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融合视角下我国旅游城镇化发展研究
2016-05-14白海霞
白海霞
摘要:在分析相关文献基础上,总结旅游城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互动机理,包括旅游城镇化为旅游产业融合提供市场需求和载体,旅游产业融合能提升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在产业融合视角下,提出旅游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建立健全旅游城镇产业融合支撑体系,加强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实现休闲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
关键词:产业融合;旅游城镇化;产业基础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6)07-0069-02
一、相关文献综述
对旅游产业融合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旅游产业的融合机理。杨颖认为,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因包括旅游的体验性、闲暇的二重性以及企业利润最大化追求;徐虹对旅游产业融合的障碍进行了分析,她认为产业融合的障碍分为制度障碍、能力障碍和需求障碍。2.旅游产业融合的路径与模式。麻学锋提出了旅游产业融合的4种模式,即资源融合、技术融合、市场融合和功能融合。刘志勇以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模式为例,指出两者在旅游商品开发、旅游项目策划、旅游营销3个方面找到融合切入点。姚洁以红色旅游与体育旅游资源融合开发为例,利用资源“捆绑”拉长旅游产业链,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可持续性发展。3.融合效应。赵黎明认为,旅游相关产业通过与旅游业的“联姻”增加了传统产业的附加值,延长了产业链,实现了旅游产业的功能置换与创新。陆林对安徽芜湖方特欢乐世界通过现代高科技手段和艺术的结合,对打造融合化主题公园进行了探析,指出科技与旅游产业的创意融合能满足不同年龄段群体的市场需求。
此外,还有学者从产业融合的概念与内涵、融合类型与范式、旅游产业融合下的企业经营管理和新产品开发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在微观和宏观层面均有涉及,研究方法多以定性研究为主,同时也注重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实证研究。已形成了一定的理论体系,伴随着新业态的产生和多行业交叉带来的运营管理问题,需要加强从旅游产业链的高度进行旅游产业的运营管理体系研究。
二、旅游产业融合与旅游城镇化发展的互动机理
(一)旅游城镇化为旅游产业融合提供市场需求和载体
产业融合本身是一个动态发展、极为复杂的过程,各地区因自身的资源、区位条件、经济基础、市场环境、技术优势、地方特色等不同,旅游业关联的方式、融入的路径必然不一样。旅游产业的融合必须具备一定的前提要素条件,旅游城镇作为产业融合的沃土,优质化的城镇产业结构和多样化的功能形态可以为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打下基础,在城镇化发展较快的我国东部地区,产业的融合度和融合发展的效益更高,因此,加快旅游城镇的健康发展可以提升产业融合的质量。同时,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可以促进城镇化建设与旅游景区和旅游产业的互动融合。当前,我国很多地方只注重旅旅游景区的开发,而忽略了以城镇为载体的各种配套设施和城镇化综合水平的提高。出现了游客普遍反映的“景色很好,城镇很糟”的状况,最终旅游地的美丽风景还因当地陈旧的城镇化服务和水平打了折扣。需要明确的是,城镇是旅游业发展最有效的依托,能够更好地为旅游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二)旅游产业融合能提升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首先,旅游产业具有关联度大、综合性强和产业交叉相互渗透强的特征,因此,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可以极大地促进各种综合产业在城镇形成集聚和规模效应,产业规模的集聚可以带动区域城镇化的向外扩张和人口的聚集,能够促进城镇化经济的巨大发展。其次,旅游产业一向被称为环保产业,对环境污染较少,资源破坏小,绿色化特征显著,在一些生态环境敏感度较高、工业化难以快速推进的地区,旅游业和谐发展更加有利于区域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旅游产业的融入可使新型城镇化建设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涵养。这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所要求的生态宜居、环境友好相一致。第三,城市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命脉,旅游产业的融入可使新型城镇化建设更加注重城市文化内涵的挖掘与传承。文化历史弘扬和传承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各个城镇都在努力发掘自己的城镇文化和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可以将城镇文化与产业结合起来,在促进城镇文化保护的同时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第四,旅游产业的融合广泛渗透到各个领域,各行各业必将产生新的就业市场需求,可以给当地居民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对增加地区居民收入和提升生活质量的作用显著。总之,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能极大地促进城镇化发展,作为单一的旅游产业来说,在当前的发展中存在着诸多不稳定因素,一旦遇到突发状况,造成游客锐减和旅游经济不景气,必将对旅游城镇带来巨大影响,因此,丰富旅游产业的多样化业态,促进旅游产业分散向各种产业的融合,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便于实现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
三、产业融合视角的旅游城镇化发展对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旅游城镇产业融合支撑体系
旅游城镇的产业融合是多种要素在空间集聚的结果,因此,旅游城镇所在地政府要加大吸引各种要素的力度,积极利用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资源促进传统旅游经济向现代的融合化经济发展,落后地区的产业优势要尽快向产品优势转换,区域产业的发展要以核心企业为基础,通过实施优惠政策培育核心企业,使其成为旅游城镇的中坚力量,带动以旅游产业链为依托的上下游产业共同发展。尤其在一些产业相对单一落后的旅游城镇,需要延伸产业链促进特色品牌的形成,借助独特的品牌优势向旅游城镇聚集,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提高城镇的综合竞争力。不断加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需从以下方面入手:1.健全区域内的教育、金融、科研、中介等服务机构,强化关联产业配套发展,实现信息技术、生产要素的共享。2.实施产业兴城战略,通过以旅游业为主导的战略性产业来带动相关前向和后向关联产业的发展。3.加快旅游交通网络和区域内网络化交通的建设。4.通过优惠的引资政策吸引投资者向旅游为主导的融合化产业投资。
(二)加强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
产业的融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必须找到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真正的融合“交叉点”。从政府层面来说,需要在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方面做出突破,加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对接,在旅游城镇化的布局规划方面,要做好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的功能布局和空间优化,不断完善产业政策和地方性法规,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好两大产业的融合工程。在旅游城镇建设层面,要从总体上强化品牌战略意识,当前旅游市场的竞争已经由产品竞争演变成品牌竞争,旅游业只有不断开拓新产品和新市场,才能满足顾客的需求。通过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扩大自身产业规模,政府通过不断加大对旅游企业品牌化整合力度,重点发展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能力、核心竞争力强的旅游产业品牌,从而在旅游城镇空间上形成产业集聚。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产品的营销方面,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营造好的市场环境和发展投资环境,尤其注重开发弘扬地方特色文化,大力发展网络营销,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介,提高文化旅游知名度。
(三)实现休闲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
休闲农业是农业与旅游业在新的历史时期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农业,以农业资源为核心,旅游业为附属的旅游与农业的融合产业。作为新型旅游城镇,在规模不断拓展过程中,城镇的功能结构逐渐发生变化,从旅游城镇的绿色化和生态化发展角度出发,郊区的休闲农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可以丰富旅游城镇的产业构成,将产业转移至郊区和乡下,促使更多的农民增收。从全国来看,由于休闲农业在地域上的分布不均,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和资源分布的差异,导致不同地区的休闲农业与旅游业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休闲农业的产业化经营需要结合具体的发展类型采用合适的组织形式,创新休闲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组织模式,建立各方利益联结机制,从旅游城镇发展的可持续角度出发,采取政府主导开发的模式,考虑到具体经营方面,通过一些有资金、实力和技术优势的龙头企业来促进旅游业和休闲农业的进一步融合和壮大,与此同时,发挥特色产业区与示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构建新型休闲农业产业联盟,打造生产标准化、经营集约化、服务规范化、功能多样化的现代休闲农业特色产业带和产业群。通过休闲农业和旅游业的良好对接极大地促进旅游城镇产业结构、空间格局和城镇化质量的整体提高。
综上所述,旅游城镇化的发展有别于传统城镇化形式,要更好地促进旅游城镇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需要构建合理的产业基础,从旅游城镇的实际出发,通过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和休闲农业的融合是实现城镇发展的重要产业基础,而产业支撑体系的建立也是保障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
[参考文献]
[1]张广海,包乌兰托亚.我国休闲农业产业化及其模式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2(10):30-34.
(责任编辑:张彤彤 梁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