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殊教育专业大学生专业认同的研究综述

2016-05-14吴俊华黄露旭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7期
关键词:专业认同特殊教育大学生

吴俊华 黄露旭

【摘 要】专业认同对于个体的学习动机存在制约或者促进的作用,对个体的学习行为有超乎想象的影响。近年来,研究者们从未中断过对专业认同的研究,特别是特殊教育专业的研究。本文立足于对大学生特殊教育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相关观点进行综述研究。目前特殊教育专业认同研究还存在的一些不足。

【关键词】大学生;特殊教育;专业认同

一、前言

专业认同对于个体的学习动机存在制约或者促进的作用,处于生活中的人们深刻的体会到,当主动自愿的去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时,人们就会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的投入所要做的事,而且更能在完成事情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获得完成事情的成就感。在专业认同的学习中也是如此,当个体把专业认同从“要求我选择”转向“我要选择”时,个体在接下来的专业学习中,对所选专业的学习就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所以,专业认同度的高低对大学生专业的学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是提高素质教育的重要因素。

何为“专业认同”?心理学上将专业认同定义为:是个体在与家庭、学校及社会环境的接触中,逐渐认可、接受、喜欢所学专业及相关职业,愿意以积极的态度和主动的行为去学习和探究,依据专业选择职业,并愿意将专业或相关职业作为个人终身发展的目标等一系列认知、情感、动机或行为。而由王顶明[1]等人提出,专业认同是学习者对所学专业的接受与认可,并愿意以积极的态度和主动的行为去探索,表现为学习者结合自身兴趣、爱好和特长,在诸多专业中将某一专业视为与自我同一的,而将其他专业视为它者,甚至希望自己成为该专业杰出者的人一样的反应。为此,我们能够看出,专业认同是个体对专业的接受程度的过程,是个体将所感兴趣的领域转化为专业选择上的一种体现。总之,专业认同即个体对所选专业的接受程度。

二、专业认同的理论研究

在心理学范畴中,最早提出认同概念的是著名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他提出认同就是个体与他人、群体或模仿对象在心理与情感上趋向相同的过程。提出自我认同的概念及角色认同概念的则分别是:新分析精神学派的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斯特莱克等。在国外,美国的心理学全书中则把认同理解是主体的一种同化,吸引其他人或事,以完善自身人格的一种过程。[6]当前,心理学认同理论的探究有三种取向:埃里克森定向的自我认同、斯特`莱克定向的角色认同和Tajfel的集体水平定向的认同——即社会同一性。以上三种认同理论在心理学的探讨中渐渐趋向统合。在自我认同理论中,自我同一性被叙述为个体自身的个体感、唯一感、完整感和连续感的一种内在的状态,而且在这种内部状态里,自我的概念发展存在内部的指导和机制,指引个体与社会建立一定的关系。埃里克森觉得,人的自我发展和社会、文化情境都存有相互作用的关系。[6]角色认同理论则是进一步将对自我的概念融合到社会中的互动层面,是个体在社会中对自我角色的确立,它更加强调关系互动中自我的体验与获得。社会认同理论则是把个体的社会角色和个体所在的群体联系起来,在人们获得了个人的社会角色后,就会把自己看做是该群体组织中的一名成员,并且会按照成员或该社会角色的准则作出相应的行为表现。在我国大学生与青少年的研究认同中,埃里克森的自我认同对于大学生的认同状况具有非常良好的解释。但是有关专业认同的探讨则非常的少,大部分都只和职业认同交叉到了一起。但在我国专业认同特别是特殊教育专业大学生的专业认同不仅仅与他们对学习专业的认同度有关联,而且也和他们对自身是否与该专业的匹配度有一定的关联,甚至与他们将来是否想要从事特殊教育相关事业的社会角色的认同度有关。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中有关“大学生的专业认同”的研究较少,大多数文献是关于“从业者的职业认同”的研究。而对“职业认同”这一概念的讨论,其职业范围也并不广,主要集中在心理咨询师、教师、护理等几个职业领域。在特教领域中比较注重特教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如美、英、韩、新加坡等国家通过制定特教教师专业化发展标准,提供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法律保障,开展特教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等等对特教支持服务体系进行较大改革,以促进特教事业的发展。

目前国内对于作为学科门类的大学生的专业认同的研究比较少,例如王顶明(2007)对硕士生专业认同的研究;[1]台湾学者李致莹(2006)对职能治疗专业大学生的研究;[2]杨晶(2007)对师范专业大学生的研究;[3]而对于特殊教育专业学生的研究仅有官春兰(2011)等人以两所部属全国重点师范大学为例研究了其专业认同的现状。[4]从以上情况来看,对专业认同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发展,专业认同的特点和现状随着群体的不同存在一定差异,影响专业认同的因素有环境外在的因素和个体内在的因素。

1.评价

从前人的文献中可得知,我国有关专业认同的研究还在不断探索中,当前的专业认同还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系统及模式,在未来的研究中还应向以下几个方向对专业认同进行深入的探究:

2.研究对象可以向更宽的领域扩展

研究者们对于特殊教育专业专业认同的研究对象比较局限,大部分都是以部分学校或者城市为研究对象而忽略了其它地区的特殊教育专业大学生的专业认同状况。如何更加全面的对特殊教育专业大学生专业认同现状进行探讨是值得我们去研究的。

3.采用的研究方法可以更多样化

当前的课题研究多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文献综述法及访谈法。其实除了我们惯用的这三种研究方法外,我们还应尝试用其它法,如实验研究法。他不仅具有可操作性而且还是建立因果关系的最好方法。

4.可进一步完善研究的内容

大部分研究者都是围绕特殊教育专业大学生的专业认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的,我们可以在特殊教育专业大学生专业认同的特点、原因等内容上有所延伸。

参考文献:

[1]王顶明.刘永存.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调杏[J].中国高教研究,2007(08):18-22.

[2]李致莹.职能治疗专业认[H]感之探讨.医学教育,2006.10(3):197-208.

[3]楊晶.高师学生教师专业认同内涵研究.科技信息,2007(34):181.

[4]官春兰,王雁,张丽敏.特殊教育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现状的调查研究——以两所部属全国重点师范大学为例[J].中国特殊教育,2011年第4期(总第130期):22-29.

[5]陈瑰.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5.

[6]张弘,曹大友.大学生专业认同对学业成绩的影响.主动学习的中介作用.网络财富,2010,(4):3-4.

作者简介:

吴俊华(1981~),女,贵州贵阳人,贵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人格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

黄露旭(1992~),女,贵州遵义人,贵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2012级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

基金项目:

该文为2013年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贵州省特殊教育专业大学生专业认同实证研究(项目编号:13ZC259)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专业认同特殊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高职生专业认同与学习情绪关系的研究
高职学生的专业认同现状及对策研究
特殊儿童早期教育中的立法制度建设初探
新时期我国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玉雕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实证研究
高职院校护生专业认同研究进展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