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1”阶段管理主体角色探究

2016-05-14罗杰欢李永立

教育界·下旬 2016年7期
关键词:顶岗队伍主体

罗杰欢 李永立

【摘 要】“2+1”模式的頂岗实习是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重要教育管理阶段。本文从管理主体的角度,探讨不同管理主体在“2+1”顶岗实习不同人才培养阶段应承担的角色和责任,加强对高职学生顶岗实习阶段的指导和评价,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 顶岗实习 “1”阶段 管理主体 角色

一、顶岗实习“1”阶段的内涵及重要性

顶岗实习是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或用人单位工作岗位上工作,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下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重要载体。顶岗实习将高职学生人才培养从时间上分为两个阶段,即在校学习阶段和校外实习阶段。所谓“2+1”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一种校企双向参与,分段培养的教育模式。按照《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时间不少于半年”的要求,在时间维度上,顶岗实习中“2”阶段学习时间为2—2.5年,“1”阶段学习时间为0.5—1年。

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目前实习的“2+1”顶岗实习模式是两年在校进行文化素质和专业课程学习,最后一年学生到实习单位以带薪实习的方式参加实训锻炼。其中“1”阶段中,第五学期学生应在校企合作的单位进行为期半年的教学实习,第六学期为毕业实习。

在“1”阶段,尤其是教学实习期间,对学生的管理和指导至关重要。从宏观上讲,顶岗实习过程管理主体涉及政府、社会、高校和实习企业;从微观角度上,包括校方管理队伍和企业方管理队伍。校方管理主体主要包括学生管理队伍、教学管理队伍、实习指导队伍,企业方管理队伍主要包括实习企业人力资源部和企业导师。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经过五年的实践探索,总结出一套比较完备的实习管理模式,将实习中不同管理主体的角色融入学生实习准备、实习过程指导和实习评价三个阶段,将不同管理主体对实习的指导和管理效果纳入个人的考核评价中。

二、校方实习管理主体应担任的角色

在顶岗实习“1”阶段,校方的管理主体主要有从事学生管理与服务的辅导员队伍,从事教学管理的专任教师队伍(专业基础课教师、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教师)和“1”阶段实习指导教师队伍。这三支管理队伍在实习准备、实习过程和实习评价全过程中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

笔者认为,在“1”阶段,学生辅导员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好思想维稳工作;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做好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担当起心理咨询师的角色。在校学习期间,辅导员与学生接触较多,对学生个性比较了解,能够建立比较全面的学生信息档案,这为辅导员开展顶岗实习阶段的管理和指导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撑。

教师队伍应将实习指导的重点放在职业引导和岗位对接,担当起职业规划师的角色。在“1”阶段的教学实习中,关键是让学生的实习内容与教学内容能够对接,实现学习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真正做到人岗匹配。这要求教师在学生实习前为学生“做足功课”,让学生认识到个人在实习阶段“应当做什么”,自己要面对的岗位“是什么”。教师可以从专业发展、职业发展和岗位能力等方面进行个性化的授课,按照行业发展趋势要求,进行课程改革,为学生量身定做适应工作岗位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加强校内实训课程教学和评价,使学生在实习前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操作技能。为了更细致地指导学生在合适的岗位上实习,笔者建议,就业指导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卡特尔十六种人格测试或MBTI人格测试进行专业的职业测试评估,增强学生自我认知。

实习导师应特别关注学生的专业问题,有计划地到实习单位、工作现场开展调研,观察、了解学生的实习现状,将收集到的信息作为实习评价的重要依据。在调研或座谈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引导学生在自己的岗位上独立思考,解决问题;了解企业对学生职业能力和专业知识的新要求,促进教学改革和实习指导。

三、企业方管理主体应担任的角色

在顶岗实习“1”阶段,企业方的管理主体主要包括企业人力资源部和企业导师队伍。这两支管理队伍在实习过程和实习评价全过程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这是由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的特征所决定的。

四、建立系统的顶岗实习考核制度

顶岗实习质量评估是保证实习效果的重要手段,是检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教育管理效果的中间环节,各管理主体应对实习学生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这要求校企双方应首先明确考核标准。《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规定:“实行学校和实习单位对学生顶岗实习共同考核制度,共同制定实习评价标准,共同考核学生实习效果。”在考核内容上,不仅包括劳动纪律、生产安全、敬业程度、沟通能力等“软指标”,还要包括工作业绩、技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等“硬指标”。其次,不同的管理主体应当有不同的考核依据,并将考核依据共享。校方可以将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长记录与公司人力资源部、企业导师共享,作为其评价的参考;企业人力资源部和导师的评价可以作为教师给予学生评优评先的依据。

顶岗实习期间的学生教育和管理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关系到学生个人专业知识与工作过程的结合,关系到学生个人的就业和未来职业发展。各管理主体应该加强沟通协调,按照育人为本、学以致用、专业对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做好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刘光明,李雷,牟顺海.新形势下高职顶岗实习创新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21):159-160.

[2]陈迪辉.从心理学视角探析高职教育顶岗实习管理[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9):15-16.

猜你喜欢

顶岗队伍主体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基于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学校顶岗实习的安排与策划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在顶岗实习中加强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
顶岗实习、毕业设计与就业一体化的探索与实践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
还剩多少人?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