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中生耐力素质下降的原因及对策

2016-05-14丁青

亚太教育 2016年7期
关键词:耐力素质对策

丁青

摘要:本文在对如今高中生耐力素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高中生耐力素质下降的主要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结合教学实践,从宣传教育、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三个方面提出了有效提高学生耐力素质的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耐力素质;下降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47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3-0022-01

耐力素质是人体最重要的身体素质之一,是衡量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中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积极、自觉地参加耐力跑锻炼,能提高耐力素质。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并能培养吃苦耐劳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从耐力的统计数据来看,20年间,城市男生平均下降14.10秒,城市女生平均下降7.40秒,乡村男生平均下降10.24秒;20年来,城乡男生1000米跑成绩分别下降44.49秒和36.16秒,城乡女生800米跑成绩分别下降40.38秒和31.77秒。由此不难看出,20年间,学生的耐力素质是下降的,尤其是中学生的耐力素质下降幅度更大。

一、造成中学生耐力素质下降的原因

1、社会对学校教育质量的片面性评价是外因。高考的激烈竞争,形成社会对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价出现偏差,往往把“升学率”做为学校办学质量优劣的唯一标准,从而使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的时间无法保证 ,一周2次课外体育活动难以实行,学生体育活动减少,锻炼的时间、强度不够,导致耐力素质乃至体质下降。

2、受家庭“重智轻体”观念的影响。现在的家庭以独生子女居多,由于家长的过分溺爱,自行车不准骑,开私家车接送孩子上学,更谈不上走路、跑步上学了,学生怕苦怕累的思想普遍存在,不愿参加体育锻炼,更不愿参加长跑等耐力项目的锻炼。

3、受学生“健康体质”意识淡薄的影响。学生普遍片面认为,现在吃得好,穿得好,营养条件好了,身体也就健康了,没有必要参加体育锻炼。他们没有真正认识健康应包括身体、心理以及社会交往几个方面,没有真正认识到体育锻炼可以能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并能培养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4、受部分体育教师教法陈旧的影响。有些教师对体育课教材缺乏研究,形式呆板,手段单一,难以激发学生兴趣,学。有些教师急于求成,盲目加大运动量,使学生吃不消,生理反映严重,产生惧怕心理,结果适得其反。

二、提高中学生耐力素质的对策。

针对中学生耐力素质下降的原因,本人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和多年体育教学实践经验,提出如下几项措施和方法。

(一)宣传教育

1、利用黑板报,宣传橱窗进行宣传教育。如介绍耐力素质对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作用;介绍提高耐力素质的锻炼项目:如越野跑、登山、游泳、长距离骑自行车、跳绳、各种球类活动等;介绍参加耐久跑锻炼,能培养人的不怕困难、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等。

2、利用体育理论课,介绍耐久跑的一些有益知识。介绍长跑中要注意的卫生健康知识;长跑中要学会正确的呼吸方法,要学会科学安排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等。

(二)课堂教学。我们针对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改革。采取丰富多彩、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突出一个一“趣”和“乐”字,提高学生耐久跑的自觉性、积极性。

1、越野跑。根据我们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体育课上我带学生沿盘山公路慢跑,并掌握跑的速度。同学们练习非常认真,积极性非常高,虽然跑了2000多米,没有一个同学掉队。学生对这样的耐久跑练习非常喜欢,教学效果好。

2、图形跑。在体育课耐久跑教学中,打破学生绕田径场跑的旧模式,采用各种图形跑来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如:迎奥运五环图形跑,螺旋跑,“8”形字跑,图形跑,五角形跑等。

3、竞赛。如“十字”接力,迎面接力,折返跑接力,障碍跑接力,各种跳绳比赛等。教师也尽量和学生参加到竞赛活动中去,这样学生参与比赛的热情更加高涨、积极性更高。

4、合理安排体育课的运动量和负荷,可以安排一些间歇跑、重复跑、12分钟定时跑等,学生的耐力素质明显提高。

(三)课外活动

1、把早操改为晨跑。冬季我们把早操改为晨跑,以越野跑为主。为了保证跑的质量和安全,作了周密安排,体育教师、值班老师、班主任、学生会专门负责分工管理,并由体育教师领跑控制运动量和强度。

2、开展象征性长跑活动。以班级为单位,每星期跑3次,每次男生跑2000米,女生跑1000米(规定跑的距离是为了能准确统计)以每次跑的总距离计到班级的表格上,每星期统计一次。看哪一班跑的距离最长,井冈山、延安等革命圣地2万5千里长征等。

三、成效

从2014学年开始,我校在提高学生耐力素质方面采用了上述的各种措施和教学方法,取得了可喜的成果。2014年到2015年高二、高三年级合格率逐渐提高,平均成绩也有所提高,不合格人数从近100人降低到50人以下。

四、结论

第一,学校体育要适应教育整体改革的需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统一思想认识,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富有特色,生动活泼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创造条件开辟“快乐体育园地”,开展“特色体育活动”,“课间体育活动”,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第二,转变学校体育教学的传统观念,改革体育教学。体育教学要抛弃沿袭多年的运动技能教学法,在重点的确立、练习分组,教学要求等方面,都要给学生更多的机会,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第三,创造有效的体育教学模式,培养学生锻炼兴趣,如快乐体育模式,自学自练模式,兴趣专项模式,情景教学模式。

第四,学校和体育教师要加强对提高耐力重要性的宣传,定期进行专题讲座,每年有计划地组织象征性长跑、冬季长跑、健身跑等活动。

结束语:

学生耐力下降引发人们对当前教育现状的警示和思考,我们必须积极推进人才选拔制度和教育体制改革,大力宣传正确的教育思想,使整个社会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同时要积极进行教学创新,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特殊作用,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合格的新世纪人才。

(作者单位:南京市燕子矶中学)

参考文献:

[1]中国学校体育.2004.

[2]体育教学.2004,1.

[3]夏峰等.要理直气壮地弘扬刻苦锻炼的精神.

猜你喜欢

耐力素质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耐久跑教学方法新尝试
足球运动员的耐力素质训练分析
篮球运动员耐力素质训练方法研究
高中学生耐力素质状况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