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华烟云》之红玉人物形象研究

2016-05-14衡点

教育界·下旬 2016年7期
关键词:京华烟云红玉黛玉

衡点

【摘 要】林语堂先生旅居巴黎时,用英文写成长篇巨著《京华烟云》。《京华烟云》仿照《红楼梦》体裁而写,故此有着“现代版《红楼梦》”的美称。本文比对《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形象,对《京华烟云》中的红玉人物形象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京华烟云》 红玉 黛玉 人物形象 对比

在《京华烟云》整部书中,姚家二姐妹无疑是主要人物。作为京华的奇葩,她们展现出了道家女儿神奇的风采。在曾家,上到富贵高雅的曾太太、美艳持家的桂姐、寡居仍青春依旧的曼娘,下到新一代活泼可爱的小姐、丫鬟们,都是百里挑一的美人儿。而冯舅爷家的红玉,美而惠,更有着木兰、莫愁所不及的才情。姚家何尝不是一个汇聚了众多才子佳人的“大观园”。林语堂先生本人也毫不讳言:“重要的人物约八九十,丫头亦十来个。大约以红楼梦人物拟之,木兰似湘云,莫愁似宝钗,红玉似黛玉……”由此看来,冯红玉倒像是一个“现代版的林黛玉”。究竟红玉的人生如何?让我们将红玉与黛玉二人进行对照品读,从文章中一一抽丝剥茧地探究开来。

对比一:出场

众所周知,文学巨著《红楼梦》中,曹雪芹先生笔下的林黛玉作为千金小姐华丽出场,艳压贾府,而“黛玉进贾府”一段更是推进故事发展的重要环节,紧随其后是浓墨重彩的宝黛相见,为二人日后的爱情纠葛埋下了众多伏笔。

《京华烟云》中冯红玉的出场则是:“七月底,木兰的舅舅冯舅爷夫妇,带着女儿红玉自杭州回到北京,冯舅爷在杭州住了一年。红玉是个很不凡的孩子……”(出自上卷《道家女兒》第十五章)随后也讲到木兰、莫愁都对她很好,珊瑚则更惊诧于她的沉默寡言。

两相比较,即可看出红玉之于《京》未曾是主角的身份,而黛玉之于《红》则是重中之重。二人同为进入豪门的遭遇,红玉还有爹娘相伴;黛玉身边只是奶娘及小丫头,徒显凄凉。在红玉刚入姚家适应的日子里,试着由方言改学京话,聪慧初现。《京》中交代的情况显然没有《红》中提及黛玉初在贾家处处谨慎、时时留心来得丰富、突出。

对比二:性情体态

黛玉的美,有仙子的灵动,楚楚动人的病态掺杂其中,更显清丽;红玉亦是体弱多病,美丽动人。不可否认,多愁善感、沉默寡言、敏感早慧是黛玉和红玉共同的性格特征。她们不单单有中国传统女儿家娇羞怯弱、愁绪万千的姿态,更在言谈举止里流露出远离人间烟火的神仙气质。这气质,不同于姚太太、曾太太的富贵大气,不同于木兰、莫愁的成熟豁达,不同于爱莲、丽莲的单纯洒脱,是一种寄居高门下犹自心比天高的清高孤傲。就是这神仙一样的人儿,常常因为一腔“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卧病在床。黛玉不用多说,从小是离不开药丸、药罐的,大观园中的人聚在一起玩耍,也时常顾惜着她的身子,不肯让她劳累到;《京》中点明,红玉若是受了惊吓,心情不好,或是同阿非(姚家四少爷)斗气以致伤心不安等,可能就要躺着几天,稍稍活动就会劳累不堪,受了风更经不起咳嗽。

对比三:展露才华

在《庭院悲剧》第26章中,大家前来姚家新邸道贺,顺便参观。一番游览过后,到暗香斋落座,姚先生兴致很高,随口出了一副上联:“曲水抱山山抱水。”底下的孩子们纷纷作答,立夫答道:“池鱼穿影影穿鱼。”莫愁认为不妥,给他改作“池鱼潜影影潜鱼”,自己又想了一句“白云隐塔塔隐云”。木兰的答案是:“鸟歌鸣树树鸣歌。”原文说道:“红玉这半天一直静悄悄的,不断思索她的下联儿。虽然她也在教会学校念书,她天性喜爱中文,有文采,一直浸润在中文里。她的下联是:‘闲人观伶伶观人。”台下的富贵闲人在看戏,台上演绎的伶人未尝不是眼观台下的风雨。红玉夺得了状元旗,她的父亲冯舅爷也十分高兴。自此,姚先生和红玉的一副对子经人雕刻后挂在了暗香斋的门柱上。

《京》的原版虽由英文写成,但全篇中不乏脍炙人口的诗词,或是作者自己精心吟咏的佳作。此处作为文章详细描写红玉动人才情的重要部分,至少让我们感受到红玉作为当时的妙龄少女,进了新式学堂,仍和中华传统的文化精髓分割不开。她最爱的还是古典小说、诗词,对学堂里教授的英文兴趣不大。想来,黛玉在贾家闲来能和众姐妹切磋才艺也是幸运的。至少二人的文学素养同样出类拔萃,毋庸置疑。

对比四:两小无猜

究竟是“木石前盟”还是“金玉良缘”,无论是红尘中痴迷的宝玉、黛玉和宝钗,还是作为看客的我们,谁能解得开,看得透?发小的情谊,像宝玉和黛玉,也像阿非和红玉。古来表兄妹间有不少两小无猜的结合,被各种外力拆散的例子也不少,至今沈园的粉墙上还留着陆游对唐婉深深的叹息……宝黛间相处的美好时光也非常短暂,随后就会出现新一轮的麻烦,不断地反复。《红》中的纠葛已经让人惊心,《京》中的红玉倒是来了个了断。

对比五:香消玉殒

为什么明明相爱,但总是不相信对方;明明“看到”两人的感情像高台一样层层盖起,回首间却感觉是飘渺的海市蜃楼。红玉的心事,从幼时开始,慢慢积累,那孱弱的身躯最终到了再也不能承受的地步。其间她开心过,痛苦过,迷惑过,盼望过,眼见得就要给自己一个归宿,却骤然枯萎了。吐血之后,红玉迎来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看到阿非和宝芬一起出现的画面,红玉猜测二人已经相恋……事实上,这是她性格过于极端所致的悲剧。时光穿梭到《红》中,且不说后四十回里的黛玉是不是曹老先生笔下原版的精灵,纵然还是那个身姿,结局也不会圆满吧。

在封建礼教严谨的世界里,在风气逐渐开化的世界里,黛玉、红玉作为被老天眷顾的仙子们,走过了让旁人叹惋的一生。二人的人生相似处很多,她们生活烦恼的来源也大多相似。除去外部特殊因素,性格等内因促使她们的路越走越窄,最终香飘云散,徒留公子惜花心。然而红玉其人真似她的名字一般,温润清凉的玉中透着丝丝血色,盈盈不可一握,最终沉入水底。

【参考文献】

[1]林语堂.京华烟云[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京华烟云红玉黛玉
红玉
黛玉讲诗
黛玉为什么爱哭?
从文化缺省补偿角度看《京华烟云》中文化负载词的复译
探究林语堂作品落后女性观的原因
物质文化在《京华烟云》中的异化翻译
红玉
不仅仅是眼泪*——黛玉的另一种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