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名家学写作
2016-05-14余俊
余俊
同学们还记得吴敬梓的《范进中举》吧,这篇小说着重刻画范进中举后发疯癫狂的丑态,以及他周围各色人等趋炎附势的嘴脸。但是小说一开头并没有直接刻画范进如何癫狂,而是先交代了三个并非主要的情节:
——丈人胡屠夫祝贺范进考中举人;
——范进因乡试向丈人胡屠夫商议盘费而被骂了个狗血喷头;
——范进瞒着丈人胡屠夫参加乡试,致使家人饿了两三天,又被丈人骂了一顿。
这三个情节向我们透露:范进屡试不第,为追求功名利禄苦苦挣扎直至垂老,至今仍如痴如狂。有了这样的前置信息,下文所写的范进因中举竟然欢喜得疯了这一主要情节,才显得真实可信。如果小说缺少了前面三个非主要情节的交代,一开篇就写范进中举发疯,就会让人感到情节突兀而不合情理。可见,前面三个非主要情节是突出下文的主要情节不可缺少的笔墨,这些笔墨就叫铺垫。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表述的话,铺垫,就是前文的非主要情节(或非写作重点)为后文的主要情节(或写作重点)所做的蓄积和准备。写人用铺垫,为的是给人造成一种强烈的印象;叙事用铺垫,为的是使高潮的到来更具动人心魄的力量。铺垫越充分,重点越突出,表现力越强。这好比拉弓射箭,拉弓是为射箭蓄积力量,弓拉得越满,箭就射得越远。
一般来说,铺垫的写法主要有下面三类:
一、叙述为议论作铺垫
叙议结合类文章大都采用这种写法。例如毛泽东《纪念白求恩》中的一段文字:
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武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精神,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这段文字的前面两句话是叙述,后面两句是在前面叙述的基础上生发的议论。前面的叙述是为后面的议论作铺垫,这样的说理才能令人信服。如果没有前面的叙述作铺垫,那么后面的议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议论也就显得苍白无力。
二、描写为议论作铺垫
例如茅盾《白杨礼赞》中的两段文字: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第一段先对白杨树的外部形态作具体的描绘,以形象深刻地感染读者,然后第二段议论点题。有了前面生动形象的描写作铺垫,后面的议论点题才坚实感人。
三、叙述为叙述作铺垫
同学们一定熟悉朱自清的《背影》吧,文章题目是“背影”,但是文章一开头并没有直接写“背影”。而是先写祖母去世,满院狼藉的惨状——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接着又写父亲赋闲,家中光景的惨淡——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然后再写父亲事忙,仍决定自己送“我”——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儿。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甚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儿,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两三回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通过以上层层铺垫,把感情蓄积得很饱满,作者才转过笔来去写父亲爬过铁道去买橘子的背影。读到“背影”,读者自然会禁不住和作者一起,被感动得落泪了。这种感染力来自哪里?就来自前面的那一层层铺垫上。实际上作者写这些时,自己感情也已在酝酿、蓄积,带动读者酝酿、蓄积感情,待到写父亲蹒跚过铁道,爬上爬下去买橘子给“我”解渴时,“我”感激父亲、理解父爱这种激动的心情就一发而不可收。作者感情进入高潮,作品内容也进入高潮。这就是铺垫的效果。如果作者一开头就写父亲的背影,这“背影”就难以感动读者。有了前面的层层铺垫,才赋予“背影”以打动人心的魅力。可见,有了前面的叙述作铺垫,才使后面的叙述更具动人心魄的力量。
铺垫是为主要情节蓄积酝酿的过程,是主要情节的基石,能增加情节张力,使情节具有合理性。好的铺垫能使文章起伏跌宕、扣人心弦,非常完美地实现了作者蓄势的意图。好的铺垫,还在于一个“巧”字,巧于自然得体,藏而不露。如鲁迅的《藤野先生》,文章主要回忆“我”在日本仙台与藤野先生之间的交往。可是,文章却从日本东京的清国留学生写起。东京的清国留学生不学无术,让人厌恶,“到别处去看看,如何呢?”于是“我”才有了仙台之行,才有了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我”的东京之行为下文的仙台之行作了巧妙的铺垫,显得自然得体,毫无斧琢之痕。
写作离不开蓄势,通过蓄势(铺垫),可以渲染气氛,形成“山雨欲来”的情势,促使读者产生期待、盼望的急迫心情,大大增强作品的吸引力。希望以上分析的三种蓄势方法能够让同学们小有收益,进而酝酿出更多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