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文化企业党建工作的基本策略
2016-05-14邹海
邹海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国有文化企业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为推进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为了切实落实《指导意见》相关要求,党建工作必须针对转企改制后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采取新对策,开创新举措,才能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引领企业发展作用。
存在的问题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经营性国有文化事业单位相继完成了转企改制,由原来的事业单位体制转变为企业。党组织围绕改革和发展大局,为转企改制的顺利实施,发挥了极大作用。但也应当看到,转企改制后国有文化企业党建工作还存在着与企业发展新形势不相适应的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党建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转企改制后国有文化企业面临着建立新的运行机制、体制的繁重任务,导致部分企业领导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如何增加经营收入上,思想上存在着经营收入是硬任务、党建工作是软任务的认识偏差,出现了“重经营、轻党建”甚至不抓党建的现象。这是对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的主要表现。
党组织自身建设不到位。转企改制后由于单位撤并和机构重新组合,加上部分基层党组织未能按规定及时进行换届,国有文化企业还存在着党组织班子不健全,以及有些新建企业尚未建立党组织等问题。即便是有组织机构,也鲜见从突出政治核心作用和引领企业发展的角度来定位党组织职责功能,加强自身建设。相关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没有及时跟进,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等亟待加强。
党建工作融入中心工作不到位。转企改制后国有文化企业成为市场主体,中心任务是把经营管理搞上去。部分党建工作者面对转企改制后的新体制、新机制、新形势难以适应,未能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来激发广大职工的内驱力,没有把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有机融入企业的中心工作,存在着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的现象。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党建工作后备力量培养不到位。转企改制后国有文化企业由于受到自身效益及职能设置的制约,现有党建工作队伍存在着年龄老化现象,人才引进尤其是后备力量教育培养不到位,工作缺乏朝气与活力,人才队伍特别是后备力量教育培养不到位。
应对举措
国有文化企业与一般企业既具有相同性,同时又具有较大的特殊性。从《指导意见》强调国有文化企业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角度看,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建设包括党组织自身建设较之一般企业有更高要求。为此,国有文化企业的党组织必须根据企业实际,理清党建工作思路,认真贯彻落实“三严三实”,解决好工作中存在的“不到位”问题,开创国有文化企业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增强做好党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当前,国有文化企业面临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新任务,要完成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历史重任,离不开党对企业的领导,离不开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发挥,充分发挥好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是企业改革发展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客观要求。在现实工作中,重点要做好“三个提高”:一要从政治的高度来提高认识。在国有企业建立党组织,是保证党执政地位的重要基础,也是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特色和优势。要深刻认识到发挥国有文化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加大贯彻企业党建指导思想的力度。二要从企业发展实际提高认识。企业发展离不开坚持党的领导,要牢固树立企业越是改革发展,越要抓好企业党建工作的思想,坚决防止和克服转企改制后弱化党对企业的政治领导,坚决纠正“重效益、轻党建”的错误倾向。以改革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企业党建工作,以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抓好企业党建工作。三要提高党组织抓好党建是本质要求的认识。企业党组织要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理念,勇于担当,把党建各项工作做好、做实、做到位,推动基层党建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企业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方面,在企业生存发展中处于政治核心地位。要立足国有文化企业实际,以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为目标,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好党组织和班子建设。针对转企改制之后企业的实际状况,及时建立健全党建组织工作机构,按照《党章》的规定,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健全党支部班子。做好新建企业党组织的建立,实现党组织的全覆盖。以建设“思想作风好、民主决策好、改革创新好、清正廉洁好、团结和谐好”的“五好”班子为目标,持续不断地加强班子的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建设,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二是抓好党员党性锻炼工作。针对转企改制后企业党员数减少以及有些党员思想滑坡等问题,严把党员发展质量关,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牢固树立党员以及党组织的良好形象。在此基础上,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目标,狠抓党员队伍建设,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三是提高破解改革发展难题的能力。企业党组织要不断领导科学发展能力,善于发现企业改革发展推进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持续深入研究,做到早发现、早解决,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基层,为群众排忧解难,带领广大党员和群众出色完成上级党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
突出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企业党组织要顺应企业改革发展要求,积极探索创新党建工作新思路,解决好进入中心工作、融入中心工作的问题,党建工作只有通过融入企业的中心工作才能发挥其更大作用。要用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来检验党建工作的成果,把党建工作落到实处。重点做好“三个融入”:一是把党组织的引领和职能作用融入企业发展的决策之中。结合国有文化企业的实际,根据企业规模、人员等情况,党组织班子与经营班子要有针对性地采取交叉任职的领导体制,建立健全企业重大事项民主决策机制,努力做到党组织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有机融合。二是把党建工作融入和渗透到艺术创作、经营管理等深层次的中心工作之中。牢牢抓住企业改革发展的根本点,紧紧围绕企业改革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改革发展,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做到“四同”,即同研究、同布置、同述职、同考评,与行政班子形成合力,促进企业加快发展。三是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职工工作、生活之中。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针对企业的难点问题,特别是各类人员的不同诉求,党组织要做好矛盾的化解,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重点做好员工的收入由“旱涝保收”转为“绩效考核”后思想教育和维稳工作,深入群众、服务群众、依靠群众,思想政治教育要立足实际、富有真情,融入职工工作之中、生活之中。
后备力量培养的常态化和前瞻性。企业党组织要立足于企业发展实际,制定培养党务工作后备干部的培养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这既是当前党建工作极其重要的基础工作,更是面向未来的一项战略任务。因此,后备力量培养既是党建常态化工作,更是前瞻性的发展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建立选拔培养机制。严格选拔标准,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注重把那些党性强、作风正、敢担当、有本领的优秀党员列入后备干部队伍。加强教育培养,采取集中培训、干部帮带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后备干部自身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新时期国有文化企业各项工作的需要。二是建立锻炼任用机制。强化实践锻炼,要为后备干部创造更多接受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坚持“备用结合、科学使用”的原则,对于表现突出的后备干部,要优先提拔使用,敢于放到关键岗位上挑重担、摔打锤炼,在干事中长本事。三是完善考核激励机制。结合企业年度考核,加强对后备干部的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及时调整充实后备人才库。完善激励机制,企业党务工作人员与同级行政管理人员在工资薪酬、职称评定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落实兑现党务工作者的职称待遇,对于成绩显著、贡献突出的,还应当予以重奖,使他们有干头、有奔头、有甜头,从而确保企业能够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党务工作者队伍。
(责任编辑:郝幸田)