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格物”思想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迷茫的启示

2016-05-14谢辉

亚太教育 2016年7期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格物

谢辉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高等教育逐步由原来的精英教育转变为现在的大众教育、通才教育,大学毕业生的压力增大,再加上社会激烈与残酷的竞争,大部分的大学生毕业生就业迷茫心理严重。“格物”是我国儒家思想的重要概念之一,更是儒家哲学重要的修养工夫。本文试图从“格物”思想中寻求大学毕业生应对就业迷茫之道。

关键词:格物;大学毕业生;就业迷茫

中图分类号:G4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3-0234-01

一、 格物本义

不同时代的人对“格物”有着不同的解读,朱熹认为“格物”是“即物而穷其理”;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视“格物”为“正心”;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之一的王夫之则把“格物”看成“博取之象数,远证之古今,以求近乎理”。因此,需要综合“格物”的词源以及各种语境的用法,去大致推断其最一般的本义。

《说文解字》中“格”的最初含义是“木长貌”,即树高枝长,后来用于指能将器物分置的木制用具,如书架上的格子、窗格,又引申为标准(规格)、品位(品格、人格、资格)、词汇的恰当位置(主格、宾格、所有格),以及包含动词含义的阻止(格格不入)等。[2]将这些用法进行概括,可以大致认为“格物”的本义为“让某种事物处于适当的位置上”。

二、 大学毕业生就业迷茫表现及原因

(一) 大学毕业生就业迷茫表现

1、就业期望值高。有不少大学毕业生存在着就业期望值高的表现,不能根据自身的条件来选择合适的位置,而是死死盯住大城市、大公司(企业)、高薪岗位,不愿意屈就自己,害怕吃苦受累,更不愿意到一线基层去工作。部分大学毕业生盲目追求于本专业,不愿意尝试去接触非本专业工作。这样故步自封,只能限制住自己的择业空间,造成了就业迷茫。

2、盲目择业,违约不断跳槽现象严重。很多大学生害怕毕业之后找不到工作,从而在各大招聘网站以及各大人才市场,海量盲目的投简历。当被多个应聘单位同时录用之后, 往往不知该如何做出选择。各种纠结选中其一进行实习时,又很快放弃,认为不适合工作岗位,辞职再重新寻找,以次往复。造成自己无法就业。

3、缺乏职业能力。在毕业大学生群里中,存在不少的人员缺乏必要的工作能力,无法胜任工作。在校期间,只顾享受来之不易的自由,往往忽略了对自己的培养以及提高,部分大学生则认为考证就万事大吉,没有对其他的综合素质能力进行关注,更没有做好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最终很难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

(二) 大学毕业生就业迷茫原因

1、外部环境原因。从社会看上,我国高等教育逐步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通才教育,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已经失去了竞争力。由于学校的不断扩招,也使得劳动力市场处于“供大于求”的境况中。用人单位也因此提高了选择人才的标准,对学历要求进一步提高。而我国的用人机制也不够完善,使得缺乏社会知识和经验大学毕业生不知所措。

从学校上看,学校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而不是工作能力,重理论而轻实践,使得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参与社会实践。而在课程设置上也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学习的内容在生活运用中并不需要,也并不常见。经过如此教育之后的大学毕业生就缺乏了社会生活中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及相应的工作能力,导致“就业难”“就业迷茫”。

2、内部个人原因。从观念上看,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观偏颇,他们会好高骛远,不愿吃苦,不乐意去基层干活,只是执着于追求“高大上”的企业以及“白富美”般的工作待遇。他们没有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寻求到一个合适的自我定位,缺少一个切合实际的理想目标。

从能力上看,大学毕业生在校只顾学习考证以及成绩,虽然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但是却严重的缺乏社会经验,以自身的能力无法完成工作。综合素质能力较低,没有一定的适应能力、社交能力、团队能力等。

三、 格物思想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迷茫的启示

“格物”思想—“让某种事物处于适当的位置上”,给大学毕业生的启示就是让自身与工作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社会环境允许你以自身合适的条件对接上恰当的工作。本文给出了一下几个建议,供参考。

(一) 认清客观现实,树立恰当目标。古语有云:“天时,地利,人和。”大学毕业生想要摆脱就业迷茫的困境,就需要认清并接受客观现实,了解目前就业的外部环境以及学校教育的弊端,不能因为人才制度的不完善以及学校制度的不合理,就怨天尤人,从而失去斗志。大学生应该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清楚自身条件如何以及工作岗位要求。树立一个恰当的目标,为之努力,不断拼搏。

(二) 正确自我定位,匹配适当工作。正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在面临就业时,最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就是自身处于何种境况中,自身的能力达到何种程度,自身希望获得怎样的工作,能够对自我进行正确的定位。不好高骛远,一心追求于名企,高薪的工作,不盲目择业,到处随机投简历,重复实习-辞职-找工作-实习的死循环。大学生应寻求一个合适的就业期望值,不过高,不过低,找到那个恰当的平衡点。

(三) 提升自我能力,恰当匹配工作 。大学毕业生就业迷茫,往往是因为自身的能力无法胜任工作,或者只停留在理论水平上,无法让理论与实际接轨。大学生想要顺利就业,就需要不断的提升自我能力,不管是学习的能力,还是社交能力、团队配合能力等综合素质能力以及专业能力,都是需要不断与时俱进的。时代在进步,大学生也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或者能够有机会走在时代的前列。当你自身具备一定的能力之后,你就拥有了竞争力,就可以摆脱“就业迷茫”的困境。

总之,大学毕业生要想解决“就业迷茫”的难题,其中一种方法就是懂得“格物”的道理—“让事物处于一个合适的位置”。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蔡铁权.“格物致知”的传统诠释及其现代意蕴[J].全球教育展望,2014(6):110-120.

[2]王前,李贤中.“格物致知”新解[J].文史哲,2014(6):129-134.

[3]王永强.“90后”大学生迷茫困境的成因及教育对策研究[J].法制博览,2014:396.

[4]卓玲.基于在校大学生就业迷茫心理及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2(12):213-215.

[5]罗剑英.大学生迷茫的心理现状分析及教育对策[J].教科文汇,2009:62.

[6]张金彩,李鹏,王雪萍.大学生迷茫心态的分析与研究[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9(1):79-80.

猜你喜欢

大学毕业生格物
从道德“格物”到政治“格物”——荀子“义”论的新进展
王申勇:“格物”的精神与“动情”的演绎
人格物在民法上的保护探析
人格物继承法律问题研究
大学毕业生租房消费影响因素研究
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准备三步法则
应届大学毕业生创业现状及对策研究
格物究源 穷理致知——评《中国古代物理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