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教育里遇见新的自己
2016-05-14朱永新
相遇是一种缘分,在偶然中存在着必然。
与晓东的相遇,大概是2011年8月,他在腾讯微博给我转来了凤凰卫视闾丘露薇的一个消息,她正在主持中文台的《走读大中华》栏目,准备做一期关于新教育的节目。我记住了这个年轻人的名字——郝晓东。
后来,从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的年度叙事中,读到他的故事。知道他2009年邂逅新教育,接触“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开始了自己的新教育历程。知道他从一名中学教师成长为大学教师,而且在海南的一个小岛上带着20多位师范生,用新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指导他们支教实习。我记住了他的网名——青风竹简。
去年夏天,晓东专程来北京,与我交流他的人生理想。他告诉我,自己出生于山西省武乡县的一个教师家庭,父亲是附近小学的校长,姥姥、姑姑、妻子、弟媳、妹妹都是教师,他对教育有着特别的情结。他还告诉我,接触新教育六年来,新教育唤醒了他的生命,点亮了他的心灯,引领了他的成长。新教育理念让他切实感受到教育的美好,让他真正皈依了教育。他希望能够有机会跟我读博士,在新教育方面深度学习并毕生为之尽微薄之力。
正是这样,因为对教育的热爱,对新教育的追寻,因为这些必然的条件,我们有了看似偶然的相遇。
时隔不久,我就收到他发来的书稿:《给青年教师的四十封信——一个新教育教师指导大学生支教的实践与思考》,问我是否有出版的价值。他说,之所以想出版这本书,初衷有几点:1. 对五年教育工作思考的一个整理;2. 以此感谢您,感谢新教育,并宣传新教育;3. 给新教育基金会捐赠点稿费。
我仔细读了书稿。书稿以成长、课堂、管理、阅读、卓越、爱心等几个主题,记录了一位年轻教师的思考与行动。虽然书稿显得还有些稚嫩,系统性逻辑性也有待完善,但是,这样的文章,不仅对他自身的成长很有价值,对那些未来的教师,以及刚刚走进教育的年轻教师来说,也是一级非常方便的台阶,他们可以通过借鉴这些反思,继续沿着阅读的阶梯攀登。我鼓励他修订,并且推荐给《新教育文库》的出版统筹童喜喜老师。
现在,这本书就要与大家见面了。许多人会因为这本书与他相遇。我相信,无论是他的海岛苦读的故事,还是他与团队共读的故事;无论是他参加新教育网师研习的故事,还是他与师范生相互切磋的故事,读者都能从中看到,一颗年轻的心如何蓬勃地跳动,一个昂扬的灵魂如何寻找方向。希望更多人也会像他一样,最终在新教育里,遇见一个新的更好的自己。
(责任编辑:黄常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