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实物投影仪
2016-05-14陈霞周晓宇
陈霞 周晓宇
摘 要 介绍实物投影仪在新课导入、阅读理解、朗读及文言文字词教学等方面的应用方法。
关键词 实物投影仪;初中语文;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7-0037-02
1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课程改革的深化,多媒体教学设备广泛走进校园课堂,优化了教学结构,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是,由于多媒体教学需要制作相应的课件,这对于农村学校一些还不太熟悉电脑的教师来说,成了一个难题,加重了教师的负担。因此,充分发挥较为容易操作的实物投影仪功能,是解决当前这个问题的好办法。
实物投影仪,不仅具有一般投影仪的功能,而且开机启动快,使用方便,使用前期不需要花费很多时间,也不需要准备很多的材料和技巧,没有课件制作经验的教师也能操作。它可以把较小的图片、文字、实物等投影到大屏幕上,增强观看效果,使学生看得清楚、看得明白,因而很受教师和学生的欢迎。下面结合自己学校的语文教学实际,谈一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方法。
2 投影插图
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插图,如《人民英雄纪念碑》《皇帝的新装》《社戏》《中国石拱桥》《牛郎织女》等,这些插图都是编者精心设计,为实现教学目的而服务的,一般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学生具有启发和引导作用。充分利用实物投影仪的放大功能,把插图投影到屏幕上,可给学生以鲜明的感受,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投影插图,导入新课 投影插图,由图引出课文,有利于学生在兴趣中进入学习状态。如在教学《紫藤萝瀑布》一课时,由于学生对紫藤萝花比较陌生,上课时可先把课文中的彩色插图《紫藤萝》投影到屏幕上,让学生仔细观察紫藤萝花的整体形态有什么特征?花穗有哪些特征?花朵有何特征?然后通过回答问题,顺利导入新课。这种方法应用的机会很多,如在教学《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等课文时,都可把课文插图投影,让学生在观察的兴趣中进入下一步的学习。
投影插图,加深理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理解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核心,在教学中投影教材插图,有利于解决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困难,使学生加深理解和思考,化难为易。如《故宫博物院》是一篇介绍古代宫殿建筑群的说明文,学生非常陌生。在教学时,先投影《故宫太和殿》插图,让学生认识这种古代建筑;然后投影故宫平面图,边讲解边让学生填写各个建筑的相关位置。这样不仅使学生了解故宫博物院的各个环节,也使学生明白作者以空间为序的写作方法。在教学《沁园春·雪》时,“妖娆”一词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投影教材中《江山如此多娇》这幅图画,可让学生在观看中理解“妖娆”一词的含义。
除了课文插图,还可以把自制图画进行投影。如在《济南的冬天》中有这样一段话:“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把它们唤醒。”在这里,作者巧用了三个动词“晒”“睡”“醒”,形象地描绘出阳光下的济南暖和而舒适的特点。但是,对初中学生而言,对这些动词的理解不易。此时可根据这段话的内容自制一幅图画,投影到屏幕上,让学生欣赏冬天济南的样子,体会这三个动词的生动准确。这样不但理解透彻,还体会到以后作文时如何把握动词的用法。
投影插图,自主探究 学生欣赏插图的过程也是再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具有自己的审美观点,而且有自己的个性评价。利用这一点,投影插图,可有效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如在教学《晏子使楚》一文时,晏子的机智勇敢和高超的说辞艺术深深吸引了学生,但对“身为春秋五霸之首的齐国大使,晏子遭到楚王的侮辱”产生质疑。此时,可把当时的地图投影到大屏幕上,让学生探究。通过观看,了解到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通过思考,探究出:齐国虽然距离楚国很远,但是晏子是在齐国国力日趋衰弱而楚国日渐强盛的情况下出使楚国的。这样,了解了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后,再理解晏子的形象就不难了。
投影插图,发展想象力 投影插图,把抽象的语言化为具体形象的图片,可给学生以视觉刺激,使信息传送到大脑,进而使脑中呈现一幅幅鲜明的画面,从而发展想象力。《社戏》是一篇充满江南水乡生活气息的小说,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月夜美景。由于时代的变迁和生活环境的不同,北方的学生对小说中的生活环境的感知也不相同。为此,在教学时可通过投影插图,让学生想象起伏的连山、朦胧的月色,以及一群天真友好的农村儿童在一起煮豆的场景。这对于没有水乡生活经验的学生来说,既能促进把思维的触角伸向那迷人的水乡和月夜,又能促进打开记忆的闸门,联想自己的童年趣事,从而发展想象力。
投影插图,加深记忆 在教材中,除了一些记叙文、说明文等插图以外,还有不少作者及文中所描写的著名人物的肖像插图,如李白、杜甫、鲁迅、茅盾、叶圣陶、冰心等。投影这些插图,有利于加深学生的记忆,激发学生的崇敬之情,促进学生以他们为榜样,好好学习。
3 投影文字
投影文字,可以直接把书放到实物投影仪上,使文字清清楚楚地显现在大屏幕上,以便提高教学速度,节约时间。
投影文字,促进朗读 理解课文内容是通过朗读来实现的,这里的关键是要抓住重点字词句。为此,教师可以把课文的某一段放在实物投影仪上,指导学生明白哪些字词句要重读,哪些词语要慢读等,并在书上标上记号。如在教学《好学的爸爸》这篇课文时,可把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放在实物投影仪上,一边有感情地朗读,一边在书上圈出重点字词。这样,学生边听边看,印象非常深刻。
对于一些要求背诵的古诗词,可把整篇文字投影出来,让学生集体诵读,在诵读的基础上背诵。这种方式有利于增加学生背诵的乐趣,效果较好。
投影文言文,帮助理解 对于文言文,学生比较头疼,因为文言文深奥难懂。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方法,首先要解决读懂的问题,实物投影仪可以发挥高效作用。如教师可以把课文内容,利用实物投影仪直接投放到大屏幕上,一边朗读,一边勾画重点字词,并解释重点实词和虚词的意思。通过讲解和对照,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在以后的学习中,学生就容易模仿教师的讲解方式,把不懂的字词做上记号,或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或询问老师、同学来解决,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投影病句,分析修改 病句修改是语法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学时可把病句投影出来,通过集体分析,找出病因,然后对症下药。这样既能让出错的学生加深认识,又能让全体学生深刻理解。
4 结语
总之,只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恰当地把握投影仪的应用时机和方法,就能发挥其方便直观的优越性,使其成为教学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