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高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的策略
2016-05-14刘满方
刘满方
化学做为以自然规律为对象的学科,其相关知识传输和检验的主要途径是实验.离开实验,就不能促进其学科发展.当前,在高中化学教学领域存在对实验课的错误理解和实践.一是重视结果验证,忽视过程观察;二是实验目标只是对教材内容的验证,不敢展开对教材之外的探究,更不敢对其质疑;三是教师越俎代庖,学生无事可做,只能旁观,缺少实验的“手感”;甚至部分学校出现了教师课堂描述实验而不操作的怪相.这或者因为高考备考任务压缩和挤占了实验课时间,或者是因为学校不具备开展探究性实验和学生操作的条件.学生化学素养的提升,已经受到落后的实验教学的巨大制约.不断增强的化学体系、不断加大的知识难度,必须依靠从实验获得的真切感受才能够被学生掌握.把学生拒之于实验室之外,必然会造成学生对化学感到厌倦、恐惧和放弃. 在当前化学教学中,实验所占比重与其本来地位极不相符.本应做为学习兴趣触发点、能力提升点的实验,却日益成为制约学科教学的难点和弱点.应该响亮的提出,没有实验就没有化学.值得欣慰的是,这已经在新教材中得到响应.实验尤其是学生的探究实验是其教材的重点和亮点,既立足于其能熟练操作,又着眼于其敢于创新过程探究结果,还为了满足和提升学习兴趣.
一、打牢实验基础
实验课不是放松课,思想上态度不科学、目的不明确都搞不好实验.实验课也不是游戏课,不掌握基本能力(操作知识,方法、技巧等),不会观察,不会总结,也搞不好实验,甚至会出现安全事故.这些情况都会降低实验对学生能力成长的提升作用.打牢实验基础就是高一化学的重要任务.从学生层面看,其在初中已经接触过简单的实验.在此基础上,以竞赛形式对学生基本操作进行鼓励,为学生树立优秀操作的榜样,在共同学习和比赛的氛围中帮助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使规范操作、认真观察成为伴随其一生的习惯,打牢基础,推动学生积极参与以后的实验与探究.
二,验证实验与探究实验“两手抓”
学生背会了定理、定义,不能就算是学会.由于规律是隐含在现象之下的,只有实验才可以让其表现出来,所以只有经过检验的知识才能真正从书本上融进学生内心,检验的手段就是实验.实验演示不能是实验验证的复制和样本.由于学生和检验分别成为实验的主体和目的,学生过去对步骤、现象等的抽象理解都可以通过实验得到形象性认识和加深.同时,实验总是存在学生既有知识不可预知的变量,教师要适时进行引导,鼓励学生在验证中进行探究,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第一步是分组,变全班演示为小组操作.第二步是设计,教师提出基本要求,实验方案(目的、用品、步骤)由小组自行设计,通过小组这一平台集中全组智慧,弥补个别缺陷,推动学生积极学习、认真思考.第三步是教师的正确引导.“两手抓”既改变了课堂实验的单一性,又发挥了学生主体性;既检验了课堂所学和教材知识,又发展了学生的设计、协作、创新和思维能力.
三、把实验拓展到课外
化学实验不能只依赖时间有限的课堂.课堂实验要做好,课外实验也不能少.化学教师要不怕“烦繁”二字,实验室要躲在[HJ1.45mm]课余时间开放,让学生满足兴趣、自我强化、提升素养.比如以兴趣小组为平台,以小实验小制作为载体,增强实验的趣味性.首先是丰富了实验机会,加大了动手次数;其次是联系了生活实际,提升了探求知识本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深了学以致用的认识.再如,学习了酸碱度后,指导学生会收集家乡和学校当地的土壤样本,制成溶液后测算其pH,并据此尝试提出农业种植对应思路;收集各地食盐样本,测量其是不是真的“碘盐”.指导学生通过实验手段科学认识和解决课外问题,为学生爱化学学化学用化学夯牢了基础.
四、灵活运用实验
化学是实验学科,但实验并不是越多越好.学生必须借助实验提高能力,但逢课必实验并不能有效提高化学成绩.决不能用实验次数来简单衡量实验教学是否达成目标.不管为了演示、检验、还是探究,开展实验必须把握时机(教材内容、学生实际).第一,学习激情的触发需要.在课堂导入阶段,为了引导学生由课外的喧闹转向课内的有序,使其注意力在短时间内得到集中,可以设计一个导入性实验,不要操作繁杂耗时太长,但要巧妙有趣直观形象,通过在学生心中触发旧知与新知的冲突,激起其在奇妙有趣的实验现象下探求本质的愿望,能够取得其它导入手段所难以企及的效果;但一定要注意,导入实验不是完整规范的实验,在必要性上也不能代替课堂或实验室内进行的实验.第二,教学情境的创设需要,好的课堂必然是气氛和谐师生融洽的课堂.实验不止是获取和检验新知的手段,也可以成为情境创设的有效方式.情景创设需要素材,这可以由生动有趣的实验现象来充当;情景创设需要过程,这可以由科学规范的实验准备、操作过程来充当;情景创设需要创意,这可以由教师和学生通过收集和创新课内外实验资源来充当.实验既可以做课堂铺垫的手段,也可以做教学进行的线索,还可以为课堂教学留下进一步探索的期望,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手脑并用,真正把实验的重要作用发挥出来.
五、将教学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不仅神秘而且具备诱惑力,在高中化学教学阶段中,需要将这方面的良好优势有效运用,要让化学的神奇魔力去不段的吸引学生.将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从而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例如:在学习电源知识的环节中,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水果电池的实验,在学生糖类知识的阶段中,可以向学生抛出一些问题,如:葡萄的果实中是否存在葡萄糖?如何去探索其中含有的成分?把化学知识的原理有效地融入实际的生活中,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的作用是非常大的.能够在一定的基础上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神秘之处,能够让学生在枯燥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快乐,进而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化学教学必须夯牢实验基础,没有实验就没有化学.培树科学精神,培植科学素养,培养创新能力,都离不开化学实验的检验和探究.实验教学不能成为高考目标的奴隶,不能成为化学课堂的附庸,要灵活运用上述方法,让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在课堂得到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