时,常采用示范性教学模式.换言之,即老师在实验台上做实验,学生仅仅是在台下观看,并未真正参与到实验中去,导致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体现,使得学生难以领悟实验的意义与精髓,丧失对生物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高中生物实验教学难度大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为保证实验得以顺利进行,必须指导学生掌握实验步骤,并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然而,由于高中生物知识点繁杂,且较抽象,学生理解困难,大部分学生无法正确掌握相关的生物理论.同时,基于高中生物实验教学难度大、过程复杂等条件下,生物老师缺乏对实验方法的指导,将实验结果视为重点,致使学生出现过于依赖老师的现象,导致学生对实验教学的意义、功能等认识不到位,影响学生综合能力发展.

3.高中生物实验教学重视力度不够

受应试教育模式影响,成绩不仅是学生能力的体现,而且是教学最终的追求目标.基于此,高中生物老师对生物实验教学重视力度不够,为控制课堂实验教学时间,自己在实验台上进行生物实验操作,未给学生参与的时间和机会,导致学生对实验记忆不深刻、理解不透彻,影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部分生物老师为加快教学进度,将生物实验教学环节省去,致使学生无法感受具体的生物实验,迫使学生难以实现全面发展目标.

二、高中生物实验有效教学策略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在教学每一阶段必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一方面,在开展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活动时,老师在提高自我教学认识的前提下,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提高高中生物教学质量,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在转变教学认知的基础上,老师应不断优化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理念,改革生物实验教学方法,创新生物实验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高效开展生物实验教学活动.例如,在讲解“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有机物”时,笔者将课堂教学设计如下:首先,通过馒头鸡蛋等材料引入话题,即:这些食物中富含哪些有机物?之后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自己操作验证.在此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鉴定糖尿病人使用的奶粉?主要通过什么物质的鉴定?整个过程教师仅对一些概念做了解释,对原理加以说明,核心部分均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探究,把实验设计、操作都交给学生自己完成,由此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及实验动手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合理利用分组合作方法,高效开展生物实验教学活动

分组合作是培养学生团队意识的有效措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目标.因此,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合理利用分组合作方法,提高生物实验教学质量.例如,在开展“检验细胞中的DNA与RNA”实验活动时,则可采用分组合作方法.在此,笔者将四个学生分为一个小组,对于每一组中的四个学生,分别负责不同的操作任务:两个学生负责制作涂片与染色,一个学生负责观察显微镜,一个学生负责总结实验结果.在此基础上,每组对“为什么细胞质部分被染成红色,细胞核部分被染成蓝绿色”“为什么实验以口腔上皮细胞而不是植物的叶肉细胞等为实验材料”等问题进行组内讨论.在学生讨论的前提下,老师引导学生归纳实验结论,即DNA集中分布于细胞核内,RNA集中分布于细胞质中.

3.生物实验生活化,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若学生对生物实验教学具有浓厚的兴趣,主动参与生物实验教学活动,将大大提高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质量,达到生物实验教学目标,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生活化是激发学生生物实验学习兴趣的有效措施.因此,在开展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活动时,老师应尽可能联系实际生活,促使生物实验教学达到生活化效果,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生物,利用生物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加生物实验学习的兴趣.在这一点上,初中生物实验往往比较容易带动学生.例如,在学习《细胞呼吸》一节时,可以在课前完成初中呼吸系统的模拟装置,课堂上学生很容易回忆起人体呼吸过程,在此基础之上引导学生认识细胞呼吸和人体呼吸过程的联系.紧接着通过蒸馒头和酿酒的视频引入酵母菌与其呼吸类型的装置设计和实验结论,使得学生牢固掌握该部分知识点.

4.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环境是影响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为提高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质量,保证学生学习效果,在开展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老师以引导者的角色,充分发挥教学情境的作用与优势,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在学生中发掘动手能力强的组成兴趣小组,在预实验过程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在课堂上加强“小老师”的作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综上所述,实验教学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因此,在开展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活动时,老师应在充分展示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优化教学方法,结合实际生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生物实验教学质量,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主体教学活动生物
论碳审计主体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磨课活动中多元主体需求的深度挖掘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何谓“主体间性”
第12话 完美生物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生物趣多多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