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议帮助初中学生轻松背诵语文的方法

2016-05-14魏晨华

课外语文·下 2016年7期
关键词:苏步青组员活动课

魏晨华

【摘要】有一句话叫“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它说的是背诵在写作上的重要作用;还有一句话叫“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它说的是背诵对理解课文有积极的意义。由此可见,背诵在语文学习中有多重要。也正因如此,“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生背诵默写一定的名句名篇。但学生往往轻视背诵,厌烦背诵,甚至拒绝背诵。老师就要帮助学生度过背诵这一关。怎么帮呢?要开启学生背诵的动力,激发学生背诵的积极性,要让学生感到背诵其实很容易。

【关键词】背诵;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一、给学生讲名人勤于背诵的例子来激发学生的背诵热情

例如:

(1)苏步青是著名的数学家,但他却能诗善文,文学修养极好。苏步青是在温州读中学的。每天,他总要读《左传》《史记》《资治通鉴》等书籍。有一天,他用《左传》笔法写了一篇作文。国文老师读了这篇作文后,怀疑不是他写的,就把他找去。苏步青告诉老师,作文是自己写的,还说:“我会背《左传》。”老师选了一篇让他背,他很快就把全文背出了。老师连连称赞,说:“你这篇作文确实是《左传》笔法。”并将这篇作文评为全班第一。

(2)大家知道,鲁迅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古今中外,无所不通,特别是他的杂文,什么都谈,“嬉笑怒骂皆文章”。许广平说鲁迅从小记忆力就特强,善背书。这说明鲁迅重视熟读背诵和知识积累。

(3)顾炎武自幼勤学。他6岁启蒙,10岁开始读史书、文学名著。11岁那年,他的祖父蠡源公要求他读完《资治通鉴》,并告诫说:“现在有的人图省事,只浏览一下《纲目》之类的书便以为万事皆了了,我认为这是不足取的。”这番话使顾炎武领悟到,读书做学问是件老老实实的事,必须认真忠实地对待它。顾炎武勤奋治学,他采取了“自督读书”的措施:首先,他给自己规定每天必须读完的卷数;其次,他限定自己每天读完后把所读的书抄写一遍。他读完《资治通鉴》后,一部书就变成了两部书;再次,要求自己每读一本书都要做笔记,写下心得体会。他的一部分读书笔记,后来汇成了著名的《日知录》一书;最后,他在每年春秋两季,都要温习前半年读过的书籍,边默诵,边请人朗读,发现差异,立刻查对。他规定每天这样温课200页,温习不完,决不休息

相信学生听了这些名人勤于背诵的例子,心里一定会想:“哦,原来这些名人小时候都很重视背诵,学习起来都很踏实,这大概就是他们能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吧!我又有什么理由不去踏踏实实地背诵呢?”

二、帮助学生理清课文思路,从而达到轻松背诵的目的

下面,我就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的传世佳作,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的厌恶和鄙弃,赞美了农村的自然景物和劳动生活,也显示了归隐的决心。这篇文章要求全文背诵。

为了帮助同学们轻松背诵,我重点分析课文的结构。

第一部分(第1段):表达辞官归田的决心。可分两层。(含2节)第1层:自责自悔——奚惆怅而独悲;第2层:自恕自慰——实迷途其未远,这部分表达了鄙弃官场,向往田园的感情,点明了主旨。

第二部分(第2、3段):写回到田园后的愉快生活。可分三层:第1层写归途和初抵家中的情景。(含3节)第1节写归途:乘舟驭风,归心似箭。第2节写到家:童仆欢迎,稚子候门。第3节写家中:松、菊、幼、室、酒、樽。第2层写回家后的日常生活。(含3节)第1节写室中之乐:饮酒自遣。第2节写园中之乐:涉园观景,流连忘返。第3层写在农村出游。(含4节)第1节:重申辞官归田之志,息交绝游。第2节:与乡里故人和农民的交往。第3节:写出游方式是驾车或乘舟。第4节:出游所见所感。

第三部分(第4段):抒发诗人“乐天安命”的思想。可分二层。第1层,作者自问:“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第2层,作者自答:归隐田园,乐天安命。

通过以上分析,学生深深理解了课文内容。全文15节,学生对每一节写的是什么意思都做到了心中有数,背诵起来就轻松多了。所以,这一节课下来,学生基本上能当堂成诵。

三、通过语文活动课激发学生的背诵兴趣。

语文活动课是语文课堂的有效补充,它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内知识的理解,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策划组织能力,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很有帮助。

以下是我们课题组举行过的一次检查背诵的活动课。

活动准备过程:1.老师和主持人告诉同学们比赛的环节和范围。2.主持人选题、出题。3.主持人写开场白,制定赛场秩序。

活动的几个环节及规则:(14班)

1.抽题背诵。规则:两组分别推选三名组员上讲台抽题作答。答对者所属组得2分,答错不扣分。本环节共设10道题,有6秒思考时间,6秒过后,选手不作答视为弃权。

2.快速抢答。规则:主持人念题,哪个组有同学先站出来答题,并答对后得3分,答错扣1分。本环节共设7道题。(7班设计的是上黑板默写)

3.幸运搭档。规则:该环节考验组员之间的默契力度和团结合作能力。每组推选两名组员,由主持人出题,请其中一个组员通过语言行为等向其组员表述,(注意,在表述过程中,不可出现与题目中相同的字词)在1分钟以内,答对几个可得几分。

4.能背会写。规则:光说不练假把式,会背不一定会写。该环节考验组员的默写能力。各组推选出一人上黑板默写,写对得3分,答错不扣分。

班除以上环节外,还增加了以下几个环节:

1.击鼓传花。主持人先将题目分为“短”“中”“长”三类。请语文课代表上台,背对大家敲击黑板。从一组的第一个同学开始,以一条龙的形式传递“道具”。课代表停止敲击后,“道具”在谁手里,谁就上台抽题背诵。背出得5分,如果未能成功背出,由其指定同组一名同学代背,代背出加3分。代背有两次机会,两次机会用完,由其他两组抢答。

2.诗文接龙。主持人先说一句诗或文,如“江间波浪兼天涌”,从一组开始接一句诗文,诗中含有那句诗中的任何一字即可。接上一句加5分,接不上不扣分。时间到,终止,计分。

3.才华比拼。由三组各派一名代表上台将一首古诗或词唱出来。根据诗的长短,是否完整,歌唱效果等分别加5分、10分、15分不等。

课后,我们通过了解发现效果非常好。同学们都很喜欢这种检查背诵的方式,既轻松有趣又学到了知识。

(编辑:钟园)

猜你喜欢

苏步青组员活动课
苏步青的“几何世界”
你的不开心,让园艺温柔治愈
数学家的故事——苏步青
苏步青谈数学学习
小组落幕
让语文活动课“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