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赵的班组长情怀
2016-05-14周波任梅
周波 任梅
作为“兵头将尾”的班组长,如何在艰苦的施工中“带兵作战”?他们又有着怎样的人生感悟和独特情怀?让我们一起走近中铁五局贵州公司蒙华铁路项目文峪河特大桥承台、墩身班组长——赵红勤。
在工地上,大家亲切地叫他“老赵”。老赵是贵州遵义人,43岁,当班组长已有14个年头,可算得上是老资历了。那些年,他曾去珠海建过百米高楼,在舟山架过跨海大桥,如今又在中原大地开山筑路,建设蒙华铁路。其实,一个男人的成熟当经过丰富的人生阅历的淬炼后,如同陈年的老酒那样会历久弥香。老赵,就是这样一种人。
初次见面,老赵正指挥工人们绑扎承台钢筋。一身丛林迷彩,绑着裤腿儿,挎一个工具包,戴着印有“班组长”字样的深红色袖章,一顶醒目的黄色安全帽。一米七的个子,黝黑的皮肤透着光亮。在这身行头的帮衬下,“出落”得阳刚大方,浑身透着精气神。
老赵性情随和,但威信很高,说话顶用。班组共30多人,来自五湖四海,贵州人居多。老赵说:“这支队伍能到现在很不容易,留下的都是能干活的人,就和当年红军长征打仗一样,每到一个地方,工程干完,都会带出几个人,活干顺了,就跟着队伍走。”“我对班中人员的情况心里有本‘明白账,谁的能力强,谁的悟性好,都要知道,这样才能根据能力特点来分配工作。”班组里干得最久的有10多年了,同样的背井离乡,使这份兄弟情显得格外浓厚。
清晨6点不到,很多人便起床活动。和年轻人一样,老赵起床后喜欢坐在床头玩玩微信,逛逛朋友圈,看看新鲜事。早饭后便开始忙碌。老赵的班组负责文峪河特大桥所有23个承台墩身的施工,桥上最高的墩有40多米,危险性很大。每天上岗前,老赵会告诉兄弟们:“命是自己的,安全帽、安全带都是发了的,上到高处的时候一定都给我捆上,各家的爷们,出来挣钱,可别出个三长两短!”简短霸气的几句话,比说一大堆的空话要管用得多。
老赵在技术上从不保守,有时新来了工人,老赵就会手把手地教,教会了,大家都轻松了。现在实行了“班组长安全质量责任制”,对安全、质量的要求更加严了,肩上的责任更加重了,老赵心里也不敢有丝毫懈怠。刚开始有段时间,老赵晚上都没敢洗脚睡觉,因为领导的电话指不定三更半夜就打过来要求整改、抢工期,他鞋子一穿,总是第一个跑在前。老赵印象最深的是第一个承台施工时,由于大家对蒙华的质量要求和管理模式理解不够,思想没有完全转变,还是按以前的老方法搞,破桩头时提起风镐就直接破,结果效果很不好,第二天业主来检查,看到基坑里“遍地狼藉”,马上就召集所有人开会批评这事。那天,“批斗会”从早上一直开到下午,最后班组还被罚了钱。这次教训深深地刺痛了这位在工地上摸爬滚打了十几年的汉子的心,那天,他一句话不说,暗下决心:“不能再这样搞,得学习,得转变思想,决不能再丢脸!”从此,就经常看到他在工地上和技术员交流。不久,一种在工艺上更加先进和成熟的“环切法”破桩头被成功应用,破除后不仅质量好,而且对钢筋损伤小。以后业主来检查,再没出现过那种受责情况。然而,最让老赵欣慰的是,在他的带领下,现在工人们干活都很自觉:哪里模板差点尺寸,哪里钢筋有点松动,工人们会自觉按照标准整改到位。老赵的这些付出大家都看在眼里,连续好几次都被评为“优秀班组长”。
对于现场施工管理,老赵一直遵循一句话:“县官不如现管。”他了解领导的心思,主动替领导分忧,工地上的矛盾和纠纷尽量都在现场解决。最近几个月,项目上由于资金困难,造成工资发放不及时,很多工人为此闹情绪。老赵会不厌其烦地跟他们作解释,因为他知道,大伙儿内心一旦有气,活儿就干不好。
进场大半年来,老赵深有感触:“在蒙华我还是学到东西了。其他项目的质量要求确实不如这里,虽然人累点,但以后随便到哪里,质量要求再高,我也不怕,干工程就是要活到老,学到老……”“只要最后不是被赶走的,以后说我在蒙华干过,只要知道蒙华的情况,老板都会要你……”而对于刚上工地的年轻人,老赵更是有话要说:“年轻的时候就要多吃苦,光懂理论没有用啊,要两样结合,多上工地,这样才能学到真东西!”这些朴实的话给人很大的触动和鼓舞。
其实,在老赵心中一直有个遗憾,那就是对家庭的亏欠。这些年四海为家,照顾不了父母妻儿,过年回家看一眼又四处奔波。老赵开玩笑说:“我一天能跟老婆打两三个电话,还是热恋期呢。”现在儿子读大一,老赵说等他毕业了想干什么随他自己,但必须要把做人学好。这既是他对儿子的期待,也是对自己人生的信奉,或许还是对身边那些青工的寄予。
(责任编辑:李万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