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长素质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分析

2016-05-14毛志红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7期
关键词: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影响

毛志红

【摘 要】孩子的心灵仿佛一块神秘的土地,他们往往会把好奇的眼睛所注视到的现象,很快速地记忆并加以模仿,进而养成习惯。究其原因,在于孩子先天的好奇心。孩子诞生在人世间以后,睁开眼首先见到的是家长,所以,家长是孩子的首任启蒙教师,家长的言行举止均对孩子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家长素质给孩子的成长所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家长素质;孩子成长;影响;文化素质;心理素质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艺术家达芬奇说过,“教育孩子,首先从改造孩子的父母开始”。这句话明确道出了家长的教育观和自身素质直接影响孩子成长的道理。这就需要科学分析家长的各方面素质给孩子所产生的影响,进而全面提高家长的素质,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1家长的文化素质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1.1科学文化知识方面的素质

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我的思想之所以发展,某种意义上常源于好奇。”诚然,学前阶段的孩子正处在智力发育成长中,对周围的一切常感到陌生而又新鲜,他们对家长往往会提出许多的“是什么”或者“为什么”等疑问。在这些“是什么”和“为什么”中,就蕴含着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也孕育着儿童的智慧。每当孩子向家长提问后,家长能否给孩子一个正确或者满意的回答,这完全取决于家长的科学文化素质。为此,家长要与孩子一道学习,在教育孩子的同时,可涉猎更多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社科类的书籍,激发自身的学习激情,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给孩子以积极正面的文化影响,这不但能正确回答孩子的诸多疑问,还能因势利导地启迪孩子的智力,使孩子养成自觉探究学习的习惯。与此同时,家长拥有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有助于创造更多与孩子切磋的机会,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文化氛围。另外,从宏观角度看,家庭教育作为一门科学,涉及卫生学、生理学、教与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家长所精通的教育科学知识越多,则对孩子的成长教育越有利。

1.2音、体、美方面的素质

早在20世纪80年代,国家就提出了儿童的培养要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目标,使其成为“四有新人”。如今在我国,尽管基础教育已全面普及,但出于各种因素,不少家长在青少年时期依然未能完整地接受知识与技能的训练,这就对其今后的个人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在素质教育全面推广的今天,德、智、体、美俱佳的教育目标早已深入人心,对于家长而言,为了给孩子留下一个积极的影响,必须下决心培养这方面的兴趣。例如,对于当前学前阶段的孩子报培训班学习电子琴、钢琴、吉他、绘畫等技能,家长不妨跟着孩子一道学。为鼓励孩子提高学习效率,家长可与孩子比赛谁掌握得更快,当家长遇到“不懂”的地方时,也要“不耻下问”、虚心请教,以此增强孩子的成就感,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对于体育方面的知识,家长可与孩子举行“体育竞赛”,比一比谁是赢家;有条件时也可在家举行一些户内体育运动。通过家长与孩子共同学习音乐、体育、美术方面的知识,使家长与孩子的音、体、美素质获得同步提高,对于实现孩子的全面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2家长的思想素质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2.1家长的价值观对孩子的影响

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家长的思想素质会通过其工作、生活中的一点一滴表露出来,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价值观是思想素质的重要元素,正确的价值观无疑对孩子价值观的培养起到正面示范作用。目前在我国,价值观的衡量要以是否符合国家和民族的共同利益、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标准。家长正确价值观的培养无疑对孩子的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例如,家长常关注国家前途,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常给孩子讲述屈原、杨家将、岳飞、戚继光、郑成功等爱国名人的故事,孩子便会从小养成热爱祖国、为国家奉献一生的崇高价值观。家长常关注社会及身边的凡人善举,给孩子讲述雷锋、时传祥、孔繁森、许振超等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孩子就会从他们身上汲取正能量,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当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臻完善,社会观念也在日益变化,一些家长也会不可避免地养成庸俗的价值观,如一些家长做生意,竟总想着投机取巧、想用最低的成本赚取最大的利润,长此以往,孩子便会养成不劳而获、养尊处优、不守诚信的不良价值观,这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家长必须以高尚的、正确的价值观塑造孩子,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加强“身教”。

2.2家长的生活习惯对孩子的影响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家长与孩子共同生活在一个家庭里,家长生活习惯的文明与否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文明是社会健康发展的一盏明灯,家长要从家庭生活的点滴小事中培养孩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例如,家长必须注意保持个人卫生,按时做家务,生活用品与学习用品归类摆放整齐。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生活习惯将直接影响孩子,家长倡导文明向上的生活习惯,孩子也会自觉主动地加以模仿,如他们会主动帮助家长做家务,自己学会叠被子、收拾房间,培养自身的家庭责任感。此外,家长要注意用语文明,切不可当孩子面说任何脏话、气话、大话,教给孩子文明用语,提倡和谐有序的家庭生活习惯。

2.3家长的思想认识对孩子的影响

家长的思想认识对于孩子的成长乃至前途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例如,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国家不再对大学毕业生实施分配工作的政策,家长当时如果认为继续读书无意义,并未体会到政策所带来的好处,同时流露出抱怨甚至不满的负面情绪,这种思想无形中会给孩子留下“读书无用”的错误理念,影响孩子对受教育真正意义的理解,进而造成孩子不思进取、厌学、逃学、吸烟、酗酒等恶习。若他们过早踏入社会,则难以抵抗不良诱惑的侵蚀,甚至犯下更大的错误。从这个角度看,家长必须端正自己的思想认识,不能由于自身的错误思想认识而影响孩子的成才;同时,家长必须做称职的监护人,督促孩子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成为家庭的骄傲、社会的栋梁。

3家长的心理素质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3.1家长的心理健全程度影响孩子的成长心态

家庭是心灵的港湾,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成才,而家长的心理素质又对孩子的成长心态产生直接的影响。例如,孩子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优秀个性的养成以及心理素质的健全程度,均与家长的心理素质息息相关,这就要求家长拥有健全的心理,为孩子未来的身心健康奠定基础。

3.2家长对家庭和生活的态度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首先,家长要让孩子告别懦弱、学会谦让,在对孩子开展心理教育时,要明确孩子内心的理想和愿望,并多鼓励、多沟通、多对话,帮助孩子树立自我意识。其次,家长要尽早让孩子摆脱依赖,走向自立自强,如在公共场所遇到一些困难,家长要让孩子独立想办法解决,可在一旁监督并指导。再次,要利用生活小事,告诫孩子面对困难或挫折时要自强不息、顽强拼搏,遇到困难要冷静,树立不屈不挠的精神。

4结束语

著名教育家福禄贝尔说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所以,家长必须加强自身的素质培养,不断提高文化素质、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以便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孩子面前时刻发挥模范表率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磊.浅谈家庭教育中家长应该必备的素质[J].成功(教育),2010,13(04):162.

[2]李亚杰.当代家长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10(05):25-26.

[3]唐玉霞.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社会责任感培养的作用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5,20(13):55-57.

[4]付小倩.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处理模型研究[D].西南大学,2015,8(07):12-14.

猜你喜欢

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影响
山西省2022年对口升学本科、专科院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和录取办法
艺术类高职院校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招考形式改革探索与研究
广播音乐编辑的综合文化素质探讨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谈谈新形势背景下小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