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
2016-05-14聂俊豪杜宇霞
聂俊豪 杜宇霞
摘要:在阐述TPP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和未来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对TPP给我国出口贸易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TPP给成员国带来贸易创造效应,而对于非成员国则会造成贸易转移效应。通过分析我国对TPP主要成员国出口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得出结论:TPP建立后短期内对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影响十分有限,而对我国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不会有太大影响。提出我国应在加快经济结构转型步伐、优化出口产品结构的同时,通过建立自贸区加深与东盟国家的合作,以此减少TPP对我国出口贸易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出口贸易;贸易影响
中图分类号:F7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6)07-0032-06
一、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概述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TPP),是由当今世界重要的国际多边经济谈判组织——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rans- Pacific Strategic 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P4)发展而来,是由四个环太平洋国家新西兰、新加坡、智利和文莱发起,从2002年开始酝酿的一组多边关系的自由贸易协定,原名“亚太自由贸易区”,旨在促进亚太地区贸易自由化。
(一)TPP发展历程
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一开始并没有受到国际社会重视,直到2009年美国高调宣布加入TPP谈判,利用自身作为世界最强经济体的优势,成功主导TPP谈判,随即“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更名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随后,美国继续拉拢其他国家加入。2009年11月,澳大利亚和秘鲁受美国邀请加入TPP。2010年,越南和马来西亚加入TPP。2011年11月,日本加入TPP。2012年10月,墨西哥和加拿大加入TPP。2013年9月,韩国加入TPP谈判。2015年10月,美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等12国宣布TPP谈判成功结束,达成了TPP贸易协议,并于2016年2月4日在新西兰正式签署TPP12。
(二)TPP的主要内容
TPP协议具有跨区域性,同时也涵盖了多个方面,并提出了相应的高标准。据2012年9月的《TPP领导人声明》和《TPP贸易部长致领导人报告》透露,自2011年11月以来TPP9的成员国已进行了四轮谈判,谈判文本已从原来的20章扩大到29章,涉及农业、商务流动、竞争政策、知识产权、投资、国有企业、海关、电子商务、环境、金融服务、劳工、法律制度、原产地规则、服务贸易、政府采购、工业品、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纺织品等领域。TPP下一步谈判重点将转向原产地规则、投资、金融服务和商务人员临时入境等领域。
(三)TPP未来发展方向
作为美国在新世纪国际经济秩序的一个重要舞台,TPP需要在国际社会持续提升其影响力,但碍于TPP自身的高标准、全面性和约束力,许多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国家却无法加入。在TPP12国中,美日两国的GDP占TPP12国的九成以上,若没有能与美日实力接近的经济体加入或TPP其他国家未能快速发展起来,TPP的实际作用无疑会越来越小。而TPP在成立之初便将中国排除在外,这一做法反而让TPP的影响力大打折扣。而且,中国与TPP12国中的大多数国家都签订了自由贸易协议,我国虽然没有加入TPP,但仍对TPP国家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因此,TPP应该考虑适度放开准入,让更多有经济潜力的国家加入TPP,同时保持比普通FTA更高的标准,允许发展中国家对部分劣势行业进行适当保护,根据每个国家发展情况商讨设立最终完全取消关税时间表,这样既能够保持TPP的相对高标准,逐步达到消除关税的目的,也可以提升TPP的影响力。
二、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
(一)我国与TPP主要国家出口贸易现状
2016年2月4日,TPP12国协议正式签署,成员国包括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墨西哥、新西兰、智利、越南、秘鲁、文莱、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本文选取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墨西哥四个有代表性的国家进行分析。
1.我国对美国出口贸易现状
2004—2014年,我国对美出口额从2004年的1249.4亿美元增长到2014年的3960.6亿美元,2014年对美出口额是2004年的3倍多,除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导致负增长外,其余年份都有相当可观的增长。虽然增长率在最近几年受多方面影响逐渐放缓,但对美出口总额仍然占我国对外出口总额22060.67亿美元的18%,足以说明美国市场对我国的重要性(见表1)。
由图1可知我国对美国出口额增长率的变化情况,从2004年的最高点35.1%开始缓慢下降,到2009年跌至-12.5%,随后经过调整2010年又重新回升到27.9%,但之后又继续逐年下降,自2012年之后一直都处于个位数增长。分析原因,美国在金融危机后为了促进经济复苏加入TPP,设立高标准,为自身寻找更广阔的市场,加上美国的制造业回归以及重新开始对制造业予以重视,影响到我国对美国的出口。
虽然我国对美国出口增长较快的是工业制成品,但是由于技术含量较低,附加值不高,伴随我国劳动力成本的逐渐上升,以及美国的制造业回归计划,我国的制造业一向以低成本取胜的优势将逐渐消失,加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兴起,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2.我国对日本出口贸易现状
我国对日出口额从2004年的735.1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最高值1516亿美元,翻了一番,在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出现大幅下降,但随后在2010年出现强势反弹,却在2012年出现大幅下滑,并在随后的2013年和2014年呈现小幅负增长(见表2)。
在2009年前,我国对日出口额增长率处于缓慢下降趋势,2009年出口额大幅下降,增长率为-15.7%,但经过调整后在随后的2010年又大幅回升至23.7%,达到近十年最高水平。在2012年之后又大幅下降至2.3%,甚至不及2010年的1/10,之后连续两年呈现小幅负增长。日本在2013年加入TPP,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对日出口造成影响,但更主要的原因在于,日本在2012年宣布钓鱼岛国有化,加上中日两国之间早已存在的各种政治及历史问题,以及领土争端一直未能解决,导致两国关系日趋紧张,严重影响了中日双边经济往来(见图2)。
在我国对日出口商品中,纺织品及原料在日本市场仍占有非常高的份额,但总额却是在下降,相比而言,贱金属及制品的市场份额却在快速增长,且机电产品是我国出口到日本的主要产品,所占比重仍处于上升趋势。这说明我国在经济转型阶段,虽然劳动密集型产品在我国出口产品中仍占较大比重,但工业制成品将逐渐成为主要出口产品。目前,我国的工业制成品仍然处于低价值阶段,通常是以加工贸易形式进口组装再出口,附加值较低、替代性较高,而我国从日本进口的则是高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替代性较小。我国与日本之间的贸易处于不对称状态,只能通过加强自主创新,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的状态。
3.我国对澳大利亚出口贸易现状
我国对澳大利亚出口额从2004年的88.4亿美元增加到2014年的391.4亿美元,增加了4倍多,尤其是2004—2008年期间总量增长接近3倍。即使是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增长速度放缓,但总量一直处于上升态势,虽然2013年稍有下降,但在2014年又出现反弹。
2004—2014年,我国对澳大利亚的出口额增长率除2013年之外,有10年实现正增长,即便在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也保持了增长。然而2010年之后,增长率逐年下降,到了2013年甚至达到-0.5%,是十年来首次负增长。2014年实现了反弹,增长率为4.2%,但也不及十年中的最高值,即2008年43.9%的1/10(见图3)。
我国对澳大利亚出口的产品多数是机电产品和纺织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具有很高的替代性。虽然目前我国还有劳动力成本低带来的竞争优势,但随着劳动力成本不断提升,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优势将会逐渐消失。另一方面,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对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有非常大的刚性需求,替代性非常低。因此,在对澳大利亚的贸易中,我国总体处于不利地位。
4.我国对墨西哥出口贸易现状
2004—2014年,我国对墨西哥的出口额从144.8亿美元增加到662.6亿美元,增加了3倍多。2003年我国与墨西哥达成了战略伙伴关系,2004年我国对墨西哥出口额增长率最高达到54%,然而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出现负增长。随着经济逐渐复苏,2010年我国对墨西哥出口增长率重新反弹到40.5%的高水平,随后又逐年下降,2012—2014年出口增长率都停留在个位数增长(见表4和图4)。
我国出口到墨西哥的产品较多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品,而不是像出口到发达国家的纺织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虽然我国与墨西哥同是发展中国家,但双方的经济结构存在差异。我国由于近几年实施产业转移升级,逐步将出口产品从劳动密集型商品转向资金技术密集型商品。目前,我国的工业制成品在墨西哥具有优势主要归因于劳动力优势,大部分仍是附加值较低的产品。而我国之所以在对墨西哥贸易中产生贸易顺差,是因为我国从墨西哥进口的产品都是初级产品和原料,这些产品的附加值非常低。
(二)TPP相关规则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1.零关税原则
如图5,假设这是a国对某一商品的进口选择,Pb+t和Pc+t表示零关税实施前b国和c国同一商品的价格水平,此时a国会选择价格更有优势的c国产品作为进口对象,此时的需求是Q1Q2。如果a国和b国都加入了TPP,那么在零关税实施之后,b国出口到a国的商品将享受零关税优惠政策,因此b国出口到a国的商品价格从原来的Pb+t降至Pb。由于c国没有加入TPP,因此在无法享受零关税待遇的情况下,c国商品的价格优势荡然无存,于是a国会将进口对象从c国换成b国,这就是贸易转移效应。而由于商品价格下降,在同一消费水平情况下将能够购买更多的商品,于是进口量从Q1Q2增加至Q3Q4。而由于进口量增加,a国本身可以减少对这一商品的生产,把资源分配到更有优势的产业上,生产也从原来的OQ1减少为OQ3,而Q3Q1的商品则是交由b国生产,这就是生产效应。因为价格下降导致需求增加,Q2Q4则为消费效应。
由图5可知,作为非成员国,零关税会对我国出口贸易产生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然而,目前12个成员国中,越南、新加坡、文莱和马来西亚都是东盟的成员国,而我国与东盟之间有90%以上的产品都实行零关税,智利、新西兰和秘鲁与我国在不同程度上相互给予关税优惠待遇,我国与澳大利亚的零税率税目数超过90%。而由于美日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对外实施的关税水平本身也不高,加上即使TPP承诺全面消除关税也需要分段实行,因此短期内不会对我国出口贸易产生太大影响。但如果TPP的零关税原则逐渐扩大实施范围,则在未来必然会对我国产生更大影响。目前,TPP成员国中的新兴经济体与我国属于竞争关系,虽然我国目前在竞争中尚有优势,但未来这些国家利用零关税原则,加大对优势产业投资力度,优化资源配置,则会在很大程度上削弱我国的竞争优势。可以预见,我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压力将会越来越大,出口贸易也会受到更大影响。
2.原产地规则
原产地规则是指一国根据本国的法规或国际规则来规定原产地特征,并确定生产或制造货物的国家或地区的原则。目前,国际上实施的原产地规则有非优惠性原产地规则和优惠性原产地规则两种。非优惠性原产地规则一般用于无优惠待遇的出口货物原产地规定,而优惠性原产地规则用于具有优惠待遇的出口货物原产地规定,一般在自由贸易区和关税同盟中实施,旨在防止第三国产品享有自由贸易协定中的优惠待遇。由于TPP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可以享受到很多非成员国无法享受的优惠政策,因此将不可避免地带来贸易转移效应和投资转移效应。
(1)优惠性原产地规则带来贸易转移效应。优惠性原产地规则是对TPP成员国之间贸易的优惠政策,非成员国无法享受这些优惠。假设在加入TPP前,由于c国的原材料价格较为昂贵,因此a国一直在向价格更为低廉的b国进口原材料用于生产产品,但是随着a国与c国加入TPP后,如果a国继续向b国进口价格低廉的原材料,生产出来的产品将无法享受优惠性原产地规则带来的优惠,于是在与TPP成员国的竞争中会处于劣势。所以,a国会在两种选择中进行权衡,即继续向b国进口价格较低的原材料也同时放弃TPP的原产地优惠待遇,或向原材料价格昂贵但同属于TPP协议内的c国进口从而获得原产地优惠待遇。而如果TPP的优惠性原产地规则越严格,能享受的优惠待遇越多,a国的选择则会更偏向于c国,于是贸易转移效应就会越来越大。
(2)优惠性原产地规则带来投资转移效应。假设在TPP实行优惠性原产地规则前,a公司因为b国的原材料价格便宜、劳动力成本较低等原因,一直在b国设立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再通过出口销售到TPP成员国c国,借此获得竞争上的优势。而在实行优惠性原产地规则之后,a公司如果继续在b国设工厂并将产品出口到c国,将不再享受优惠政策,相比其他公司在TPP成员国内生产的产品,a公司在非TPP成员国b国生产的产品的竞争力无疑会下降,因此a公司为了能够享受原产地优惠政策,就有可能将工厂从b国搬迁到c国。再加上TPP比一般的FTA对于原产地认证更为严格,虽然农产品和资源类产品的原产地比较容易界定,但是工业制成品因为涉及零部件等,往往很难界定。而且TPP规定了45%附加值的标准用于界定原产地资格,比东盟的40%要高。另外,美国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对于出口到美国、想要享受零关税优惠的纺织品,更是从原材料来源上便有严格的规定,要求原材料必须由本国或TPP成员国生产。因此无论TPP成员国还是非成员国,经过权衡之后,势必会产生投资转移效应,对我国出口贸易同样会造成深远影响。
3.我国出口产品发生贸易转移的可能性分析
我国出口到发达国家的产品多数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加大,此类产品竞争优势将会越来越小。随着TPP的正式建立并逐步实行零关税政策,我国将会面临TPP成员国中如越南和马来西亚这样的新兴经济体的不平等竞争,价格优势将会进一步缩小甚至消失。再加上TPP的原产地优惠待遇带来的投资转移效应,技术含量低、门槛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将大量迁往TPP成员国,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发生贸易转移效应的可能性非常大。但即便如此,鉴于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形成规模,而越南和马来西亚的劳动力水平仍难以满足发达国家需求,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成本也会逐渐上升,致使越南和马来西亚的成本价格优势也不会过于明显。按照TPP原产地规则中对原材料的要求,越南和马来西亚可能会放弃从我国进口他们无法生产的原材料,转而向其他TPP成员国购买,或者加大投入和引进技术尝试自己生产,所以我国出口到越南和马来西亚的原材料产品订单将会大幅减少。
目前,我国的出口产品结构已经从过去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转为以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我国出口的机电产品在发达国家存在巨大的竞争优势。即使有零关税和原产地优惠政策,由于资金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资金和先进技术,TPP中的新兴经济体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因此很难对我国造成威胁。而对比TPP内享有优惠政策的发达国家,我国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较低,价格也较低,在新兴经济体市场中具有比较优势。但如果我国不加快对经济结构进行转型升级,随着TPP内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对资金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导致我国出口产品的生存空间会越来越小。
三、对策建议
(一)加快经济结构转型步伐,促进出口产品结构升级
将我国成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经验和技术转移到新兴经济体,既可以腾出空间进行产业升级,又能够降低劳动力成本,继续保持价格优势,同时还可享受TPP的优惠政策。因此,我国应加大力度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减少对低廉劳动力成本以及外国技术的依赖,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最终提升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二)加深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合作
TPP中的大部分国家都在东盟和APEC中,我国已与其中的澳大利亚、东盟和韩国等建立了自由贸易区,可在一定程度上抵消TPP对我国出口贸易所产生的转移效应。如果中日韩三国能够建立自由贸易区,则一方面三国之间的经济结构能够很好地互补,另一方面三国之间的贸易发展潜力非常大,有很大的开发空间。 我国与东盟也已建立了自贸区,而东盟成员国大多是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低廉,原材料价格较低,且东盟出口到我国的产品有九成以上享有零关税优惠,从东盟进口原材料可使我国的产品获得竞争优势,还能够增加东盟对我国的贸易额,促进东盟国家的发展。此外,我国处于产业结构升级阶段,在我国属于夕阳产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东盟发展中国家却属于朝阳产业,因此我国可以通过加深与东盟国家的合作,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东盟国家,既可以继续利用低廉的劳动力保证竞争优势,又能为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腾出空间。
四、结语
虽然TPP的建立会对我国产生贸易转移效应,但TPP目前仍然以美日两国为主,还未产生太大影响,但目前全球经济低迷的背景下,加上美国的制造业回归计划以及我国制造业因为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原因造成竞争力下降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出口贸易增长比前几年已经有所放缓。因此,在TPP对我国出口贸易造成更大影响前,我国应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加速推进产业转移和转型升级,加强与贸易伙伴的合作,以防TPP对我国经济进一步造成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汪灿.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D].上海师范大学,2015.
[2]吴波.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3.
[3]张琳达.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对中国未来对外贸易的影响分析[D].吉林大学,2013.
[4]汤碧,林桂军.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对中国战略的影响与中国的对策[J].社会科学研究,2012(6).
[5]赵普平.泛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与中国的自贸区战略[J]国际贸易,2011(4).
[6]沈铭辉.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的成本收益分析:中国的视角[J].当代亚太,2012(1).
[7]刘欣.TPP国家经济的比较性分析及影响研究[J].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13(3).
[8]魏磊,张汉林.美国主导跨太平洋关系协议谈判的意图及中国对策[J].国际贸易,2010(9).
[9]陈驰.究竟有多少对手在阻碍中国的纺织出口[J].中国纤检,2011(21).
[10]曾坤生,王枉.中国对TPP参与国纺织服装贸易竞争力分析[J].对外经贸实务,2012(10).
[11]张强.TPP对中国经济影响研究[J].商,2015(33).
[12]计飞.TPP的发展对中国的影响和应对[D].华中师范大学,2014.
[13]王晓蓉.中国应对TPP的对策:研究前沿与论争焦点[J].广东商学院学报,2013(6).
[14]赵娜.TPP对中国出口产业的潜在威胁及对策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4(2).
[15]于钦臻.美国TPP经济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3.
[16]宋永刚.TPP对中国政治及经济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3.
(责任编辑:乔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