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高中生物实验有效教学策略行动

2016-05-14张鹏

理科考试研究·高中 2016年7期
关键词:生物实验教学教材

张鹏

实验是高中生物教学的基础,是推动高中生物课程理论知识发展的有效动力.基于新课程标准改革背景下,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生物实验有效教学得到高中生物老师的关注与重视,并逐步开始探究高中生物实验有效教学的策略.但以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为出发点,我国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仍存在多方面问题,导致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效率难以提高,阻碍学生全面发展.在此基础上,对高中生物实验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主体地位未得到体现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老师教学活动需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出发点,合理安排教学.同时,实验是高中生物教学的基础,是巩固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可靠途径,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达到培养学生探究精神的目的,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然而,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老师常采用示范性教学方式,学生只能观看实验过程,并未真正参与到实验中去,导致学生对实验的本质与精髓领悟不到,实验教学的目的难以达到.一方面,由于我国长期处于应试教育模式下,高中生物地位较低,诸多老师对实验教学未引起应有的重视,致使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效果不佳.另一方面,由于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模式落后,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导致学生未意识到自身的主体性地位,甚至存在不愿参与实验教学的思想,影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使得实验教学效果欠佳.

2.高中生物实验教学难度较大

实践性强是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基本特性,鉴于此,在开展生物实验活动前,学生需充分了解实验相关的知识点和实验步骤,为生物实验顺利进行提供保障.然而,诸多老师为节省课堂时间,生物实验操作示范过程十分精简,导致学生难以正确把握实验步骤,使得学生实际操作困难.同时,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不仅需完成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生物实验中来,完善自身知识体系,提高综合素质.但大部分老师以完成教学任务为最终目标,忽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导致高中生物实验教学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二、高中生物实验有效教学的策略

1.深入挖掘教材,做好课前准备

教材,不仅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媒介,而且是老师教学的依据.因此,为确保实验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提高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效率,老师应深入挖掘教材,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具体而言,老师在认真研读实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钻研教材,以学生的学习水平为出发点,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结合具体的生物实验,选取科学的教学方法.同时,在生物实验教学前,准备好实验所需的药品、材料、标本辅助教材等,并以所涉及的实验方法和步骤为指导,进行实验.在此过程中,发现实验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修改、完善,为高中生物实验教学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例如,进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时,在深入挖掘教材的前提下,需做好以下准备:(1)实验材料选择:课本上的实验材料是洋葱根尖,受生长时间和气候等条件的影响,洋葱并非该实验的最佳材料.因此,老师需在实验不同材料的基础上,获得最佳实验材料.在比对实验大豆、大蒜、小麦以及葱等材料基础上,结果发现,最佳实验材料为大蒜.一方面,由于大蒜细胞分裂具有较多分裂相,且十分活跃,有助于观察.另一方面,大蒜根茎细胞排列较稀疏,染色与解离较容易.(2)明确实验步骤:以教材步骤为指导,进行初步实验,以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为依据,对实验步骤进行优化,为生物实验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2.深化改革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模式

以生物实验教学目标、内容和特点为指导,结合学生生物学习能力,以教学环境和教学设备为出发点,深化改革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模式,实现生物实验教学方法多样化效果,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提高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质量,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例如,减数分裂教学过程中,由于该部分知识点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难度较大.因此,笔者认为在讲授该部分知识时,不应采用原有的教学顺序,而应结合教学内容,采用合适的生物实验教学方法,促使学生构建明确的知识体系,培养培生的知识理解能力.具体而言:第一,对同源染色体概念进行讲解,以同源染色体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达到分散难点的目的,便于学生准确理解并掌握该部分内容.第二,结合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DNA以及染色单体的数目变化和减数分裂各时期变化,对该部分内容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讲解.第三,应用多样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直观分析重点知识.基于现代媒体技术作用下,以减数分裂实验为指导,探究减数分裂模型,并正确画出染色体、DNA、染色单体数目变化曲线图.验证性实验是高中生物实验的主体,易对学生的生物实验学习积极性造成一定影响,阻碍学生全面发展.然而,在此过程中,通过探究性问题和多样化生物实验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实验中感悟生物理论知识,巩固学生基础性理论知识.

3.转变教学观念,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为实现高中生物实验有效教学目标,老师需在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的基础上,认识到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实验教学中来,进而提高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探究影响酶活性因素”时,老师在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开展实验教学:第一,通过提问的方式,导入课堂:假如60年为人的一生,10吨为人体糖类吸收量,脂肪为1吨、水可达50吨,而蛋白质约15吨,针对如此庞大的食物是如何转转变为我们自身的组成要素的呢?在人体中,“酶”是一种神奇物质,在“酶”发生作用时,哪些因素会对其造成影响呢?第二,在问题提出的基础上,学生对以上问题进行假设并讨论.学生可能会提出以下假设:同学A:发烧时,我会出现食欲不振等症状,说明酶与温度可能存在关系.同学B:酶活性可能受到酸碱度的影响.第三,在学生假设和讨论的基础上,老师以学生的想法意见为指导,对实验方案进行设计,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基于此,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归纳,并得出结论.

综上所述,实验教学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高中生物教学质量存在直接联系.因此,老师应在转变传统观念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提高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生物实验教学教材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教材精读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第12话 完美生物
生物趣多多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隐藏在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