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物概念有效教学探究

2016-05-14杨金军

理科考试研究·高中 2016年7期
关键词:生物课直观基因

杨金军

概念是生物学习的基石,搞好概念教学是提升生物课教学效率的基础.概念是对事物客观属性的抽象概括,故而较为抽象,虽然高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所发展,但在概念教学中依然要注重以直观情境作为引导,促进学生感知概念.同时,要转变以往的讲授模式,多引导学生参与生物探究活动,在合作探究中理解概念,在对比中分析,在练习中巩固.对此,本文就结合高中生物课实践,对生物概念教学作分析.

一、直观导入,形象感知

概念是人类的一种思维形式,是一种理性的认知方式,其基础是感性认知.在以往生物教学中,大多教师更喜欢直接向学生讲授概念,如什么是蛋白质、叶绿素,讲后再以背的形式要求学生识记,忽视了直观素材对理解概念的重要性,故而一些学生虽然以背诵方式记住了概念,但因对其内涵不理解,在学习其它概念时也就难以获得同化,应用中也容易出错.如理解蛋白质变性的实质,要理解是分子结构的空间结构被破坏,而并非肽键断裂.因此,在高中生物课中进行概念教学,还需加强直观引导,注重从生活中选择素材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直观感知.

在生物课中以直观方式引导学生认知概念,一是要注重结合生活实际和概念而选择生活素材来引入概念.以《细胞呼吸》为例,导入中先引导学生吸气、呼气,感受呼吸,追问“植物是否会像人一样呼吸?生物体内是通过什么方式来产生和提供能量的呢?”通过通过酵母菌的探究活动而引入细胞呼吸的概念.二是要注重前概念的影响,以前概念为基础引入新概念.如“生长素”概念的学习中以“向日葵随太阳转”“根的向地性与茎的背地性”为辅助;如“遗传与变异”中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生活现象而引入.注重直观导入,让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思考,引入概念,不仅可激发学生兴趣,也可促进其直观感知.

二、合作探究,探究内涵

以讲的方式向学生讲授,教师只需课前熟悉教材,课堂中按照备课而以语言直观方式向学生讲解、阐述、解释皆可,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否理解了概念,是否掌握了概念的内涵则不为而知.提倡以合作探究方式来组织学生学习概念,就是要让学生被接受者转变为探究者,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去思考问题,在和同伴相互讨论中深入理解概念,掌握概念的内涵.如对“种群密度”概念的探究中,结合图而思考单位面积及单位空间内君主斑蝶和普氏小羚羊种群数量而理解其内涵.

以合作方式引导学生探究概念,一是要注重以问题启发学生讨论.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基因突变”这一概念时,先问“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怎样引起的一种遗传病?”(简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复习提问“什么是基因?基因的分子结构如何?”课件呈现基因结构变化示意图,引导学生看图并对图讲解,问“基因结构发生变化的实质是什么?”(碱基的排列顺序)学生交流后归纳.二是在学生对概念的探究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发言,说出自己的理解,教师再给予补充和点拨.如“基因重组”的概念探究中,在引导学生对基因重组概念发言的基础上,需明确基因重组只是生物个体基因型发生了改变,基因本身的结构并没有改变,同时,对基因重组的原因进行说明.

三、对比分析,弄清联系

高中阶段生物学习中涉及的概念较多,不同概念之间也存在密切的联系.在概念教学中,一方面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好个别概念,另一方面则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对比,学会区别概念间的异同.如在“细胞核”中就涉及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从细胞大小、细胞核、细胞器、细胞壁成分等方面展开对比.如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无核仁和核膜却有拟核,而真核细胞却有成形的细胞核、核膜和核仁.又如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可引导学生采用表格的形式,对其不同点和相同点进行归纳.

在生物概念学习中引导学生对概念进行对比,首先还是要让学生对独立的概念进行深入探究.如对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两个概念的学习,先引导学生对两个概念的内涵进行探究,在此基础上围绕前、中、后、末期和分裂图对其特点进行辨别.如末期减数第一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但有姐妹染色单体,减数第二次分裂也无同源染色体和姐妹染色单体,染色体逐渐变成了染色质,而有丝分裂在该期则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相同.其次,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对比,主动掌握概念间的关系.如细胞分化、细胞全能型的比较,可从其原理、特点、结果、大小和联系等方面进行.

四、针对练习,巩固认知

在生物课堂中以情境、问题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概念后,还要及时以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在教学中,无论是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对概念进行表达,学生更多的是从字面意义去理解概念,要让学生从知识理解过渡到应用,教学中还得及时以练习作为辅助,及时引导学生操练.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中对三种运输方式对比后,及时以选择题方式引导学生判断,巩固三种运输方式的理解.

需要注意的是,在引导学生对概念进行练习时,一是要注重选择具有较强针对性的练习题进行.如DNA、染色体的概念学习后,问题设计可如“人体不同的组织细胞中所含的DNA分子”,然后提供选项指导学生选择并说明理由;二是在练习方式上要结合学生的需要,提倡多样化练习.如以选择方式进行,可借助多媒体而引导学生以抢答方式进行选择.要注重摒弃单纯的书面练习方式,在课堂中多以活动方式组织学生练习,这样更能让学生主动参与.

生物概念是生物学习的基础,掌握了概念对提高学生的生物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都有积极作用.在高中生物教学实践中,应充分分析学生的特点,结合概念的特征而多辅以直观引导,转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对概念进行对比、辨别,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练习,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应用概念,为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而奠定扎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生物课直观基因
核心素养下“几何直观”在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以数解形精入微以形助数达直观
简单直观≠正确
修改基因吉凶未卜
转基因
生物课
基因事件
浅谈几何直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基因
耳朵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