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视阈下“纲要”课必须讲清楚的重要基点
2016-05-14崔翠利
崔翠利
摘 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一门具有历史课性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历史课性质是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服务的。如何发挥这种历史为政治服务的作用,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着眼于生产力、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先进思想、人民群众、特色制度、主权国家这几个社会发展要素的讲解、探讨与澄清,以使学生思考与认识到这些要素对现代国家发展的启示与意义。
关键词:生产力;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先进思想;人民群众;特色制度;主权国家
一、生产力——根本之基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因素。18世纪英国的工业革命推进了世界文明向工业文明迈进,英国的工业革命对世界的近现代推动起了巨大的影响。虽然不能完全以英国的工业革命来衡量中国的近现代化,但英国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却是不争的事实。
中国近代的落后,其根本原因首先是生产力的落后。这里所讲的生产力是指生产的能力,主要指工业文明时代的生产能力或潜力(而不从传统的资本主义萌芽角度去讲)包括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生产工具的进步,和劳动对象的扩大与深化。中国封建社会一直以来奉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以及“学而优则仕”人才选拔制度和教育目标,使劳动者的知识和素养不是为生产力服务,而是为政治服务,特别是明清时期,人才被纳入政治体系当中,被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政治带来的腐败与衰落而埋没。明清时期,手工业生产发展迅速,出现了一些新的行业,生产工具也有了一定程度的进步和革新,产品品种更加丰富,产量也增加,但由于中国传统官僚政治的老化、腐化,宗族制度对资本、人才、土地的控制或垄断,文化上的专制主义,对外上的闭关主义,使近现代化的生产工具、新的劳动对象在工业文明上的巨大变革很难产生。
在中国的今天,各项制度和政策只有能够不断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先进科学技术的产生,推动社会的进步,才能不被历史所淘汰。
二、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主导之基
新的生产力不能产生与发展,也就意味着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很难诞生。中国明清时代的更替仍然免不了陷入周期性的循环当中,农民起义推翻现有政权再建立一个封建政权,似乎已成定势。传统的生产力的代表——农民阶级,经济上仍然坚持以发展农业为主,政治上试图建立一个新的皇权体制,这样的制度追求已经不能适应近现代工业时代生产力发展的需求,终究只能被历史淘汰。
随着鸦片战争的炮响,中国新的生产力终于在冲击和回应中逐渐产生并发展,因此出现了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但由于中国的资产阶级诞生于强大的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娘胎中,因此畸形发展,无法摆脱旧的封建主义的束缚,也不得不依靠帝国主义这棵大树,也终究适应不了近现代化发展的前进要求,被历史淘汰。由此,中国的近现代化重任历史的落在了代表先进生产力代表——工人阶级身上。
作为先进生产力代表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建设时期一直发挥其先進性的作用,不断探索适合中国革命与建设的特色道路,领导中国革命取得了成功,领导中国改革和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在中国现代化接下来的进程中,仍然应该不断学习与创新,使能够继续发挥其先进的领导作用。
当前中国处在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新的历史拐点上,面临着探索一条新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特色的新的现代化道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内涵和外延也应该与时俱进,将一切有利于新的现代化发展的力量都应纳入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中,用制度与体制创新激发他们的创新活力,推动中国生产力的不断向前发展。
三、先进思想——方向之基
思想是变革的先导。无论是世界历史上还是中国历史上每一次巨大的社会变革都有思想作为先导,来解放人们的思想,激发人们推动社会变革的热情,变革才能发生,才能推动社会进步。
在中国明末清初时期,虽然曾出现过“西学东渐”的思想传播过程,但由于中国高度集权的专制制度、闭塞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的封建传统思想,“西学东渐”并没有引起中国文化的重大变革;明中后期虽然出现王阳明的心学曾使思想界日趋活跃,明清鼎革之际的启蒙与经世思潮更是具有近代化转型的意味,但清王朝对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固,却中断了这种近代化的尝试,思想文化难有实质性的突破。
晚清民初时期,中国开始第二次“西学东渐”的浪潮,这股浪潮经历了从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器物到戊戌维新、辛亥革命学习西方的制度,到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思想的过程。但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维新、辛亥革命都由于不适合中国的国情,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传统封建专制思想,最终只能以失败告终。在新文化运动的浪潮中,在对封建传统思想彻底批判和大量学习西方社会思潮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思想由于其“实事求是”的思想精髓,能够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最终脱颖而出,与中国的先进阶级——工人阶级相结合,创造出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中国近现代化变革指明了方向。在改革开放现代化的过程中,也正是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与时俱进,形成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如何在现代化的艰巨时刻,披荆斩棘,乘风破浪,仍然需要有与时俱进的先进正确思想和理论做引导。
四、广大的群众——坚固之基
中国古语讲:“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的推动者。先进阶级必须要为了群众,能够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成功,推动中国的近现代化。中国近代史中一次次的探索都明明白白的揭示了脱离群众的变革是不可能成功的。太平天国运动后期生活腐化,脱离群众,最终覆灭;洋务运动是一场地方官员主导的,而缺乏群众参与的经济变革,最终也因无法使群众所认同而举步维艰;戊戌变法某种程度上仅仅是一群热血的知识青年分子所倡导到的运动,广大人民群众好像与自己无关,只能做漠然看客;辛亥革命因不团结最广大普通民众的力量,最终也被历史所抛弃。
历史仍然在前进,变革仍然在进行,现代化仍然在路上。在某种程度上讲,中国当今的现代化,就是中国人民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现代化,就是必须能够为了、依靠、引导群众进行现代化。如果当今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脱离了群众,现代化只能成为泡影。
五、特色制度——保障之基
无论是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先进思想的弘扬,还是先进代表与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被激发都需要制度的保障。制度保障是助推各要素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是文明前进的助推器。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新的生产力需要向前不断发展,必须推翻旧的生产关系的束缚即需要制度的不断变革,而新的制度必须符合新的生产力发展的方向與条件,所以这种新的制度必须是一种实事求是的符合每个国家、每个地区的不同的制度即特色制度。中国近现代史充分说明了特色制度的必要性。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编》都因其不切实际而流于失败;洋务运动因其“中体西用”,试图不改变旧的制度而进行变革,其一开始注定就会是失败;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也因追求的制度不适合中国国情而水土不服流于形式,而近代中国革命的胜利以及现代化取得的成就也无一不是因为开创了新的特色的革命与建设制度,才有中国现代化的今天。
中国在现代化前行的道路上,仍然要以史为鉴,不断开创新的特色的适合各个领域与行业的制度,才能在新的道路上,不断激发活力,不断创新,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六、主权国家——独立之基
主权,顾名思义,就是自主决定自身事物的权利与能力。中国的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就是一部任人宰割的历史。帝国主义虽然用武力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一定程度促使了中国近代化的开始,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却因为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主权的侵略与干涉举步维艰。帝国主义国家只想把中国作为他们近现代化的附庸,而根本不希望中国成为强大的现代化国家。到今天为止,西方国家的这种观念仍然如此,一直在遏制中国的发展,遏制中国的崛起。中国现代化所取得的成就也根本证明一点,中国的发展必须首先依靠自己的发展,必须首先建立在独立国家的基础之上。
[参考文献]
[1]章开沅,朱英. 中国近现代史[M].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
[2]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3]王先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2008(19).
[4]沙健孙.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若干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9).
[5]李文海.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编“综述”的几个问题[J].中国近现代史研究,2008(8).
(作者单位:山西工商学院 思政部,山西 太原 03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