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乒乓球学习兴趣的几种方法
2016-05-14冷增民
冷增民
摘 要 通过分析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讨论如何培养学生对乒乓球的学习兴趣,为普遍的体育教学提供良好的途径,最终促进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乒乓球教学;学习兴趣;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7-0132-02
课程改革正在稳步前进,更多的教师正在逐渐摆脱过去陈旧的教学观念,使用全新的教学模式组织教学,且收效显著。体育运动可以锻炼学生的各项身体机能,保证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乒乓球运动具有竞技、健身、娱乐的特性,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一个很好的运动项目。学生可以通过乒乓球运动,自主建立相关运动能力,将体育知识成功运用到运动中,发展体育运动,促进其他学科发展,有利于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
1 小学生的兴趣培养在乒乓球运动中的重要性
兴趣是做任何事情的最大原动力,是推动个体积极进行某种行为的心理趋势。强制学习是不可行的,唯有充分激发学生自身主动学习的兴趣,才能真正达到学习的最佳目的。只有充分发挥学生个人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教师才能真正提升教学质量。学习兴趣得到充分开发,可以保障体育运动的效率。目前很多学校以兴趣班的形式开展乒乓球的学习,通过基本的乒乓球课程的学习,学生的热情不断得到激发。乒乓球运动是一项终身性的运动,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持续性发展的培养。在学习初期,学生主要是好奇心在驱使,而教师的教学应将好奇心转化为学习兴趣,成功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同时教师应注意方式方法的转变,持续保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开展此项运动的前提。
2 培养小学生乒乓球运动学习兴趣的方法
活跃课堂来激发学习兴趣 学校乒乓球教学现状较为理想,已经能够成功运用各种活跃课堂的方式来达到激发学生主动性的目的。比如组织一些竞赛、游戏等活动,在教学过程中严格贯彻教育改革的课程标准,寓教于乐,活跃教学氛围。设置游戏活动,创建游戏情境角色,提高学生的课堂的参与度。轻松欢乐的氛围,保证了学生很高的学习热情和课堂参与度,确保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新课程改革稳步发展的今天,教育者充分认识到先进教学方式的优势。体育教师也充分体会到寓教于乐的重要性,并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设立游戏和竞赛活动,提升游戏活动的内容和趣味性则变得尤为重要[1]。要遵循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教育性、重要性等原则,进行课堂内体育相关的竞赛和游戏活动的组织,必须保证设立的游戏活动符合学生的天性和特点,保障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以利于激发学生对乒乓球的学习兴趣。
如团体颠球比赛,这个游戏设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移动的空间感。学生的空间感可以在来回移动的击球中显现。活动形式为3~5人分为一组,进行向上颠球的比赛,主要锻炼学生的正反手颠球。在练习过程中,学生将分组的成员围成圆圈,其中一个人向上发球,以颠球形式把球传给下一个人,然后每个学生在迅速击球之后快速地从包围圈里退出。另外,还可以组织所有学生两两面对面站立,或按照从头到尾的顺序或自由计算进行颠球。要求在游戏进行中,参与者尽量保持颠球不停顿,球不落地。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乒乓球击球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
引用实例来激发学习兴趣 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提供服务人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个体接受教育同样是为了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做出自己贡献。近年来,乒乓球课程基本已在我国各类学校普及开展。通过极具鲜明特色且趣味十足的课堂,增强学生学习乒乓球的积极性,从而全面促进这项运动的普及,把乒乓球发展成为终身运动,将有利于我国体育事业的良好发展[2]。在此时很有必要开展关于提高乒乓球运动学习兴趣的谈论。众所周知,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我国涌现出许多乒乓球世界冠军,如孔令辉、邓亚萍。在正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述这些世界级运动健儿的事迹来带动学生,激发学生学习乒乓球的兴趣。
如首先让学生了解我国乒乓球发展的具体状况,进而讲述著名乒乓球运动员尤其是奥运健儿的相关事迹。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乒乓球相关视频,比如国际球赛或者发展历史之类的。尤其可以采用讲解球赛的方式来进行,教授学生相关知识和技能,让学生体会精妙的球技带来的快感和兴奋。通过这种形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以及荣誉感。学生通过学习国球的发展历史,体会在乒乓球持久发展的半个世纪里,许许多多运动员对乒乓球有着深厚的情感,也会将最初的简单的好奇心、新鲜感升华为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感悟。另外,乒乓球运动还有改善视力、活跃大脑的功效,教师完全可以将这些运动益处穿插在讲解中,从更深层次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3]。尤其在介绍乒乓球功用的过程中,通过实例来进行讲解,使学生可以获得相关技能的培训,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激励学生来激发学习兴趣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点不容置疑,教师必须明确认识和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关注学生自身的需求,尊重差异,因材施教,营造良好氛围,使学生快乐学习。在和谐、欢快的学习氛围中,倡导欢乐乒乓,保障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每个人都具有创新潜能,潜藏于每个人个体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中。因此,环境极大影响着个体创新潜能的爆发。若想将潜能转化为现实的创造力,必须营造良好的环境。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应以鼓励为主,注意方式方法,把握好尺度。积极的肯定对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起着极大作用,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取得成就感,对学生的发展很有利。
在日常教学中,通常会组织一些竞赛或者活动。对于结果,教师应该给予积极的肯定和鼓励,表现出对学生获得成果的关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给予表现优良的学生以相应的鼓励,并使之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榜样。对于差生,不要忽视,时常给予鼓励和支持,保持其学习的积极性,并采取相对应的教学措施,差生表现会越来越好。教师应在学生中提倡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共同完成进步、发展的学习目标。恰当的鼓励可以避免学生产生自卑厌学心理,培养其自信心,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以适应新时期课改的要求。
3 结束语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本身存在一定学习心理规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对这一规律的利用,激发学生主动性,培养其学习兴趣。良好运用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采用富有特色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乒乓球的乐趣,激发学习积极性。营造欢乐的学习氛围,因材施教,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完成教学任务,对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发展,达到体育教学目标,是一项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谭姣.浅谈小学乒乓球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方式[J].才智,2014(31):97.
[2]胡宏南.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J].当代体育科技,2014(35):201-203.
[3]肖辉.浅议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4(2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