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上一层楼
2016-05-14陈之秀
陈之秀
“今夜我又来到你的窗外,窗帘上你的影子多么可爱,悄悄的爱过你这么多年,明天我就要离开……”这首由李琛演唱的《窗外》,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就已脍炙人口,唱红了大江南北。今年初,李琛发布新作励志单曲《更上一层楼》,这不仅是李琛个人奋斗故事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是他多年来经历风雨,依然保持积极向上、乐观大度的生活态度。
涩中有甜的童年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李琛出生在陕西省西安市。他上面有一个姐姐,下面有一个弟弟。由于文化大革命,当教师的外公外婆被打成了反革命,母亲作为反革命子女,一并被下放到陕西商洛的一座大山里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我妈妈这边的亲人都是西安市的,从晚清开始,世代都是教师。而爸爸那边的人都在上海,我的祖籍应该是上海。”李琛说,我的父亲是上海人,在我一两岁时,父亲支援三线建设到了四川雅安的一个山沟里。由于没有人带我,所以我被母亲带到了陕西商洛。
在李琛两岁那年,他病了,发起高烧,母亲以为是一般的感冒,没想到最后的结果是小儿麻痹症。为了能治好李琛的病,外婆卖掉五间瓦房,母亲抱着他跑遍商洛、西安等地的医院,也没能让他好起来。
在李琛五岁那年,母亲因工作调动带着他和姐姐弟弟到了父亲的身边,与父亲团聚。六岁那年,李琛才有了现在这个名字,之前他叫李勇。那是他刚上父亲单位的兵工厂子弟学校的小学一年级时,班里有六个同学叫李勇,李琛的外婆就为他改名为李琛,琛的意思是珍宝,体现了外婆对他的看重。
李琛说,虽然自己残疾了,但妈妈和外婆给了自己全部的爱。外婆一生有两个子女和七个孙子孙女。舅舅是老大,母亲是老二,但在外婆的心底,他是最得宠的那个。只是非常遗憾,八岁那年,外婆去世了。
高考志愿母亲选
由于父母感情长期不合,在李琛八岁那年,他们离婚了,李琛跟着母亲回到了西安。几个月后,母亲带着他与继父组织了新家庭。这时的李琛插班进入了西安西一路小学就读。
西一路小学的创始人就是李琛外婆。小学毕业后,李琛考进了西安市35中,接下来的初高中生活他都在这里度过。
问及李琛,当初为什么要选择西安中国画院时,李琛表示,那时本想当飞行员或者上警校,因为那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自己也希望成为英雄。但是,由于身体的特殊性,因此高考志愿是母亲帮忙填的。母亲希望他能从事他喜欢的事儿,比如说她在李琛初中的时候发现他很喜欢美术,在初一的时候还有一幅画送到日本参加亚洲少年儿童的画展,而且为西安市争得了荣誉。因此,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母亲就为他报了西安中国画院。他在这所学校就读两年后毕业,然后留校工作了两年。当时画院组建了一个三产单位叫古画复制部,他就在这个复制部,成了一个复制师,古画复制师。
为梦而歌
李琛从小就喜欢唱歌,加上跟着妈妈从四川雅安回到西安后,住进了秦腔剧团的家属院。院里住着的人基本上都是演员,每天都会有人吊嗓子,李琛深受环境影响,于是也跟着唱起来。
最初,李琛根本不敢在人前唱,自幼产生的自卑感像幽灵一样一直在他心头徘徊不去。“我开始在家关着门唱,生怕别人知道我在唱歌。”
1991年,还在上高中的李琛获得了一次到陕西歌舞剧院学习声乐的机会。尽管一星期一次,一次仅10元学费,但这些钱,都是他每晚坐在舞厅的一个角落,一首一首地唱歌挣来的。就这样,李琛整整学了一年。他的老师是一个有名的声乐教授,使李琛的音乐水平提高很快。
1992年,李琛进京参加全国首届残疾人《中华曲库》歌曲电视大赛,获得一等奖。
获奖后的李琛,继续在西安中国画院学习,期间,他还抽出一些时间报名去学了吉它。
在歌唱方面崭露头角的李琛,为了生存,为了挣更多的钱,开始频繁参加各种比赛,以赢取各种奖品和奖金。同时,他开始加入各种歌舞团,随团去全国各地演出。
唱歌与画院的工作并不能相互兼容。经过权衡,李琛辞去了单位的工作。他下定决心,要为梦而歌,去北京发展。这一年是1993年。
李琛要去北京!这个消息让他身边所有的人都震惊了!有恶意的嘲讽:“跛子跛,跛子跛,跛子急了卖洋火!”母亲也犹豫了,儿子独身闯北京,她不放心。但李琛态度坚定,母亲除了支持也别无他法。
李琛带着一副拐杖和800元钱,踏上了火车。窗外,送行的是母亲、姐姐和他的女友欠欠。他没有泪,有的只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悲壮,但这悲壮,很快就被京城熙熙壤壤的人流挤得粉碎。
做北漂苦中作乐
刚来北京,李琛在一位老师家住了一个月,接着又在一位部队的老乡那里借住了三个月,然后就是一会儿住这个小巷,一会儿住那个地下室。在没地方住时,就到车站过夜,好几次被车站工作人员当作要饭的赶了出来。
“那时的生活是非常窘迫的。”李深说,不但居无定所,穷得连公用电话都打不起,如果自己不主动打电话联系别人,谁也找不到他。他担心哪个演唱会或什么活动错过了,因此,每隔几天就溜到一个单位办公楼的过道打不花钱的电话。
在歌厅唱歌,一天挣二、三十元,除去房租,只够吃碗面或者买张大饼。冬天,每晚回到住所,腿冻得像冰块一样凉。但歌厅都“喜新厌旧”,没有一处唱过1个月以上的。那时,李琛最紧张的就是听到这样的话:“李琛,来结账。”这预示着他又失业了,又要怀揣着北京市地图逐条街地寻觅新的机会。
有一回,李琛一个多月没找到工作。每晚他都拄着双拐,走大街串小巷,见到酒店歌厅就进去问:“要歌手吗?让我试试吧。”许多老板一见他拄着双拐,试都不让他试,连推带搡赶他走。李琛失魂落魄地走上一座天桥,举目四望,满眼霓虹闪耀,桥下汽车的灯光汇成流金溢彩的河流……他想扔掉双拐,跳进灯的河流,可理智又拉住了他。这对拐杖,是妈妈亲手做的,能扔吗?妈妈期盼和鼓励的眼神,欠欠那一头飘逸的秀发,拉着李琛走下了桥……
一年多的流浪,李琛迎来的不是成功,而是更大的苦恼。远在家乡的女友欠欠,不能再忍受遥遥无期的等待,在1994年底给李琛最后的一封信中无助地问道:“你什么时候回西安,或者什么时候接我去北京?”此时欠欠在西安已有一家红红火火的服装厂,也称得上款姐了,但李琛不愿意被人供养;接欠欠来北京,饱受颠沛流离之苦,他又于心不忍……最后,他在电话里给欠欠唱了一首《吻别》,以这种方式做了诀别。
因《窗外》一夜成名
欠欠是李琛继父同事的女儿。上学期间,她经常来李琛家补习功课,接触多了,李琛心里的爱情种子萌芽了,他发现自己对她有了心动。
初恋的美好是幸福的。但对于一个身体有残障的人来讲,这种幸福又像是一种奢望。毕竟那个女孩是正常人,又长得漂亮。当时李琛很自卑也很气恼,被这种自卑感压抑着,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女孩竟然也深爱着李琛。
在李琛上大学的那个假期,他们两个还一起支了一个卖烤羊肉串的小摊。晚饭后,李琛坐在手摇车上,欠欠在后面推着,走在大街小巷,引来无数人羡慕的目光。
在女友的关怀下,李琛有了更强烈的自信心,想走出去,为自己的梦想打拼一番,于是才萌生了去北京发展。但恰恰是因为这个决定,拉开了两人之间的距离。
分手后的李琛,每天拼命地工作,他想用这种方式忘记这段刻骨铭心的爱情,然而这感情像《无言的结局》,也许我会忘记,也许会更想你,也许已没有也许。
1998年的一天,李琛向好友、词曲作者牛朝阳倾诉了自己内心深处深埋的那段感情。牛朝阳听后,文思泉涌,一个晚上就为他创作了《窗外》这首歌曲。这首歌很快就唱红了大江南北,奠定了李琛在中国大陆流行乐坛的地位。
新的爱情归宿
“我和现在的妻子艾晓慧从认识到结婚,已经有20多年了。我们共同经历了人生的最低谷和生活中难以想象的困难。”李琛说,一直都是她在默默地陪伴着支持我。
1994年李琛在歌厅当驻唱歌手时,有位香港礼品公司北京办事处的老板总来光顾。逐渐地,李琛和这个老板成了朋友。闲来无事时经常到朋友公司去聊天,很多员工和李琛也熟了,让他留下传呼机号码。考虑到李琛行动不便,每次走时,朋友都让某个女孩送他到楼下,其中晓慧送的次数最多,李琛对她便有了印象。过了段时间,晓慧辞职回家乡重庆,李琛便和她失去了联系。
1995年底的一天,李琛接到一个传呼,回电话才知竟是晓慧,她告诉李琛原来的办事处已经撤消了,想托李琛帮着找份工作。经李琛介绍,当天傍晚她就被一家公司录用了。为表庆祝,晚上李琛请她吃了一顿兰州拉面。
晓慧工作干得舒心,每个月的薪水有将近2000元,她几乎每晚到歌厅看李琛的演出。一天,她突然发现李琛没去唱歌,赶忙打传呼问情况,李琛告诉她已经不在那家歌厅干了,正在四处找工作。
晓慧理解李琛的处境,能感受到他的无奈和痛苦,便对李琛说:“我陪你去找。”
于是晓慧开始陪着李琛一家家找工作。每次都是她先上楼面见经理。对方看到她是个端庄大方的女孩,误以为她是应聘者,于是一口答应可以试一试,她说请先等一下,马上跑下楼大声兴奋地告诉李琛“有机会了,有机会了!”待她扶他上去后,对方虽然见到后很吃惊,但又不便改口,只好让他一试身手。凭着自己的实力,他留下来了。
1995年的冬天对李琛来说是灾难性的。当他和深爱女友欠欠分手后,极为痛苦地大哭一场后生了重病,高烧持续不退。无人照顾的李琛独自扛着。晓慧到歌厅找不到他,骑着自行车冒着纷飞的大雪直奔他住的地方,不由分说把他背上那辆残疾人摩托车,挂上空档,一步一步地推着他去了医院。
晓慧没有问他生病的原因,但李琛认为既然是朋友就没必要隐瞒,同时可以借助倾诉以前的感情经历让彼此的友情转淡。因为他隐约感觉到她对自己的那片痴情,他不想拖累她。思索之后,他采用录音的方式讲给她听。
他把录音带交给晓慧后,好几天彼此都没联系,但一天早上李琛起床后正要出门,无意间在外面的窗台上发现了晓慧写给他的一封信。在信中,晓慧仍然表达了与李琛的友情。那一刻,李琛真正懂得了友谊的内涵是多么的弥足珍贵。
1996年底,李琛托朋友推荐晓慧去了一家由中央电视台某著名化妆师开办的化妆学校学习。
1997年新年来临之前,李琛签约的一家文化公司为他推出了首张个人专辑《初吻》。李琛说,虽然《初吻》仅仅是小火了一把,但他还是很开心,毕竟这是闯入主流歌坛的一个标志。
1999年4月,李琛创建了自己的音乐工作室,录制完成第二张专辑《窗外》,正在为主打歌拍摄音乐录影带。由于自己投资做歌经济压力非常大,因此在此期间他拼命地接演出赚钱贴补唱片制作,体力几乎透支。晓慧十分心疼,毅然辞职,做了他的助理。
2003年6月,李琛和晓慧领取了结婚证书。9月,他们举行了隆重热烈的结婚仪式,许多亲朋好友和演艺界同行都赶来道喜。
2006年,他们的儿子能能出生。
寻求突破
《窗外》既是李琛事业的巅峰,也成为其难以超越的顶点,十几年过去,提到李琛,大家想到的还是这首歌。但李琛不甘寂寞,依然在努力前行着,拍电影、电视剧,耗资100万元制作专辑《孤独的小船》。
2012年,李琛以参赛选手的身份,亮相安徽卫视一档草根选秀节目《势不可挡》的舞台。当他站在舞台上,音乐响起,唱着:有谁能够疼你比我多,我的世界里只有你路过,一分一秒都不想再分割……李琛深情地唱着这首《有谁能够爱你超过我》,动情之处源于内心的真实,这首唱给妻儿的歌,字字句句都饱含了他对妻儿多年不曾说出口的深情。
李琛用歌声征服了在场的所有观众和评委,最终,获得冠军。
参加完《势不可挡》,李琛忙碌了不少。在他的微博上,可以看到他频繁地飞在各个城市之间。去杭州演出时,还因为拐杖不允许带上飞机在微博上狠狠维权了一把。李琛说,残疾人是弱势群体,自己作为这个群体中的明星,有责任发出一些声音。
如今,李琛迎来了事业的第二春,电视节目、访问、商演等纷纷找上门来。年初,他发布了新单曲《更上一层楼》。
麻食是儿时的记忆
“家乡的小吃是童年最美好的憧憬与记忆。”李琛说,在他的记忆中,麻食就代表着妈妈的味道、故乡的味道。
麻食最有技巧的地方就在于把小块的面团搓成“猫耳朵”的样子,这可是李琛小时候最爱干的活儿:用大拇指在面丁上轻轻摁一下,借着摁劲再轻轻搓一下,面就会卷起来。小时候,在妈妈的旁边搓着麻食,妈妈还会教他唱上两句歌儿“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这些年,李琛离开了家乡,麻食就成了记忆,是记忆中的味道。但他有个习惯,无论走到哪里,总喜欢吃当地的特色食品,比如,天津的狗不理包子、云南的米线等。但在自己家里,饮食习惯中,一定要有辣的,无辣不成饭。
记者手记:联系上采访李琛时,心里多少有些兴奋。毕竟,唱着那首熟悉的《窗外》是记者成长的记忆,更是青春的见证。能面对面地听李琛平静地讲述他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感觉人生因有故事而精彩。他的人生就是一部充满欢笑又充满苦涩的励志小说。在追寻超越自我的路上,李琛一直在努力着,相信他会“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