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外宣英语口译中的准确与流利

2016-05-14张晓雁

教育界·下旬 2016年7期
关键词:张璐笔译原语

张晓雁

一、引言

长期以来,对外宣传工作中的重点集中在笔译方面,相关研究内容比较丰富,但口译作为对外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内容。

首先,外宣口译是对外宣传的重要平台。外宣口译一般是与国家或地方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紧密联系的,口译发生的场合一般也会涉及重要的政府部门和政府高级官员的语言和行为,其质量好坏将直接对政府产生影响。

其次,在互联网信息时代,随着新媒体和自媒体的大量出现,外宣口译不再仅具备共时性,更具有语言学意义上的历时性。外宣口译现场和由此产生的文字脚本资料在传播和保存上已经具备了和笔译书面资料一样的可能性,同时还有更强的直观性。

再次,同样是得益于互联网和多媒体的参与,外宣口译在近年来备受国内外受众的关注。虽然关注的动机从外国记者想要更准确地了解中国国情,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和翻译从业者的学习和交流到一般民众的追星各有不同,但不可否认,外宣口译的影响力正在不断扩大。

外交部高级翻译张璐是近年来频繁出现在全国两会总理记者会上的口译人员,网络上可以搜索到与其相关的各种信息。部分网民直接套用“美女翻译”“女神”一类的网络语言对其称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界对外宣口译的肤浅认识和缺乏理性的理解。

本文就近年来备受各方关注的外交部高级翻译张璐所参加的部分重要外宣口译活动中的相关译例进行解析,探讨一下外宣口译的准确性与流利性。

二、外宣口译的标准解读

不管是书面翻译还是口头翻译,都要求正确理解原语及有关背景,以受众可以理解和接受的方式,用目标语言传递原语中清晰表达、意图表达、理应表达的意思,所呈现的译文的形式可以与原文相同、相近或截然不同。而口笔译之间在操作或输出形式上存在差别,前者更强调通过口头表达形式,将听到(有时也包括读到)的信息准确、迅速地由一种语言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从而实现传递与交流信息的沟通。

信达雅是公认的翻译标准,尽管在翻译界对其解释和把握各有不同或各有侧重,且在很大程度上是针对书面翻译或笔译而言的,但其实对于口译来说也是适用的。口译是一种具有不可预测性的即时双语传递活动,相关话题随机性大,难以预测,因此虽可事前准备,但总会百密一疏。并且口译现场时常伴有气氛压力,容易给翻译人员造成较大的心理困扰和精神压力。另外,口译人员基本属于个体操作,责任重大,因此在评估口译作品时,简单地套用信达雅并不科学也不合理。口译工作中的现时性、现场性和限时性决定了其衡量标准只能是信達雅大框架下的准确性和流利性。

准确性,要求口译人员将原语内容完整传递,包括但不限于主题准确、概念准确、风格准确、观点准确、对应准确、数字准确、内涵准确、语速准确等。流利性要求口译人员在保证准确的前提下,应迅速流畅地将原语内容传递给目的语受众。准确性与流利性作为对口译的基本要求,可用对原语的感知速度和解析速度,及用目标语进行编码和表达的速度等相关维度进行分析判断。

三、翻译案例解析

自2010年以来,张璐就多次出现在类似于全国两会总理记者会这样的重要外宣口译场合,从相关的电视画面和视频中不难发现,该译员体现出了很高的专业水平,特别是在外宣翻译中历来所强调的“政治基本功、语言基本功、知识基本功”上表现突出,其对温家宝总理的古诗文的翻译尤为令人称道,业内好评之声不绝于耳。不过通过认真解读和分析,也可以从中发现一些问题,值得专业人士的重视。

例1: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张璐:There are people who will appreciate what I have done but there are also people who will criticize me, ultimately, history will have the final say.

解析:原语中的用词不多,但文化内涵丰富,张璐采用了两个定语从句来解释说明原文的前半句,使译语变得比较长,但在帮助理解上作用还是值得肯定的。不过从字面上来看,译语中表述的“有人欣赏我,有人批评我”是原语中没有正面表达的,对照用词准确性来说,似有欠缺;同时参照口译中流利性的要求,流利不仅仅是对语流的要求,还有用词数量的要求,因为过多的用词会占用过多的时间,这不符合口译对流利的要求。

改译:Only history can make fair judgment on me.

解析:改译后句子变得简短清晰,无主观添加内容,更符合准确流利的原则。

例2: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张璐:In line with the conviction that I will do whatever it takes to serve my country even at the cost of my own life, regardless of fortune or misfortune to myself.

解析:原文意思是:只要是对国家有利的,我不会因为自己的得失而多加考虑。但译文只说了“为国捐躯在所不惜”,并没有提及“对国家有利”这一条件,所以很明显是漏译了,另外译文也并不简短。

改译1:I will do anything that is good for my country. I may give my life if necessary, let alone my personal gains or losses.

改译2:I will do all I can, even at the cost of my own life as long as what I do is good for my country.

解析:改译1为复旦大学某翻译专家的作品,较好地还原了原文的内容,但从用词和结构上来看,改译2更为精准和恰当。

例3:行百里者半九十。

张璐:That is half of the people who have embarked on a one hundred mile journey may fall by the wayside.

解析:原文意思是:走一百里路的人,即使走了其中的九十里,也不能算成功。但译文明显误会了意思,理解为“走一百里路的人有一半人走不到终点”,这属于翻译中的硬伤。

改译:A journey of one hundred miles, even with 90 miles covered, still remains unfinished.

解析:改译用行程作为主语,使整个视角发生了改变,更加强调这一事件,使受众能够更好地把握这句话想要表达的意旨,感受说话人表达的坚持到底的决心。

例4:骨肉之亲,析而不殊。

张璐:Brothers, though geographically apart will always be bound by their blood ties.

解析:原文的骨肉系指亲人,兄弟只是亲人的一部分,因此导致译文外延缩小了,同时使用了geographically一词,准确性欠缺。

改译:Family members might be separated physically, but they can always keep each other close by their blood.

解析:改译文对骨肉的内涵解读更为全面,同时用词更加精准。

四、结语

口译是外宣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口译工作极具挑战性,但追求准确与流利应该成为其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参考文献】

[1]赵军峰.商务英语口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钟述孔.实用口译手册[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

猜你喜欢

张璐笔译原语
测试原语:存储器故障最小检测序列的统一特征
会爬树的“青蛙”
张璐摄影作品欣赏
跨学科口笔译研究的百科全书——Researching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介评
《口笔译话语分析研究新进展》评介
教育生态学视域下的英语笔译教学研究
作品八
Research Paper on PepsiCo, Inc.
Research Paper on PepsiCo, Inc.
密码消息原语通信协议介绍及安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