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鉴日本经验加强大学生环境教育

2016-05-14严慧雯

亚太教育 2016年7期
关键词:环境教育生态文明日本

严慧雯

摘要:环境问题涉及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也需要综合运用各个学科的知识。本文对大学校内环境进行分析,结合大学的环境教育现状,提出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符合生态环境建设的环境教育体系,提高大学生环境意识,推动“和谐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日本;环境教育;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3-0237-02

环境教育是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核心,以解决环境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和有效参与能力、普及环境保护知识与技能、培养环境保护人才为任务、以教育为手段而展开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过程。日本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关注自然环境,重视环境教育,现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环境教育体系。探究日本的环境教育体系对我国构建生态文明的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日本的环境教育

日本的环境教育经历了自然保护教育、公害教育和环境教育这三个不同时期,最终确立了环境教育理念,并形成了完善的环境教育体系。通过各种形式,在学校、企业、和社区大力宣传环境教育,使环境教育深入人心,让每个国民都具有强烈的环保意识。

日本的环境教育从小学低年级甚至幼儿园就开始进行,通过让孩子们接触自然、感受自然来了解保护自然的道理。小学和中学十分注重实践,组织学生们参与丰富多彩的课外环境教育活动,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来培养学生保护自然、爱护环境的积极性;另外,通过综合教育,让受教者在关心环境问题的同时掌握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形成对自身周边环境积极负责的态度,以此来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教育形式丰富多样,除了学校的课外实践,日本地方自治体也为学校提供参加环境教育活动的机会,并且地方政府会结合周边环境建立符合本地实际的环境教育中心,或设置专门学校,供国民学习环境知识,培养环保意识。

二、我国学校的环境教育现状

我国的环境教育起步较晚,学校的环境教育也很薄弱,以至于进入大学的学生环境意识也很低下,不懂得爱护环境、保护环境。校园生活的点点滴滴均表现出来。校院内设有垃圾桶,但许多人并不会将垃圾放入垃圾桶内,而是只图方便,随手丢弃,路面上、车筐里、甚至垃圾桶的旁边到处都会看到丢弃的垃圾;野餐后的校园草坪也是狼藉一片;教室内,几乎每张课桌上都是片片涂鸦,乱写乱画、考试前做的“笔记”几乎遍布整个课桌;桌兜里垃圾袋和吃剩的食品也随处可见。这些现象说明我国的大学生连最起码的环境意识都不具备,应亟待进行环境教育,普及环境知识, 爱护环境和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应具备的起码公德。

三、对我国大学生环境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宣传、提高重视。

针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对于环境教育了解甚少的现状,首要任务是加强环境教育知识的宣传与普及。教育主管部门可以组建环境教育教学中心等机构,加强环境教育的宣传力度;学校可以聘请相关讲师,在校内举办环境教育的知识讲座或学术沙龙;媒体应发挥自己时效快、范围广的特点,进行环境教育的相关报道,以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如在我们河北经贸大学,可以采取如下方式进行宣传:校报中刊登有关环境教育的趣味性文章、校广播台及时播报保护环境的好人好事、新媒体中心在微信平台推送以环境教育为主题的图文消息、学校学生会组织举办一些关于环境保护性质的讲座、并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有意义的环保活动、校内艺术团体进行保护环境的专题演出等等。

大学的环境教育,不仅仅是增加学生科学知识的教育,也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途径。因此,为增强大学生的环境意识,学校应结合大学生的特点及本校的实际情况,适时开设环境教育的相关课程;教师授课时应审时度势,尽可能选取适合形势发展、符合大学生心理特点、学能所用的教材,这样才有可能与学生产生共鸣,起到环境教育的效果。学生们只有培养起足够的环保意识,学到一定的环保技能,养成好的环保习惯,当他们步入社会时,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尊重环境、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社会人。

(二)加强管理、防微杜渐。

教育不是万能的,适当的奖惩必不可少。在校内大力宣传环境教育的同时,学校的管理机构也应该加强对教室、食堂、校园等公共场合的监管。学校或学院可以安排学生会等学生组织成立校内或院内环境监管部,不定期地抽查教室、食堂的环境卫生状况;在校内巡视,严厉制止破坏环境的行为。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适当地给予奖惩。将不良行为扼杀在初期。教育的同时加强监管,才能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注重实践、增强意识。

在进行环境教育的过程中,还应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不要只停留在书本层面。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假期,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公害的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通过对公害问题的社会调查,并用学到的理论知识来分析环境问题,以此激发学生们对理论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概念和意义有更加清晰的认识,更加自觉地了解身边的环境、提高环保意识、增强主人公的责任感。

身为地球一员的我们,身边的一切都是从大自然获取的,因此,对自然的尊重和爱护是重要且必要的。

日本近50年的实践告诉我们,环境教育的普及并非一朝一夕能够达成,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并非一蹴而就,诚然学校及社会对此的投入要持之以恒,但大学生在受教育后能否将环保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保持高度的社会责任心和社会使命感,这点更为重要。

文化水平的提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身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从现在开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加强环境观念、提高环保意识,为构建生态文明的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应有的力量。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商学院)

2016年河北省科技厅项目“垃圾的科学分类与利用”中期成果

参考文献:

[1]孙刚,房岩. 21世纪日本的学校环境教育特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10).

[2]栾彩霞. 环境教育的推力和依托从环境教育基地探索日本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2013(2).

[3]杨阳,葛高飞,雷秀雅. 论日本学校的环境教育及其启示.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S1).

[4] 陈贺丽. 日本环境教育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人民论坛,2015(5).

[5]曹洁. 日本社会的环境教育及启示.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0(7).

猜你喜欢

环境教育生态文明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黄金时代》日本版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高校环境教育非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