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语文能力培养,实现语文教学美丽转身
2016-05-14王丽平
王丽平
【摘要】课改的深入成就了语文教学的新景观,也为语文教学开启了一个新时代。那么要成就语文课的美丽转身,语文老师就得正视语用价值,着力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才能最终实现语文课程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关键词】落实;语用;实现;价值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2011版《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新标准用了大量的文字来阐明语言文字的地位和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性。现在以《北京的春节》为例,聊聊我在课堂教学中,是怎样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高学生的阅读力、思考力和表达力。
老舍先生笔下的《北京的春节》是一篇脍炙人口、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的散文。教学时,确定了以“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按顺序、详略得当、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在课外阅读和习作中加以运用”的训练目标。
一、看除夕“共沐喜庆团圆”,品语言“培养阅读能力”
为了让孩子品味到传统佳节在作者笔下徜徉,是因为写各个习俗运用了不同的方法,才起到相得益彰的表达效果。教学伊始,即抓住“同是热闹,但闹中各有不同”来导入,再抓住作者按时间记叙老北京过春节的表达顺序,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有目的地读,读中感悟人文民俗,进而领会写作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力、表达力和思考力。
(一)用好教材,领会能力。
“除夕”这部分内容作为教学重点,从三个层面切入,实现教学“让孩子感受除夕节日氛围,领会作者表达方法”的意图。
首先,在充分自读的情况下,引导孩子们抓关键词“到处”“除非,必定”来品读除夕的喜庆,体会春节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感受团圆的美好氛围。
其次,再读课文片段:“除夕”是从哪些方面把“热闹”写详细?小组自主、合作交流后,全班互动:
生1:老舍爷爷写了除夕这天人们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这些活动,是抓住活动来写的;
生2:我发现了老舍爷爷从色彩和声响来写热闹的:红红的对联和放鞭炮的声音;
生3:我还发现片段中有“味道”的描写。(师:什么味道?)年夜饭菜的香味。
到此,似乎完成了两个目标:领会节日的美好和如何表达这种美好的写作方法!那么,学生真正领会方法了吗?有待检验!
(二)拓展阅读,巩固能力。
为了检测学习效果,把“阅读链接”中斯妤的《除夕》作为阅读范例:同是写除夕,作者在写法上有何异同?自主阅读后,互动交流:
生1:老舍写的活动很多,斯妤写的只有外婆在准备年夜饭和全家围炉这件事。
生2:老舍写的比较简单,但是活动多;斯妤的活动少,但是很详细。
生3:结构上有一样的地方:写活动时,都有一句“总说”。(师:对,这就叫作总起句)
小结:老舍笔下的除夕为我们展现的是全景图,抓住除夕的几个活动,简单勾勒,语言简洁明快;斯妤则由回忆外婆入手,重点写了一家人过除夕的具体情景,细致描写了准备过程和围炉情景。
整个环节的教学,从三个层面来引导学生互动阅读:
第一层面通过抓重点词阅读,领会这段话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情感;第二层面是深入朗读,领会作者怎么把“热闹”写清楚,进而领会写法;第三个层面是拓展阅读,在读中比较不同写法:同是写除夕,写法上可以有多样;同样的话题,可关注不同着眼点,在内容编排和写法上就会有所不同。因此在对比阅读的过程中,用自己掌握的语文能力去解决实际问题,是为巩固孩子的阅读力和思考力。
二、品元宵“和融红火美丽”,写语言“掌握语文能力”
名家说过:教材就是一个例子。把教材中学到的知识迁移到语言文字运用中,那才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时值元宵佳节到来之际,给了我们一个大好的实践契机:时值元宵佳节之际,让你来写元宵,你会写什么?怎么写?
写完片段后,我挑选了几个片段投影展示。学生认真阅读后,作点评交流:
生1:小怡的片段写的是看灯展的,其中“元宵这天,园博苑真是人山人海。这边有……那边有……”里抓住方位变化写出了灯的形状和数量之多,突出了热闹的氛围,有真情实感。因为我们一家也观看灯展,我的感受确实也是这样。
生2:我发现小芳的片段是写民俗活动:游龙,她先整体写队伍的长,然后又仔细介绍队伍“前、中、后”三段的具体场景。而且抓住了听见的声音、看到的情景和心里的感受来写。让我好像也看到了活动的场面。
生3:小毅写的是参加了莆田“闹妈祖”民俗活动,我以前听都没听说过。他按时间顺序写了从傍晚到晚饭后的一些活动。还把自己的感受写进去。特别是放油炮的场面描写,我觉得特别震撼。
……
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由教材文法的领会到片段练笔和品味交流,真正把所掌握的“法”,拿到语文实践中去检验、应用,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再次落实了学语言用语言的目标,真正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力、思考力和表达力。
教学中我们总提倡一课一得,《北京的春节》的教学实践就是例子。在教学中,抓住语言点来引导孩子参与学习活动,品味语言的秘妙,进而创设实践机会,让孩子把语言秘妙转化成有形的工具去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我们语文老师就要学会把教材当作范例,让孩子把学到的方法迁移到其他作品的阅读和口语表达及写作上。才能落实语言文字运用,培养核心素养,真正实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实现语文课的美丽转身!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12.
[2]刘仁增.可贵的坚守[J].福建教育,2013(9).
[3]吴诗清.搭建内容与语用之桥[J].福建教育,2013(9).
[4]“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正误面面观[J].福建教育,2013(9).
(编辑:任佳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