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本科优秀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6-05-14鞠蓓蓓
鞠蓓蓓
摘要:随着精英教育需求的日趋增长和学生个体差异化培养的需要,各高校对于优秀人才培养模式的尝试与探索也越来越多,本文从优秀生内涵出发,提出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关键词:高等教育;优秀人才培养内涵;优秀人才培养建议
当前,随着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在一个更加多样化的大学生群体中选拔和培养优秀人才,如何让选拔出来的优秀人才在教育体制的培养下变得更加优秀,是高校教师及管理人员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优秀人才的内涵
优秀人才培养是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实行精英教育的一种体现形式。目前关于优秀人才的内涵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对适应时代要求的优秀人才进行了论述,有的高校将品学兼优的学生视为优秀人才,有的高校将考试成绩优秀的学生视为优秀人才,也有的将综合素质高的学生视为优秀人才。笔者认为,优秀人才的培养应该是多元化的,衡量标准也不能是单一和一成不变的。从市场需求和社会需求来看,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具有快速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学生,更加符合优秀人才的本质。具体的指标,可以参考北京大学陈向明的调查结果,陈向明等对12家用人单位进行了调查,用因素分析法从32个具体的能力素质指标中提取9个最重要的因子,并将它们定义为:①组织表达能力;②性格特征;③独立自主能力;④思想品德;⑤身体健康;⑥经营能力;⑦专业基础知识;⑧科研创新能力;⑨实际工作能力。根据优秀生内涵的界定,笔者认为优秀生的选拔不应仅仅从学习成绩出发,而应从不同角度综合考量,即应同时从学习成绩、学习能力、适应能力、综合能力和发展潜力等诸多方面综合考虑。
二、国内高校优秀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有利于优秀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建设还待完善
国内高校的培优班大都秉承“因材施教”的理念,实施个性化培养计划,在培养方案中选修课程所占比重增大。然而很多实验班的学生反映,学校给予的选课指导不够,另外所选课程的质量没有保障。分流后的专业课堂教学质量也不能像基础课一样质量得到保障。通常培优班除了核心基础课有较优秀的师资任教、小班教学外,部分通选课和两年后分流的课程都是和普通教学班的教学条件一样。有些班的人文社会科学类选修课基本上是超大班级规模,大多数学生属于“混学分”,教师积极性、课堂氛围难以保证。实行“2+2”分流培养的培优班大都存在同样的问题:分流进入新的教学班级后,由于之前的修读课程差异,任课教师基本上照顾大部分同学的基础,较少单独考虑培优班的学生的情况。分流到新的教学班后的课程教学效果得不到保证。
(2)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及配套体系还待深化
中国大学课堂的教学模式一直是以知识传授为主,这阻碍了中国大学生批判精神,独立探索和提出问题能力的发展。目前,我国高校开始尝试开设研讨课程,试行研究型教学、探究式教学,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培养学生在课堂发问的习惯和能力。虽取得一些成功,但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进行的仍十分缓慢,有很多急需深化的地方。在培优班,探究式、研讨性课程多开在一年级,且课程量较少,还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研讨式课程偏重于入门课,深入的高水平的探究式课程较少。另外高校教师,尤其知名教授所承担的教学工作与科研任务繁重,而且比起一般的课程开设探究式、研究型课程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备课,投入更多的精力组织课堂或者实践教学,这使得教师一般不会轻易改变教学模式。即使教师愿意开一些研讨式课程,如果没有特殊的政策鼓励,教师们很难持续的在研讨课上投入大量精力和时间。
(3)本科生导师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虽然现在很多培优班已经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但是实施效果远没有预想的好。培优班现行导师一般由学校各院系的教授组成,这些导师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都很繁重,无法提供充足的时间给学生全面的关心与指导,加上学生选修课较分散,甚至一学期不能找出一个双方共同的空闲时间,而且这些导师较高的学术声望,拉大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培优班的学生普遍反映与导师的交流太少,与预先期望的导师制相差甚远。导师制效果不佳的原因可以归结为经验不足、权责不清、考核不明,但最根本的问题还是高水平师资力量不充足、教授还未将辅导本科生当做常规工作量。导师制属于英才教育模式,这种精雕细琢的人才培养,不但要求导师学术水平高,而且要求导师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对学生的学业辅导中去。
(4)学生接触前沿、参与国际交流的机会较少
聆听大家讲座、接触学术前沿,参与学术会议等,无论对于坚定拔尖创新学生的学术志向还是对于掌握学科动向、收集最新研究信息都大有益处。但是,目前国内研究人员与国际顶尖的学科带头人之间实质性的合作研究还比较少,即使举办讲座,多在中心城市的几所高校,大部分高校的本科生难以得到国际一流学术大师亲自指导的机会。这样,不利于拔尖学生的视角的开阔,易产生井底之蛙的现象。另外我国高校培优班也没有将本科生参与或者旁听学术会议列入常规培养计划。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国际间教育资源、教育模式、教育成果相互借鉴、吸收、融合与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优秀的学生理应有机会到国外进行学习交流,以促进思维、改进方法、提高技能。
三、完善优秀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高校优秀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方方面面的改革,其中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核心关键所在。要使我国高水平大学发挥自身优势,为国家培养出大批拔尖创新型人才,我们必须继续完善优秀人才培养模式,在已经取得的成绩的基础上,正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广泛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力争早日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优秀人才培养模式。笔者对我国部分高校的优秀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查分析,提出以下建议,以供参考借鉴。
(1)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创造条件为培优班学生提供全程的优质教育
在国内高校的优秀人才培养班,大都施行通识教育基础之上的大类培养。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包含了专业教育,而不是与之对立。目前国内高校培优班在精心设计专业课程的同时也应该加强通识课程建设,注重整体课程质量的提高、通识与专业课程体系共同完善才能更加有利于优秀人才的培养。
另外,国内高校的优秀人才培养班多采用“2+2”的宽口径基础教育和个性化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培优班学生在完成前两年的集中基础教育之后,学校应当创造条件为分流到各专业的学生继续实施集中的优质教育。学校在培优班招生规模上应适当扩大,使分流到学校优势专业的培优班学生能够达到小班规模,继续实施名师授课、小班教学。同时小班教学、名师授课可以让学生贴身体验到大师的学术感染力,受到大师的治学熏陶,这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也有所裨益。学校应提供全程的优质课程教育,让培优班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四年高水平课堂教学中得到快速提高。目前,国内高校的培优班多采用个性化培养方案,学生选课的自由度比较大,然而据笔者的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在选课的环节上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学校在指导培优班的学生选课上还应再下功夫,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和意愿的前提下,给予可行性指导,让优秀学生选修一些与将来专业方向相关,对提高综合素质、科学素养有帮助的成体系的课程。
(2)加快“研讨课”建设,改进课堂教学模式
在我国部分高校对优秀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中,逐渐引入了新生研讨课这一新型课堂形式,极少数高校开设了高年级的专题研讨课。然而研讨课在我国高校毕竟是一种新鲜事物,很多地方还需完善和改进。
针对我国教育现状和创新性人才培养需求,我国高校开设新生研讨课的重点应放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锻炼批判性思维上。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灌输式学习向主动学习、探究式学习转变,鼓励学生的质疑、批判精神是新生研讨课的首要任务,这也是高校推进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现如今社会对于优秀人才的要求越来越聚焦到对于创新能力的要求,我国高校的新生研讨课正是为优秀学生的创新教育开启了大门,然而这种积极影响却得不到很好的延续,大一过后他们大多回归到传统课堂。虽然个别高校设有高年级的专题研讨课,但并没有像新生研讨课那样形成制度。新生研讨课只是创新教育的一个入门,研讨课应成为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教学模式,除了面向新生开设新生研讨课外,后续的延伸课程建设也应该跟上,让探究式、讨论式教学规范化、制度化,持续影响四年的学习。创新意识的启蒙、创新思维的碰撞、创新能力的培养皆可以借助研讨课来完成。研讨课不仅仅在形式上符合优秀人才所需的培养模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研讨课的各个环节都充满着对创新的关注。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在合作环境下进行探究式学习的机会,鼓励学生在小组中进行思考、交流,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适应社会的创新要求。研讨课将推动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讲授式教学模式转变为以探索和研究为基础的研究型教学模式,我国高校应继续完善和改进研讨课程建设,让其在优秀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3)完善本科生导师制度
导师在指引优秀学生成长上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导师不仅能指导选修课程、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要做到这一点,除了导师自身要有良好的素质外,更重要的是必须保证学生和导师之间有较多的个人之间接触的机会。为此,一方面要明确本科生导师职责,另一方面还应极力创造师生接触的机会,倡导师生之间开展无拘无束的的定期交流。
在培优班中,应规定“本科生导师”为一项正式的工作内容,并不是简单的兼职或者荣誉称号,应逐步建立健全本科生导师的运行机制,把指导优秀本科生算入教师的工作量,让本科生导师在指导本科生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资源和经费。通过制度让拔尖创新实验班本科生的导师身份“正规化”,而非工作之余发挥本科生导师的职能。在优秀人才培养班,应明确规定导师的主要工作内容: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选课、专业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指导;指导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带领学生参加自己的科研活动。
(4)给学生提供更多“海外交流”、接触前沿的机会
总体来说,我国高校培优班的学生参加高水平讲座、接触学术前沿、参与国际交流的机会与欧美一流高校的水平还有差距。我国高校还需在举办高水平学术前沿讲座、促进学生交流方面下功夫。我国高校应发掘条件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到学校举办讲座,深入浅出介绍各自专长研究领域。让优秀的学生有机会与大家们面对面,感知各自研究领域的最前沿动向与最新的进展情况。让“大家”讲座、论坛形成制度,平衡各学科的讲座场次,让各培优班的学生都能够频繁感受到一流学者的风范。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越来越需要更多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拔尖人才,这对我国高校开展优秀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升学生的国际竞争能力,必然要通过国际化的途径,进一步与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接轨,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国际经济的发展为我们开展国际交流提供了可能性,我国进行优秀人才培养试点的高水平大学要充分利用国际资源与学术网络,拓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渠道,扩大培优班学生出国学习交流的规模与层次,打造若干个国际交流品牌项目,为增强学生的国际竞争力创造良好条件。通过国际交流,学生可以体验国外一流大学的先进之处'也有了与世界高水平大学的学生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有了国际交流互动的经历,这些具有天赋的中国学生会汲取国外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经验,更加努力学习,更多的创新创造。
高等院校的本科优秀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笔者提出的模式为优秀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思路。针对优秀人才培养,其总体目标就是要为优秀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出更多的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